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2-09-03 03:46:0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

【关健词】 网络成瘾;病理性网络使用;青少年;认知-行为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6-0433-04

1 网络成瘾的定义和诊断

成瘾的概念一般用于描述为身体与心理对于一种物质的依赖,现已被应用于网络的过度应用,称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Use)。目前人们对网络成瘾的现象主要界定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病理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有问题的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或网络依赖( Internet Dependency)。但由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IV;1959)”中还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界定,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统一判定的标准。目前关于过度使用网络的名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网络成瘾”,另一种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因当前对网络成瘾没有统一的定义,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使用“网络成瘾”这一关键词[1]。

“网络成瘾”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Coldberg提出的,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行为现象,美国心理学家Beard 等人又提出了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1998)主要指的是网络本身因素造成的成瘾,如网上交流和一些网上质量低下的内容[2]。Caplan 认为PIU应被限定为在人们生活中能引起心理、社会、学校或者工作困难的网络使用。Young认为符合下列中的五条即可诊断网络成瘾:(1)为了得到更多的满足增加上网时间。(2)努力试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是失败。(3)当上网的时间被限制时,易出现激惹、压抑和情绪不稳定。(4)呆在网上的时间比开始上网时延长。(5)用网络逃避工作中和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风险。(6)不告诉其他人自己真实的上网时间[3]。

后又有许多研究者报告那些患有PIU的人群伴有心理上的变化,如抑郁、社会孤独和在家里及工作中产生了负面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反对网络成瘾这一概念,他们的研究显示把网络成瘾这一概念定义为病,可能提的太早或者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并指出网络成瘾应定义为对于网络的有害的依赖。其理论根据是:(1)成瘾缺乏特殊的理论和概念;(2)在成瘾范例中的经典研究还未被发现;(3)在大多数过度使用网络的人群中,成瘾可能更多地代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最初的障碍。而以Davis为代表的学派对网络成瘾这一概念产生了质疑,他认为:虽然网络成瘾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但好像不太贴切。成瘾涉及人与刺激之间的心身依赖,通常基于一种物质。由于这个原因,DSM-IV没有把病理的使用,物质的滥用和其他刺激描述为成瘾,也没有把强迫性的赌博列为成瘾。由此他提出了PIU,把 PIU的症状界定为:(1)对于网络强迫观念;(2)自我控制冲动的能力减弱;(3)没有能力自行停止网络的使用;(4)最重要的是患者本人扭曲的认知,即患者认为网络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随心所欲的地方。除此之外,当他们不在网上的时候,仍然不能放弃对网络的眷恋,用更多的时间上网,并把大量的钱用于网络和诸如此类的其他消费。患有 PIU的个人开始变得对过去喜欢的事情不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做一些可以令人高兴的事情,甚至远离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而把自己孤立起来。这一问题行为更加促进了 PIU恶性循环,他们开始与社会隔绝,导致他们在网上有一种罪恶感,常常对自己的朋友说谎,而不告诉他们自己真正停留在网上的时间,并认为自己的网络使用对于其他人来说是私密的。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的。久而久之出现了贬低自我价值和加重了 PIU的症状。Davis 还将PIU分为特殊的PIU和广泛的 PIU,特殊的PIU产生的基础与先前的心理病理状况有关,而广泛的PIU是由于个人缺乏家庭、朋友、社会支持和社会孤独所造成的。国内学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网络成瘾。其一是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感和厌恶感,并导致自身幸福感的缺乏;其二是个人将其在网上从事的工作视为逃避现实社会的方法和手段,将网络作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其三是在网络社会找到并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所追求的信仰[4]。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在症状表现上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5]。

本文认为,成瘾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应有严格的界限,成瘾除了指必须存在一种物质之外,还应有戒断症状。本文认为成瘾这一词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夸大,更多的可能还是依赖和病理使用。因为成瘾按照DSM-Ⅳ的标准是一种物质的作用,是一种物质在体内直接产生的一种化学变化。而网络成瘾是不存在这种物质的,是由不良的认知直接产生的一种心理的变化,是一种强迫的行为。本文支持Davis的理论,并认为所谓的网络成瘾可能是适应不良认知而导致的一种行为的强化。

2 流行病学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显示PIU人群所分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多见于青少年。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国外有研究显示,在大学生人群中IAD的发生率约为9.8%-13.0%[6] 。国内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7月的最新统计,网民总数为12300万人[7]。有调查表明北京中学生网络成瘾者高达13.65万人,专家测评发现目前北京市未成年人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高达14.8%[8]。国内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发生率为6%-14%,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9]。(2)男性多于女性[10-11]。国外研究显示男性在成瘾方面的得分高于女性[12]。国内有研究报道男性网络成瘾的人数是女性的4倍[12]。(3)18-35岁是高发人群,占总人数的67.4%[7]。(4)网络的病理使用者较其他人具有更大的成瘾可能性。国外有研究调查了277名病理使用网络的大学生,发现其对于网络成瘾有很高的易感性[13]。国内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负面的心理因素多,积极的心理因素少[14]。(5)网络依赖者的人格多为内向性性格[8]。(6)受教育程度与网络使用的关系密切。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占17.8%,高中大专本科占78.6%,硕士博士占 2.9%[7] 。

