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9-03 08:28:57

浅谈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合作小组;合作技能;素材;时机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不当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许多研究合作学习的专家都建议异质分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性别等将学生分组,这样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我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人员4人为宜),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监督员、计时员、记录员、汇报员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小组内有“记录员”,有“操作员”,有“测算员”,还有“汇报员”,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完成,既费时又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做好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教师做好课堂学习秩序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发言有序,避免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有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能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

2.学会讨论

问题一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再组织小组讨论。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形成思想再展开讨论,而不是坐享其成,或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能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能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了疑难,而且还提供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

3.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合理地评价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及组内成员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时作出肯定、补充或修正,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成功喜悦,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促进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选好素材,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要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在新旧知识衔接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师精心设计复习、引言,做好铺垫,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很困难,有许多的疑问等待解答,这时,让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一番,说出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2.当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推导“圆柱的体积的公式”时,就要学生合作为宜,在应用公式时就不宜合作。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解决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时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出示这样一题: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70米的水渠,甲队修的米数正好是乙队的4/5,两队各修了多少米?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解决问题的习惯的不同,采用的解决方案也丰富多彩。此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互相验证、启发,会产生一种“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感觉,从而体验合作交流的魅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扰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地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周延忠,马奇飞.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和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17).

(作者单位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小学)

上一篇:在快乐尝试中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析中小学英语句型之疑问句变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