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智慧·教育

时间:2022-09-04 03:57:31

创造·智慧·教育

最近教育部的领导谈到更新观念时,是这样说的:“要想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抓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要能够明确回答我们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思想,转变哪些旧的观念?要更加自觉地改变那些已经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已习惯的行为模式。努力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素质教育案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我今天先从人与创造说起。人与动物的区别标志是什么?考古学家认为是使用工具,哲学家认为是劳动,文学家认为是语言文化,生理学家认为是大脑,心理学家认为是智慧。

人之为人的标志是能够进行智慧的创造。工具是人创造的,人的劳动是创造性表现的具体形式;语言文化是创造的结果;智能的最高层次是创造力。正因为人能创造,所以成为万物之灵。

人之所以成为地球村的主人,根本在于人类思维的发达。论躯体,人比不过鲸鱼;论力气,人远不如大象;论灵性,人不如猴子;论游泳,人不如鱼;论奔跑,人不如马;论飞翔,人又不如鹰。然而因为人能创造,所以成为万物之灵。

创造的前提是人类独有的智慧,智慧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应的素质。雪莱曾问自己的学生:“什么叫大学?”答:“大学是智慧。”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大师不在书多,而在于有智慧。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科学?他回答:“科学是智慧。”如查什么是哲学,查到古希腊语的原始含意,它会告诉你哲学也是智慧,并且是爱智慧。

今天研究教育改革,正是需要不断地培养青少年的智慧。人之所以到矿山中去淘金,是由于人有对物质利益的渴望。人之所以需要智慧,是因为人希望自己活得明智一些,活得幸福一些。

在国际交往之中弱国无外交,在竞争中智者胜。没有智慧的人生是愚昧的人生,没有智慧的人内心一定是黑暗的。智慧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命功能。柏拉图讲,智慧是使人完善化。智慧,不是先天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而教师、校长,就是为明天开发民族智慧的人。

校长,应成为新时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艺术家。我经常想:当了校长,不一定就是教育家。当了局长,也不一定就是教育家。教育家应当有理论、有实践、有业绩、有升华。他们的理论、思想与实践,对教育培训事业,应该有普遍指导意义。

第一,一个教育家首先应有好的教育理念,或者说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

第二,要创办过学校。

第三,要担任过校长或教导主任,经常从全局思考教育改革。

第四,要当过教师,在课堂上认认真真教过书,讲过课。

第五,要当过班主任,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发挥过枢纽的作用。

第六,能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升华,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教育事业是动态事业,是属于未来的科学,也是属于未来的艺术。

教育家必须有帮助群众提高素质的智慧,而且一定要懂得教育艺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天天实践,天天调查,天天写日记,天天回答学生的问题,年年进行总结,一生写下几十本教育实践笔记、几十种教育论著,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与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堪称教育艺术家,我们和他相比,条件比他那时好很多,理应做得更加出色。我们要站在巨人肩上进行思考。

要想前人所未想,要爱学生之所爱,要研究社会之所急,要研究明日之所需。

总之,要能超越自我,超越历史,超越现实,要跟上时代潮流。为了跟上教育潮流,一定要不断更新理念,成为师生教、学、练的先导,使我们的教育培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战略性。

为了落实这些理念,更需要强调教育培训的艺术性。形成领导艺术,形成管理艺术,形成科研艺术,形成教学艺术。

人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又创造了全新意义上的人。人创造了伟大的教育艺术,伟大的教育艺术必将增进人的智慧,塑造人美好的灵魂。选择一个制高点――当前时代的高度;选准一个突破点――认真研究创造、创新与素质教育;强化一个兴奋点――抓住成功与智慧;形成一个更新点――使教育科学逐步上升为教育艺术。

我这一生中,在教育战线干过如下一些工作。

头些年研究过胎教,50年代研究过学龄前教育,后来教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又教过研究生、留学生,最近给职业经理人、老板上课。在首都北京,在中南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做过演讲,还办起了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北京自修大学,进行成人教育;我还多次到少管所、工读学校演讲。近年,又有人和我切磋开展临终前的关怀与教育。

另外,我在海外调查过终身教育、周末大学、远程大学、空中大学、电视大学、假日大学、函授大学、社区大学,还到过耶鲁、哈佛、牛津、剑桥、新老鲁汶、莱顿等大学及研究生院进行过参观或调查。

我从多方面受到启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综合教育理念。

在广泛的教育培训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想当好校长、教师、讲师,不当教书匠,不去培养书呆子,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要想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提高校长的素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强化德、识、才、学、艺、体。这六项缺一不可,这里不一一阐述,请参阅拙作《塑造美的心灵》,其中有较详细的论述。

另外我还想提出,在加入WTO以后,校长要有六种修养。

一、正确处理国际、国内的关系,把建设好祖国作为理念的基准。

二、正确处理为公为私的关系,把立党为公作为党性的核心。

三、正确处理一时与一世的关系,把正直无邪作为自律?基点。

四、正确处理修德与谋才的关系,把道德高尚作为修养的前提。

五、正确处理做人与为官的关系,把理想信念作为精神的支柱。

六、正确处理素质与考试的关系,把提高素质作为办学的方向。

总之,每个人要有好的素质与气质。当官是一时的,有学问是会过时的,有姿色也会年老色衰的。只有德、识、才、学、艺、体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才可使人永葆青春,这些人所创造的业绩才是恒久的。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六”。

谈到成功智慧,实质上是讲如何使自己更聪明。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气。落后,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被罚出球场。落后,就要被开除“球籍”。

