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掌握课堂教学艺术

时间:2022-09-03 04:33:43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掌握课堂教学艺术

摘 要: 历史课堂语言艺术必须以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前提条件,富有情感性的语言,多设疑置辩、充满时代气息的词句,不仅充满着教师的智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追求课堂语言艺术时,教师应注意适当、适时,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丢弃历史课堂语言应有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课堂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

课堂语言富有时代气息,这不仅要求历史教师有极强的史料功底和文学修养,而且需要历史教师多了解时事,多看新闻报刊。历史教师应多看一些历史文学,包括小说、诗歌、剧本等,这不仅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文学化程度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理解历史背景也大有益处。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经验,简单地谈谈如何掌握好中学历史教学艺术。

一、深化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历史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教会学生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历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在教学大纲里有清晰的说明,即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反映历史演变规律的内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反映国情的内容及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学科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内容。要学生把握完整的历史脉络,教师要吃透历史教材,并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以得心应手地实施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客观而全面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得出深刻的历史启迪,培养科学的历史观、价值观和评价观,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二、充分利用与教材相关的地图、表格、画面、电化教学等工具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

从培养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是必要的。从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来看,如何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服务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直观的教学艺术表现与效果是图文并茂、声形俱在、情景交融的,把历史上的一切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具体,由遥远拉到眼前,变静态为动态,对学生有较强的历史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创设认知情境;播放“秦灭六国”的电影场面,使学生认识统一的历史过程;展示战国时期不同的文字和货币图片,使学生感知统一措施的必要性;展示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万里长城的感知等。这样一来,秦朝大一统的局面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历史课堂语言必须富含感染力。

历史新课程除了需要真实的历史外,还需要语言的感染力,教师应灵活运用课堂语言,创设美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深思熟虑,要注意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一方面,教师要有丰富强烈的情感,另一方面,平时要注意掌握积累一定的史料,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能够正确运用体态语言。

四、巧妙设问、置疑、变换角色,展开讨论。

这是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化。一堂精彩成功的历史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问置疑,一方面可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是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层反映。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对历史内涵、奥秘的探索钻研兴趣,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从而思维实现飞跃。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笔者认为提问可采用以下方式,首先要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其次是阅读,即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再次是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接着是讨论,学生可自由发言,分析问题。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其中,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对每个学生而言机会要均等,不能总叫个别学生,要让人人都感到自己有可能被提问到,因而他们才会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学习。

五、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方式活跃教学氛围。

历史课主要是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艺术的描述来完成的,所以,课堂语言艺术水平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精彩生动的课堂语言,其作用不仅引人入胜,使学生兴奋不已,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把死的历史讲活,使学生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如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可以联系到中韩两国为什么会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进行强烈的抗议。如此的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以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如《百家讲坛》中易中天讲三国时,不是运用一些深奥的言辞,而是运用诙谐的语言及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把三国中的一些人物、事件讲述得栩栩如生,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对于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来说,也应如此,一般来说,把一些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用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愉快和欢笑中接受历史知识的熏陶,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六、转变教学观念,避免说教型历史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历史知识的涉及都尚浅,且心智还处于尚不成熟的状态,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历史观都尚未形成,因此可塑性很强,这时极容易受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师自身人生观与历史观的影响。因此,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中,作为引路人的教师一定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历史进行个人思考,从而树立自身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独立的历史思维和思辨能力。只要教师合理客观地进行历史教学,学生就会形成一套自身的历史观与价值观,而不能强迫接受教师的历史观,只有发现学生出现价值观上的偏差时,教师才可以加以引导,但切忌越俎代庖。

上一篇: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薪酬改革研究 下一篇:浅谈加快高速公路经济发展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