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满意为目标

时间:2022-09-04 02:47:13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

辽源市是省委确定的地级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2010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市公安机关立足本职,突出重点,探索实践,深入推进公安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创新公安调解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通过整合调解资源、做大调解力量、规范调解运行模式,着力构建公安“大调解”工作机制。在辽源市区建立以民警为主体加退休民警、退休法官的调解模式。聘请具有丰富司法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退休老民警、老法官担任调解员,在公安分局、交巡警、刑警、治安、控申、社区警务室等部门及公安监管场所和车站、学校、批发市场、大型企业等重点复杂区域场所内部建立调解室。在农村建立以民警为主体加综治协管员的调解模式。聘请有威望的退休政法老干部和老党员、老支书、老村长、治保主任和民兵连长等综治协管员做调解员,将调解的关口前移到村民小组。在协管员家中建立综治维稳工作联系点,群众称为“炕头上”的调解室。目前,辽源全市组成了5000余人的专兼职调解队伍,建立各类调解室656个,形成了全方位贴近群众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出台了《关于推行人民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办理调解案件工作标准》等六个规范性文件,公、检、法机关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轻伤害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安机关与司法、城管、土地、妇联、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

通过建立公安大调解机制,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化解,不仅避免和减少了矛盾纠纷发展为案件,还大大降低了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的工作成本和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收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2010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和案件14028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3%;2011年“民转刑”案件下降12%,命案下降29%,未发生一起杀三人以上的案件,去年上半年东丰县仅发生1起命案,同比下降80%。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当地公安大调解工作予以报道,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批示,给予肯定,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和省委转发了辽源市公安大调解工作经验。

创新治安防控工作机制,

提高驾驭社会治安能力

把创新治安防控机制,打造新型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提升防控能力和水平。一是整合治安防控力量。用好民警、辅警、群防三支防范队伍。在民警防范队伍方面,每天安排36支巡逻队、650名警力对市区开展巡逻。在省内率先实行校警制,对市区500名以上学生的30所学校全部安排专职校警。在辅警防范队伍方面,市区现有政府财政开支的专职治安员1080名,两县于2011年和2012年共招录专职治安员400名。在群众防范队伍方面,选任3177名综治协管员担当“九大员”。成立了辽源市平安志愿者协会,发展出租车司机、老年秧歌队、电信巡线员等平安志愿者5000余名。公安机关统一组织指挥民警、辅警和群防力量,实行整体联动。二是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在辽源市周边设置30个数字化治安卡点,遇有重大警情,可实现30分钟内“四门落锁”。注重织密街面巡防网络。在市区设置6个街面警务工作站、24个待警点,部署8辆流动警务车和45个自行车巡逻组,全方位开展巡逻。在市区繁华路段500米、一般路段1000米距离内实现了“七见”。东丰县城,划8个巡逻区、16条巡逻线、32个待警点。东辽县,构建96个巡逻块、1326个防控点。形成比较严密的街面巡防网络。三是提升群众自防能力。普及防范宣传。印制45万册《居民自防指南》、20万册《民警教您防范秘笈18招》,免费发给全市城乡居民;张贴3万张《民警帮您算算“打架的成本”》和1万张《严防电信诈骗》宣传海报;在公交站点、主干街道、大型广场制作平安宣传栏194处;编排文艺节目,开展“平安下乡演出”60余场,电影进社区50余场。2012年公安局又研发了移动式技能防范宣讲站,发放到辽源全市30个社区警务室和5个街面警务工作站。通过多渠道、普遍性防范宣传,群众自防意识、自防能力进一步增强,使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四是强化打击整治促进防范。持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缉枪治爆”、“扫黄打非”、“清剿火患”、整治“三超一疲劳”等专项行动。通过严打严防,辽源市刑事案件发案率连续大幅度下降,2011年刑事案件比2010年下降22.8%,2012年1—9月刑事案件发案率又同比下降15.8%。市区街面“两抢”和“扒窃”案件分别同比下降44%和70%。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机制,

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

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新机制,真正做到社区民警最大限度融入城乡社区、服务城乡社区群众、赢得群众真心支持。一是做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队伍。打造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专业队。城乡社区民警实行单独职务序列,职级待遇实现倾斜。对群众认可、成绩突出的社区民警,破格提拔,激励优秀民警进入城乡社区岗位。在市区,根据治安状况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制并配备辅警。根据市区街政体制改革后的实际,在30个社区共配备40名社区民警,每500户居民配备1名辅警。在农村,将相邻的几个行政村划为一个警务区,配备一名民警。东丰、东辽两县463个行政村共划分78个警务区,相应配备78名包村民警,并每村配备1名享受财政补贴的治保主任,每屯1名兼职综治协管员,形成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团队。二是规范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城市社区警务室一律同社区办公室建在一起,便于社区民警同社区班子成员共同开展社区各项工作。2011年以来,辽源市公安局共投入500余万元,完成对城区社区警务室的建设改造,统一配备办公设备、警务装备,开通互联网和公安网。两县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警务联络室”,完善相应的办公设施。为开展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三是明晰城乡社区民警工作职责。城市社区民警担任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兼综治维稳办主任;农村警务区包村民警担任乡(镇)综治维稳办成员。明确城乡社区民警负责管理实有人口、开展安全防范、三级消防管理、建立矛盾纠纷分类分级化解机制、落实便民服务各项措施。为方便工作,实行城市社区民警居住本社区,在偏远农村建立居家式警务室,确保城乡社区民警真正沉在社区(村屯)。城乡社区警务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推动了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的实现。

