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9-04 12:15:13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点滴体会

语文教学的管理,其实就是协调师生教学关系,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从而保证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行为方式和过程 。善管理的语文教师就应该总是紧紧依靠班集体中的积极因素,采取创造型手段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分为显性管理和隐性管理两大类。

一、显性管理。

1.冷处理。语文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

2.旁敲侧击。语文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过分放肆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干扰只是一种瞬间的失控表现,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教师应慎重的考虑学生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应立即纠正。

3.行为矫正。就是采用一套奖优罚劣的措施,树立正气,激励积极力量或行为,抵制消极因素,并长期坚持,形成制度。者要以奖优为主,罚劣为辅。

4.自我管理。“管”是为了到不管,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隐性管理

1.以情换情。语文课堂上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低声讲话 或搞小动作,这是难免的,这是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即使再高明的语文教师上课,甚至组织公开课,也难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学会管理。

2.目光暗示。人眼为窗,可以传情传神。教师不论是提出问题、指导自学、启发释疑或小结强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尽可能去平视或环顾大多数。切不可老是两手扶案,猫着腰,视线紧盯着课本或前几排学生;也不能只站在教室一隅,使视线顾此失彼;尤其要不时地环顾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对后进生,更应予以满腔热情的关注。

3. 轻敲响敲。响鼓不用重锤,学生听到教师“弦外之音”,从而领会到教师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于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4.动作指引。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这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

五步教学法的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可以塑造优秀的集体,优秀的集体又以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班风、学风,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自觉学习的心理趋向。这种良性循环,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高效能,我认为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良方。

上一篇:采用恰当电教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