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己的绿色出行

时间:2022-09-04 06:32:28

打造自己的绿色出行

穿过日渐热闹的宝钞胡同,拐进已经没有什么传统建筑的朗家胡同,右手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门脸就是Bamboo Bicycles Beijing(北京竹子自行车,BBB)的大本营。几平米的狭长小屋里摆满挂满了各种材料、工具、自行车配件以及完成或正在完成的竹质自行车。周末的时候,BBB绝对是这条偏僻的胡同里面最热闹的地方,从本地年轻人到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都挤在这里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一部竹子自行车的车架。切割、打磨、组装、固定……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完成。虽然竹子自行车的概念并非由BBB首先提出,但以工作坊的形式让参与者亲身体会,的的确确在为这座城市的绿色出行做出身体力行的贡献。这背后是人类学出身的美国人David Wang对出行的社会意义的关注,以及动手制作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自我体验和认知。

给自己做一辆自行车

David生在美国波士顿,身上带着一半中国血统。6年前,Fullbright奖学金让他来到西安,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如果你有人类学的学位又恰巧来到中国的腹地,那么你的人生很可能会就此改变。在西安待了一年半,一边进修人类学课程一边和朋友开了个小酒吧――David是个爱折腾又会玩儿的人。Fullbright项目结束后他回到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大概是中国对他依旧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又来到北京,在一个用人类学方法为企业进行青年用户分析的公司工作。这个波士顿小伙一直对自行车出行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到处可见的竹子让他想要做一辆竹子自行车。虽然他发现国外已经有人开始了这样的尝试,但还是从淘宝上买了各种材料工具配件,并查询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在付出辛苦的劳动和无数次的犯错之后,他终于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竹子自行车,现在这辆“处女自行车”依然是他每日的出行工具。

就像当初和朋友在西安攒了个小酒吧,David喜欢和大家一起折腾而且有着探险式的创业精神。第一辆竹子自行车的完成让他想要与更多人分享,于是开创一个众筹项目,让他的创意落了地。凭借着自己一步步学来的打造这种新型绿色而且外观时尚的交通工具的经验,他和合伙人Claudio一起开启这个项目――Bamboo Bicycles Beijing。

BBB的目标并非只是唤醒都市人对于骑行环境与环保的认识,更是要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到这里体验亲手打造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并与BBB社区的朋友们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跨着一辆竹子自行车在城市中穿梭代表的是一种环保又创意十足的生活态度。

自行车架是竹制的(青篱竹),这种竹子轻便韧性好,兼具足够的强度。将竹子固定在一起的碳纤维是另外一种让自行车保持耐用性的关键材料。这两种材料构成了车的主要框架,之后就是要选择其他基本配件,如车轮等。深度私人定制使得每一辆自行车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在制作时,也可以在每一个环节进行个性化选择。

到工作坊中亲身参与是BBB特有的体验。学习制作自己的自行车有许多好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重新找回双手的可能。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你的头脑学会创新。工作坊需要两天时间来制作车架,并用碳纤维或参与者选用的其他材料加固。在这两天中你能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并且思考机械性能、绿色出行、设计等问题。现如今人们开始对手机的沉迷感到担忧,而在BBB你的注意力需要完全集中在动手制作上。在这里你看不到参与者不停地拍照发朋友圈,因为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逐渐成型实在令人陶醉――这种专注与自我成就感让参与者们乐在其中。

动手的启发

Bamboo Bicycles Beijing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前来制作自行车的人来自世界各地,同时他们也在工作坊中分享自己的经验。他们将竹子自行车当作一种身份认可,并且对于这种表现自我的方式感到自豪。车主可以用自己的选择向人们展示对于环境问题的关心:不开车,使用可回收材料。BBB现在已经培养了一个用户群以及许多志愿者,他们对于未来出行方式有着相似的看法。成员们互相帮助,探讨制作出更好的自行车的方法,并分享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经历。BBB对于其他人的生活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让他们开拓视野,参与到不同寻常的活动中。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一个福建大学的学生身上。他在大学期间休学一年并骑车周游中国,最后来到了BBB的工作坊。亲手制作自行车的体验给了他学校无法赋予的灵感,在三周的学习之后,他已经可以非常专业地制作自行车了。回到学校后,他做出了不同寻常的选择――将自己的专业改为工业设计,并从学校申请了一笔资金开设了竹子自行车工作坊。这样的经历不仅使他收获了心灵上的蜕变,同时也将BBB的精神在全国扩散开来。

另外一个特别的故事就发生在BBB所在的胡同里。巷子里小商小贩的孩子们整天拉帮结伙地在胡同里玩儿,自然对BBB所做的事情非常的好奇。于是总有小孩子过来问David自己能不能也试试做辆自行车,几经犹豫后David同意了。连续几周他每天用闲暇功夫教孩子们如何制作竹子自行车。当孩子们亲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时,又有了新的问题――几个孩子开始争夺自行车的所有权,于是他们又开始制作第二辆儿童竹子自行车了。这种与周围居民发生的最直接的互动也让David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项目如何可以为本地社区带来全新的生机。

和中国来来回回有了六年的交情,人类学出身的David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会,而BBB也让David有了自行车文化这个独特的角度。很多年前,北京以满城尽是自行车而闻名。但今天,北京已满城尽是汽车和噪声。尽管近几年自行车似乎在华丽回潮,但仍远远落后于汽车。自行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绿色、实用的城市出行方式。固然自行车的回潮背后不乏对时尚潮流的追赶,但这样的潮流终归会对社会观念和城市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现在北京大多数场所依旧对自行车保有抗拒态度,似乎自行车的存在会降低他们的“格调”,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关注并使用自行车,这种对自行车的体制性排斥自然会逐步缓解。

未来是有活力的

对于David而言,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体现在年轻人身上。他认为网络、旅行和留学的日益普及,使得年青一代在思想上更加的开放和包容。和自己初到中国时遇到的年轻人相比,如今的年轻人在谈论问题时显得更加自信,因为他们可以逐渐站在世界的视角去审视问题。他们对未来有着更充分的准备。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也孕育了非常有活力的创新文化。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担忧,认为变化太快就意味着不稳定,很多潮流都是转瞬即逝,无法持久,这中间隐藏着很大风险。而BBB要做的,也是让人们在信息饱和的时代能够重新专注到自己的生活、创意以及唤醒对双手的创造力的认知与感受。

David在北京已经4年多了,他喜欢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人们开放的心态,以及对新事物和新观点的接受度。胡同里每个周末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对于David来说,胡同代表着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境。住在胡同里,你仿佛就与外面喧嚷的城市隔绝,但胡同里面的生活却丰富多彩,充满了惊喜。胡同对于David而言是个创意的孵化器,任何想法都可以迅速实现,并通过胡同的社区传播建立自己的用户群。这种社区感和参与感,也是胡同独有的魅力。

明年David要回到波士顿在麻省理工进修城市规划的硕士学位,但Bamboo Bicycles Beijing会继续带领着参与者们体味亲自动手和绿色出行的快乐。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群想法活跃的年轻人的据点,他们通过乐在其中的亲力亲为,默默地或许也并无刻意地,改善着这座城市的环境和思想。

上一篇:共同生活的当下 下一篇:大山里总是长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