建立信息引导警务机制,提升警务实战效能

辽源全市公安机关不断强化信息引导警务理念,探索建立信息引导警务机制,向信息化要战斗力。一是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引导警务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先后建成了警务综合平台、大情报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成为全国最早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的地级市公安机关之一。在全省率先建成“数字化治安交通管控系统”,达到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水平。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任务,率先开展农村视频监控建设,全市已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2072个,建设完成了市局、分(县)局视频监控中心。公安三级网络带宽由百兆扩容改造至千兆。为基层实战单位配备了25套车载、3G高清激光图传设备。二是加强基础信息数据采集,为信息引导警务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开展了全警信息采集大会战,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旅馆业、网吧、典当业、二手手机行、房屋出租户等信息数据进行全面采集。三是加强警务信息通报研判,提升“打防管控”的精准度。刑警、治安、技侦、网安、巡特警等专业队和指挥中心大情报部门,每周定期进行情报信息会商研判,比对碰撞。以警综平台和情报平台为依托,综合运用网上查询比对、轨迹分析、网上布控、视频监控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了“打防管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全市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化协助破案占总破案件数的30%以上。2010年以来通过预警信息落地查控抓获在逃人员300余名。

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辽源市公安机关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主动履行服务职能,积极创新服务举措,完善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完善公安行政审批便捷办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将142项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市政务大厅办理,实现了“一窗式”服务。简化21项审批程序,办事时限平均缩短两至三个工作日,即办项由64项增加到116项,达到全部行政审批项目的81.7%。户籍和身份证业务办理在市区设置龙山和西安两个地点,在县局下放到偏远农村警务室,实现就地就近办理。服务窗口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免费提供复印、下载表格、收发电子邮件。公安服务窗口每月都被评为市政务大厅的红旗窗口。辽源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得到了公安部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2年4月,辽源市公安行政审批和110接处警服务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三是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交巡警支队协调相关部门建立“九位一体”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实现交通事故处理便捷、高效,以公开促公正。四是制定跟踪服务企业工作机制。2011年辽源市制定了《市公安局、分局领导班子成员跟踪服务大项目责任制》,重大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只要涉及公安机关的,一律上门主动服务。近期又出台《辽源市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并确定了联系服务6个重点骨干企业、7个重点在建项目、8个重点招商项目和400个小微企业的局班子成员和责任部门。辽源市重点企业汇丰电机,在搬迁新址过程中遇到困难,市公安局全力排忧解难,使该企业原本一个月的搬迁计划仅用了三天就搬迁完毕。2011年度政行风及软环境测评,市、县公安机关全部进入前三名。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根本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夯实,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建立群众工作制度。2011年出台了辽源市公安局关于加强群众工作的十条意见;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价、警风警纪监督员评价、具体办事群众评价、辖区群众评价等四个方面的群众工作评价体系;制定了群众工作表彰奖励制度。二是做实群众工作载体。去年以来相继开展了“大走访”开门评警和“三访三评”活动,开展110报警人电话回访,刑事案件立案回执、不予立案回复、破案回告、未破案件回访等活动,开展办理行政案件说理执法活动,2012年上半年又成立了“警情民意调查中心”,目前已向29万名居民群众电话征求了意见。连续两年向全市近11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发放《辽源市群众安全感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三是建设宣传教育群众的基地。目前,市公安局正在筹建五个永久性平安宣传教育基地,即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禁毒宣传教育基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交通安全体验式公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和警察陈列馆。教育基地建成后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四是建立群众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辽源市公安局每年为市区每个分局下拨群众工作经费10万元,为每名社区民警下拨专项经费3万元,每年为两县每个派出所下拨群众工作经费5万元。建立支撑开展群众工作的三项基金。即建立见义勇为基金,现辽源市、东丰县、东辽县三个见义勇为基金会共有基金1400万元;建立辽源市平安建设基金,现拥有基金800万元;建立辽源市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助基金,现有基金370万元。2011年,辽源市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好城市”。

上一篇:“一药多名”为哪般? 下一篇: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