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测震台网监测效能综合浅析

时间:2022-09-04 09:52:40

青海测震台网监测效能综合浅析

[摘 要]青海测震台网“十五”期间通过升级、改造、新建30个子台并汇集周边4省24个测震台站的数据,建设成青海省测震台网,极大的提高了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速报能力、数据产出能力。综合分析了青海测震台网监测效能,为进一步提高测震台网监测效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测震台网、监测效能、数据产出

中图分类号:P3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40-02

[Abstract]qinghai seismic network founded provincial level qinghai seismic network through developing transforming and building 30 sations in Qinghai and assembling and collecting the data of 24 Seismic stations in 4 surrounding provinces during the 10th-five year plan construction and also makes a discussion about further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seismic network from now on.

[Key words]seismic network; monitoring performance; output of data

引言

“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对青海省模拟遥测地震台网及国家基本台、区域台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建成了1个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心、国家数字地震台增加至9个。数据传输主要通过当地电信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有线和无线通讯设备,在台网中心采用JOPENS实时处理与人机交互分析地震软件包。建成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基本上能够监测到西宁市及周边地区ML≥1.0级、全省ML≥3.0级地震。2007年10月通过中国局地震专家组验收,青海测震台网数字化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建成至今,测震台网记录地震波形清晰,便于地震分析人员进行震相处理,定位准确,提高了台网的地震速报能力。整个系统较为稳定,数据产出高,改善了青海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地震数据资料,对于青海省及地区性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发挥了青海测震台网的应有的效能。

1 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青海测震台网中心设在青海省地震局5楼,接入全省30个台站实时数据,30个子台中满足I类、Ⅱ类台基的台站分别占90%和6%。台站观测仪器主要设备有BBVS-60、CTS-1甚宽频带地震计(格尔木台为JCZ-1T甚宽频带地震计)和与其相配套的EDAS-24IP数据采集器以及台网四台服务器、工作站与交换机和电源(稳压电源、UPS电源)设备。数据采取有线传输方式,分别有:光纤宽带信道传输、SDH信道传输。30个测震台站的实时波形数据,并通过国家台网中心SDH信道从周边4个邻省(新疆、甘肃、四川、)接收24个台站的实时波形数据,极大提高了青海省及周边地震监测能力和范围。测震台网按照4个台站清晰记录到地震,满足震相清晰、易识别分析处理条件下,以各台站在地图上投影点为圆心,各台站对确定量ML的控制距离为半径做圆,有4个及4个以上圆交汇的区域就是台网对该震级的控制能力,用计算台网地震监控能力专用软件画图,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引用2010年赵云海等《青海数字遥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所计算出来的监测能力分布图(见图1)。青海测震台网对青海省东部监测能力达到ML1.5级,中部达到ML2.5级,青海西部达到ML3.0级,由于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原因,台站布局东密西疏,青海测震台网东部监测能力明显高于西部。共享邻省台站后,接收邻省台站数据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对于外省速报和编目地震定位结果更加准确,定位精度也明显提高。图1沱沱河台以西的广大可可西里地区监测能力较弱,总体来说自数字化运行以来,监测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小震定位精度大幅度提高。

2011年青海局背景场探测项目的设施,随着大量无人值守的地震台站建设。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 青海省测震台网地震速报能力

青海测震台网地震初报和速报系统充分利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化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处理地震波形数据;在青海省及邻区发生较大地震时,速报员能按照《测震台网地震速报设施细则》各项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处理数据定位,并向国家EQIM系统发送初报结果,得到国家地震台网反馈后的正式结果后,第一时间通过短信的方式向青海地震局领导及青海省政府提供速报地震信息,为局领导和地震应急人员进行地震应急准备提供宝贵的时间。地震初报系统在地震发生12分钟内给出发震时刻、经纬度、深度、参考地点和震级。实现又准又快的地震速报,青海省测震台网使用了MSDP人机交互处理系统分析地震。“MSDP人机交互处理系统”软件是集地震分析、结果提交、数据管理、地震编目一身.地震分析人员在地震发生后,利用MSDP人机交互处理系统迅速调出地震波形,进行地震人机交互分析处理,准确计算出地震三要素,并将结果发送至中国地震局EQIM系统,地震台网速报信息共享交换系统EQIM实现了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信息的快速通报、汇集与共享服务。在人机交互处理分析后,大城市有感地震及M≥3.0,进入速报流程。地震发送到EQIM服务器,报局长和主管局长,监测中心主任及副主任,了解震感情况、短信消息,(见图2)并时刻分析余震情况。

