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学生”的管理

时间:2022-09-04 08:51:16

浅谈“网络学生”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111-01

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触角非常灵敏,当人类一步步走向网络时代的时候,毫不怀疑他们是一群不落后的适应者。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带来负面影响,可是如果因为惧怕它的负面影响而终止了对科学的应用,不享受科学带给人类生活、学习的便利,那是一种多么愚蠢的做法,我们要相信学生自身有一种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可想而知网络文化对他们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大的。

那么,网络的负面影响有哪些呢?

第一,学生发展不健全,自我教育不够,易造成迷失方向。据有关报道,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上升,其中模仿网上暴力、凶手、黄色、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比例占大部分。据台北调查结果,84.9%的学生知道有,在知道的学生中又41.5%曾经浏览过,93%出于好奇,12.6%是同学怂恿,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如果脑子中充满了暴力与色情,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它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诱发犯罪活动,另外,学生当中有些把网络作为吹嘘的资本盲目崇拜网上渲染的一些媒体文化英雄,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第二,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也影响学生整体智力水平的提高。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工具,它的功利性、商业性渗透于网络文化各方面,因而文化的学术性、严肃性往往被休闲、趣味性掩盖。对一些学生来说,上网最大的乐趣恐怕是获取新闻,这是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易抑制逻辑思维的发展,而网上一些文化知识又给他们提供了便利。有报纸报道一些中小学生短短几分钟内从网上抄来一篇文字精湛的作文交给老师,甚至有网络作弊等现象,这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是非常有害的。

第三,易患上上网综合症。,网络是个虚拟的大世界,易让人上瘾,形成综合症。电脑使得一些学生远离了同学、朋友、亲人,成了家长与子女的分界线,也使得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减少,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安静的在电脑前坐着没出去闹事就很满意,却不知长时间不出去,孩子的视力、睡眠、脊柱等都会出现问题。网络似乎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拉近,可却无情的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第四,广阔的网络交流会影响学生的责任感形成。网络给个体提供的是一个隐秘又流动的且非面对面的情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无须顾虑各种压力,在现实活动中不可表露的思想和行为在网上可得到似乎任意的自然的表露,因此就有非法的各种行为,使得学生在上网后忘记父母、老师的期望和要求。于网上交一些虚拟的朋友,炮制别人的行为,欺骗他人,不利学生责任心的发展。

第五,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网络跨越了国度、民族、文化等界域,上网者的身份感、归属感丧失,不再受原有社会规范的约束,易导致行为失范、言论无忌。对于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观念感的学生来说,这些信息与之发生冲突,从而产生困惑,导致价值观多元化和道德标准的模糊。

的确,网络给学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但对待学生上网既不能全禁,也不能任其发展,教师、学校、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辅导,扬长避短,尽可能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使之明确道德规范,培养高尚情操,提高自制能力,主动远离“黄、赌、毒”等文化陷井。学校教育是学生上网的“指南针”和“过滤器”,所以在上网指导过程中,学校可以以网上内容为话题,展开正确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学校教育变成沟通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用现实的舆论力量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主动拒绝黄色,不轻易在网上把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经济情况告诉网友。

第二,提高教育者的水平。学校要教育好学生,引导好学生,就要更新教育者的观念,更新知识、熟悉网络、研究网络。只有教育者的水平高于被教育者,才能收到效果。

第三,家长要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学习,这样方能提高自己对孩子网络行为的监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家长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那么对子女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一些网络的焦点问题可以搬到饭桌上来谈,也可以在饭后的散步中交流。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和青春期的教育,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迷惑与要求,培养学生多个方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与追求层次,防止学生过度使用网络,是减少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

第五,加强学生网络使用的监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上网“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通过技术手段阻止有害文化的传播,使学生健康的使用网络。

上一篇:对地址解析协议―ARP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