如何增长智慧?从当前知识分子来讲,就要研究如何改变思维、改进思维。智慧的提升,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提升。智慧的转变,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维方式的转变,当然是以实践方式(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竞争方式)为推动力,这只是在“最终”的意义上才是正确的人类进化的逻辑。恰恰是这样,思维方式变革引起实践方式的改变,这或许是作为“思维动物”的人类特有的规律。思维方式的转变,要靠智者的引发;思维方式的培育,需要高明的教师的开掘。教育培训工作者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智慧。

第一,我们认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对受教育者而言需要提高感知力,强化记忆力,形成判断力,增强感悟力,进而形成联想力,逐步培养创造力。

第二,在教、学、练的过程急需研究以下六对矛盾:左脑与右脑、智商与情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静态与动态、已知与未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六对矛盾,不仅能互动,并且能递进、联动。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既减负,又增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使师生变得更加聪明,更智慧,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可是目前还有些值得重视的情况未能引起重视,现介绍两封来信。

一个中学生来信说――

听了您的报告,我们都十分高兴,您真是我们的大朋友。我们非常渴望老师都能像您那样理解我们。“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我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听到这种美好的语言。我们班主任如同警察,天天盯着我们,老让我们紧张。他说:“我的耳朵特别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你们在我这班上就得老实点。我教了十几年书,把学生的心理早摸透了,别跟我玩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我们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好的老师应当是有学识、有品格、有风度、有智慧的老师。他们睿智、幽默、风趣,待人以诚,与人平等,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之间能互相理解,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对学生没偏见,决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课不照本宣科,不生搬硬套。可是我遇到的老师,这样的比较少,所以我们前些天已决定举行一次“中华全国坏老师选拔锦标赛”。亏了您来了,否则我们真要开赛了。我们班的班主任可能要名列前茅。听了您的报告,我们懂得了其实每个老师都是为我们好。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一下教育艺术呢?为什么不讲讲“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呢?

一位首都师大毕业生来信说――

我从首都师大毕业后,来到中学,教了两年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听您的课没白听,选修教育艺术、演讲美学,没白选,真有用,真解渴。和我们一块毕业的同学讲:我们在系里学到不少知识,如果没有学教育艺术就不会教;学到不少政治理论,如果没有学演讲美学就不会讲。正因为我们学习了这两门课,就形成了我们首都师大毕业生的一大特色。我们掌握了这两门课之后,如虎添翼,在讲课时,游刃有余,学生学变成美的享受,老师讲也是美的享受。首都师大的特色就是使教育上升为科学,再上升为艺术,这一点我们得天独厚。希望您继续帮助我们,《教育艺术》杂志我们每期都读,特别希望读到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老师们的文章。

另外,我再介绍一些先进教师、知名讲师对加入WTO后如何更新教学观念的思考。

一、教与学的过程不在于学生对教师多么礼貌,而在于师生之间能否互相尊重,共同追求真理与智慧。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二、教与学之间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共同提出多少新问题,时时有求知渴望,时时提出为什么。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教与学的过程,师生之间不在于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文与公式,而在于创造出共同参与?自由表达的机会。

四、教与学的过程,不在于留了多少作业,而在于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探讨中,能否产生强烈的好奇与兴趣。形成好奇心、探求欲、创新欲,教学才能有实效。

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在于老师给学生“填鸭”多少,灌输多少,而在于师生之间在相互切磋中,不断地形成是与非的判断力,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在于对某些权威的信任度,而在于师生间不受权威的制约,强化自信力。

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间不在于了解并掌握了社会与自然的哪些现象,而在于认清了社会与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八、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是否形成了教与学的美的享受,逐步地增进着彼此的智慧。

总之,加入WTO,既是引“狼”入室,也是与“狼”共舞;既要不违反国际游戏规则,又要善于竞争博弈,争取胜利。这时我们的教育培训就不只是简单增加几种常识,掌握几项定理,也不只是掌握几种方法,而是需要不断地增加学生的智慧。

(作者简介:李燕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际易经科学研究院院长,世界华人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世界华人演讲家协会总干事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美国纳逊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五届中共北京市委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总工会执委,共拥有社会职衔680余种。李燕杰教授原在大学教中国古曲文学,并多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讲汉学。他为了建立铸魂才系统工程,创建了教育艺术、演讲美学、创新智慧、成功谋略、宇宙全息、大成智慧等新课程。又创建教育艺术研究所、教育艺术杂志社、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中华教育艺术网等四种机构。他是后,走向社会跨行业演讲第一人,迄今已到过海内外600多个城市,并在北京、香港、澳门、华盛顿、纽约、旧金山、芝加哥、渥太华、伦敦、罗马、巴黎、柏林、汉堡、马其顿、苏里士、布鲁塞尔、东京等448个城市演讲4000余场,其中包括中南海、中科院、中央学校、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耶鲁、哈佛、牛津、剑桥、汉堡、莱顿、新老鲁汶等。他的著作有《塑造美的心灵》、《铸魂・艺术・魅力》、《演讲美学》、《智慧与力量》、《成功与智慧》、《爱心慧语》等46种,还主编《中国当代教育艺术精华丛书》《青年教育丛书》、《少年教育丛书》、《中国社会力量办学大词典》、《领导演讲艺术及范例案析》等,他的《塑造美的心灵》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分别获奖。他的名字载于140种名人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剑桥名人大词典》、《易学大词典》、《书法家大词典》等。他是多种奖项获得者,如北京市劳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铸魂金杯奖、灵山杯一等奖、演讲界终身荣誉奖、培训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获中国杰出艺术家、中国国萃艺术家称号,荣获爱国勋章。被誉为:国学家、教育家、演讲家、诗人、书法家。)

上一篇: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会计处理的对比探讨 下一篇:“中国特色”术语的发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