青海省测震台网速报系统2008年1月运行至2014年06月06日以来,青海地震台网监测到速报地震702次,系统实时触发并处理了这702次地震,地震初报后,监测中心业务人员可以收到青海地震台网初报信息,等EQIM系统CC、CD转发后完成向全局人员发送中国地震台网的正式测定地震信息。并迅速向省政府、省委、当地政府及地震局发送震情。如2013年7月2日青海玉树发生MS3.7地震,在了解灾情的同时向玉树州人民政府(现已为玉树市人民政府)玉树州地震局(现已为玉树市地震局)发送震情,为政府进行地震应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见图3)

3 青海测震台网地震信息

青海测震台网承担了青海省内及周边较大地震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速报地震信息、以及地震应急短信的发送任务。按照台网地震速报要求,将地震发生的各项要素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手机上,为领导决策、地震应急、地震预报人员会商提供准确及时地震信息;同时发送领导指示,调动相关人员进行地震应急工作。2011年我们对短信群发平台进行了拓展,通过开发专用的软件,青海省地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和测震台网的JOPENS测震数据库、国家局的EQIM地震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无缝连接。将台网地震分析处理速报结果转换成地震发送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地震应急和信息发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地震信息的发送高效、快速、安全,走向了地震短信的自动化。年均发送地震信息三万多条,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地震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软件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在台网信息快速报送方面,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地震短信系统主界面见图4)

4 应急流动台网

青海省流动台网建设起步较晚,现场流动测震观测设备,数据采集器是EDAS-24,“十五”期间,流动台网建设纳入到“十五”项目建设中,青海省购置了4套现场流动设备,数据采集器是EDAS-24IP,地震计是DS-C短周期地震仪,四台笔记本电脑,在后续的流动台网建设中,根据流动台网建设要求,无人台站采用的是电信公司的CDMA无线传输设备,同时配备了太阳能供电系统,青海省流动台网没有专设台网中心,目前主要是依托现有的省测震台网中心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波形数据汇集与转发、数据处理与存储。

5 青海测震台网数据产出与应用

5.1 台网运行月报和年度报告及数据服务

青海省数字测震台网中心建立以来,数据应用能力极大提高,数据应用范围也有很大拓宽。青海台网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送24个测震台站的实时波形,和新疆、甘肃、四川、4省局共享波形数据;向预报中心提供波形数据进行地震会商;向信息中心提供基础波形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服务。台网运行报告包涵了台网概况、台站地震噪声、台网运行维护情况、标定与仪器响应、数据处理与产出、数据服务情况、重要事件。使得数据使用人员能更加详细了解数据产出情况,对数据可用性做出准确判断,发挥地震数据在预报地震和计算震源机制研究的作用。

5.2 地震编目

青海省数字测震台网实现了观测系统数字化、计算机网络化。测震台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实时处理地震数据,并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送处理结果,每日将发生地震进行精细分析,编入数据库生成地震快报以及正式报,预报人员以及使用数据人员可以通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查询地震发生情况,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编目人员每月完成地震观测报告,利用计算机网络访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服务器下载地震目录地震波形、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并就测震台网台站运行情况以及地震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编辑每月观测月报。(见图5)

6 结束语

青海省测震台网自“十五”验收投入运行以来,监测能力比之前有极大幅度提高,在青海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监视、地震速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台站仪器系统运行率基本达到98%以上,台网中心系统运行连续率99.0%以上,这与台网管理制度健全,测震台网装备基本满足当前的应急处置能力,仪器维护人员的辛勤工作,台网运行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台网系统运行总体评估达到中等水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台站缺少地震计、数采的备份,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更换,造成数据断记。无人值守台站仪器供电方式通常为太阳能供电,长时间天气阴天或下雪,造成太阳能无法充电。这些因素目前,都是通过台网仪器维修人员快速处理,来保障系统运行的连续率。建议培训台站人员维修技能,出现无人值守台站仪器故障后,可以采取就近原则,快速处理,缩短断记时间。

参考文献:

[1]赵云海.青海数字遥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J],2010,03(1).

[2]《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中震测发[2013]26号

[3]张佑龙.安徽测震台网监测效能综合分析[J].华南地震,2012,03(1):105-107.

上一篇:添加氧化钇的氮化铝陶瓷的显微结构及相组成 下一篇:河4断层上升盘沙三段储层描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