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解套成长

时间:2022-09-04 01:12:00

和学生一起解套成长

有创新思维,才会有进步,关键是我们必须思考。当我尝试的第一节哲学方式课失败后,我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我自己不会多角度思考。于是我在教学困境中开始了反省,在反省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一、我们都是“套中人”。

哲学方式的操作流程是:教师随意给出一个素材,如笔、纸、一段阅读材料、一句话等,要求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1~2个有价值的或感兴趣的问题;接下来由学生民主筛选出他们感兴趣的题目,用辩论式、漫谈式、演化式、推进式等方式进行争论或讨论。

有一次,我随手拿起学生书桌上的一瓶矿泉水作为素材,要求学生想象、发挥。但我发现学生不是想不出问题,就是提的问题没有什么探讨的价值。如水的用途是什么,矿泉水和纯净水有什么区别……基本上都集中在水这个层次。我对学生说:“除了水,你们还可以想到别的吗?”没想到学生反问我:“老师,那您想到了什么?”我想了一下,说“老师想到的也是水。”哎呀,看到矿泉水想到的也是水,连我自己都陷在惯性思维里了。经此反问,我立刻警醒:其实我也是“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我的思维也没发散,不懂得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而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这个“保姆”,我不引导他们,他们也不懂甚至也懒得多向度思考。就像金丝雀在笼子里呆久了,反而不敢飞出已经打开了门的笼子。其实,师生都是被限制了思维的“套中人”,我们都深陷“路径依赖”——一旦作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换句话说,就是你一旦选择了某种思维方式,其惯性会让你无法轻易地用另一种方式思考。

二、学生因我而改变。

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时候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缺少生气和活力,学生容易缺乏主见、崇尚权威而迷失自我,造成学生想象力的枯萎和创造力的衰竭。我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静止的冷藏知识的典范”,这能怪学生吗?他们是接受了老师的教育而承继了我们的思考模式的。他们实际上是被我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在教师自身。反思之后,我恍然大悟,源头在“我”,症结在“我”,而非学生。所以我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接下来,我先训练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怎么才是多角度?我又被卡住了。我先学习“什么是哲学”。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断地离开自己就是创新,哲学没有固定的本性,它在不断地离开自己。所以哲学是最根本的创新学。还是以矿泉水为例,它除了是水,还可以延伸到海水、洪水、缺水等,还有装水的塑料瓶,还有商标,保质期,上面还有环保使用提示……我自己的思维向度先打开了。我还“请教”了别的老师,有的由矿泉水想到别的饮料,有的想到健康问题……这不就是不断的离开“水”了吗?有了多向度思考的初步经验后,我以各种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素材提问。渐渐地,部分学生能够提出各具特色的问题。

我重新给了学生素材——茶花山矿泉水(实物)。学生观察素材,并将其与万事万物普遍联系起来。学生的思路也打开了:(1)中国是茶的故乡,今天我们喝得更多的却是碳酸饮料,中国千年的茶文化会消失吗?(2)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对台湾开放大陆农产品市场,这对大陆农业是利大还是弊大?(3)“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河水泛滥给它带来了肥沃的泥土,这是否可以说明洪水也有好的一面?

这次学生是在我的引导之下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此引导几次,学生的改变令人刮目相看。再上课时,学生根本不需要我的引导,自己就把思维发散开了。

比如,我给出一个素材:杨(一个字)。学生对“杨”的提问:

(1)我个性张扬为什么总被同学认为是爱出风头?

(思维是:杨—想到—张扬个性)

(2)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被看成是“破冰之旅”,请你预计台湾何时回到祖国怀抱?

(思维是:杨——想到——杨柳归根——想到台湾)

瞧,学生由“杨”这个字联想到其他的领域。这样就打破了思维定式,收到了思维拓展的效果。

这些问题既有趣又有一定的深度,也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原先不愿意加入的学生也积极思考了。后来,大部分学生都抢着提问,因为在“筛选问题”环节,如果自己提的问题被大家选中,很有成就感。这种课型通过竞争激发和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改变体现在“质疑的胆量”。

对“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外资入侵对中国利大还是弊大”这个问题进行立场选择时,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弊大”,而且在辩论时,选择“利大”的学生有些吞吞吐吐。课后交流才知道,他们认为如果选了“利大”就是不爱国,所以不敢大胆辩论。原来还要再“解放思想”才行。这只能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实现。慢慢地,学生的个性展现出来了,思维不断拓展。因为讨论激烈,下课铃响了,他们都不愿下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

三、和学生在“共舞”中成长。

哲学方式课型是动态生成的课堂,难以预设。学生的思维发散了,我却跟不上学生的思维了。那一次,素材是个“杨”字,一学生从“杨柳归根”想到两岸统一。可我却不懂什么是“杨柳归根”。从学生那里我才明白,原来是文学上用柳条柔软下垂比喻归根。那一次,学生变成了我的老师。我教历史学科,本来对专业功底是很有自信的,如今惭愧自身知识的广度还不够。于是我又因学生再次“解套”,时时注意学习充电,充实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

在实践哲学方式课型的教学轨迹里,我观念的转变使引导方式转变了,进而使学生发生了改变;而可爱的学生也改变了我,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世界从来无需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看法和经验”,这个清晰的感悟让我仿佛在迷雾中见到了光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这就是解“套”的方法。我体会:只要开始,只要上路,一切都会在因缘成熟时开花结果。

上一篇:翱翔“蒲公英” 下一篇:如何做到既交出主动权又不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