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时间:2022-09-04 02:05:43

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摘要]创新是当今时展的鲜明特征,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也在于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简要分析了图书馆管理创新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创新是时展的鲜明特征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变化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其它所有部门的发展都要依赖知识的增长。知识将被作为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二、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1.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之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量剧增新世纪,谁能感觉敏锐,抓住时机,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使图书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2.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创新精神。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3.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工作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要求,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管理人员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体

1.创新意识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创新的基本素质与先决条件。创新意识之所以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重要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管理人员的根本职能和职责决定的。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敏锐地捕捉图书馆发展的新契机,促进工作在不断的创新中快速发展。

2.学习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关键环节。做为一个合格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大胆地实践和探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要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良好的环境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创新的外在动力与根本保证。一个健全的创新环境成为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健康开展的根本保证。管理创新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营养,需要激发人们突破陈规陋习、大胆创新的原动力。实践证明,适当的政策扶持、激励、引导和保护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还必须在馆内外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宽松和谐、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的氛围。

四、图书馆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现实,要通过不断创新形成适合本馆实际情况的发展新思路和新方法。

2.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应本着科学务实的精神来规划图书馆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图书馆的管理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动力。

3.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在知识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体制转型期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的新世纪,图书馆单靠本馆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决策极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这就要求图书馆转变决策方式,建立一支由馆内和馆外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减少失误。管理创新既离不开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也离不开借鉴兄弟馆的成功经验。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和孜孜以求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庆家,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1)。

[2]张康之,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理论与改革》,1999(1)。

[3]赵玉田,知识经济与管理理念的创新,《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

上一篇:EVA在电力企业业绩考核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下一篇: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