3 网络成瘾人群的特点

3.1 认知特点

Davis曾指出,PIU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了个人的认知是不良行为的主要来源,认知在PIU的维持和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认为认知和行为是 PIU产生的基础,非适应性认知是 PIU发生的充分条件,而心理机能障碍,如抑郁、社会焦虑、药物依赖及生活事件的影响是 PIU产生的必然条件[4]。

有研究对记录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组对不同性质图片的注视次数差异显著,并且变化趋势不同[15]。这说明,心理健康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对不同性质的图片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图片对被试具有不同的意义,高分组(得分采用自评症状量表>200分)的被试对中性图片注视最少,低分组(采用自评症状量表

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成瘾者的特点,PIUV患者存在着注意中不同环节的改变,这种注意的改变影响着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有效地控制自己在网上停留的时间,而使上网时间延长。由此可以看出,认知活动是人们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良好的认知功能是人们顺利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保证,错误的认知偏差,易于导致PIU患者的不良的行为反应。

3.2 元认识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项目分析从元认知的特点对网络成瘾的本质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元认知的构成包括7个方面的因素:目的与计划性、执行性、对外部舆论氛围的认识、自我监控、知识来源与情感体验、时间控制、戒断行为与适应性。此分析还指出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越低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大[16]。一项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13-18岁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17]。综合这些研究,本文考虑到元认知水平与年龄的相互关系。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他们迫切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同与自我认同,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独立地从事一切事情,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元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经验不足、缺乏资源或心理承受度不够成熟等而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中不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空间相对容易地获得自我实现,往往使青少年流连忘返。时间是衡量个体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时间控制体现了个体的自我调整水平。

3.3 行为特点

行为科学家认为成瘾行为是以某些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他们提出的模式是行为在不断地强化下转变为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为,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给个体带来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功能或社会交往功能下降等,青少年网络成瘾即为这种症状[18]。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也提出了社会交换互动论中的刺激命题,如果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及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与此类似的行动。上述命题所说的酬赏是指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它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四类。著名行为学家斯金纳也认为,行为是强化的结果,而错误的认知或认知的偏差,加上行为的强化,可能是网络成瘾的必然结果,网络使他们得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而这种得不到的东西正是他们行为固着的奖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行为[19]。国内学者对网络成瘾的行为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给予了解释。认为,正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有明显的奖励作用,使行为受益,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负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可能避免和减轻某种痛苦和不快,从而增加了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并认为正强化在网络成瘾的初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负强化是指从沉迷到成瘾这一段发生作用[20]。

3.4 人格特点

国外研究表明使用网络过度的高中生比使用网络少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精神症状。另外频繁过度的网络使用者比没有使用、减少使用和适度使用的人似乎具有特殊的人格类型[21]。国内专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病态人格是网络成瘾的本质原因,是病态人格选择了网络成瘾[22]。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网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性格越内向,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23]。美国心理学家Young早期在研究互联网成瘾现象时就发现互联网成瘾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公正性存在负相关,与外倾性零相关,说明神经质人格类型的使用者容易产生病理性使用行为,开放性等人格类型的使用者不容易产生病理性使用行为,或者可以说,具有消极人格特征的使用者产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一些研究则表明这两者之间并不相关[24]。笔者曾在网吧随机抽取了20个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0个被试中,有一个外向性格,三个自认为介于两者之间,其余均为内向性格,表明人格与网络成瘾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内向性人格的人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内心的世界里,脱离了与他人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这种特性和缺乏社会的支持,可能是导致他们沉迷网络以致成瘾的原因之一。可见人格作为决定个体行为最基本的元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也是影响个体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行为是由人来操纵的,人的本质也会影响到行为的执行,确切地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3.5 焦虑、抑郁特点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网络成瘾者无论从行为、情感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超出了正常人群的一般尺度,而发展成为一种畸形的、为追求而脱离现实世界的异常人群。研究表明,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上瘾前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他们或者压抑或敏感,喜欢独处,抽象思维丰富,不服从现实空间中的社会规范。往往有某些严重的情感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在调查中54%的人患有焦虑,54%的成瘾者报告说,他们从前曾有过抑郁症的病史,还有一些人显示出长期的自卑心理[25]。有人对170位网瘾者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发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社交恐怖因子、孤独性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等方面所感受的网络吸引几个方面的得分高于非成瘾大学生,但在自信因子方面的得分则相反,这说明缺乏自信,焦虑抑郁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之一[26]。也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往往和个体的负性情绪有关[27]。

德国心理学家Munich认为,网络成瘾是心理障碍的一种[28],国内一些专家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在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更需要从心理的层面进行探讨。精神科医师 Shapria在其临床实践中,访谈了14位网络过度使用者,发现其中有9位患有躁郁症,7位有焦虑症,3位有暴食症,4位有冲动控制障碍,8位曾经有过酒精依赖或其他药物成瘾的问题,他还认为,网络成瘾并不一定是他自身的问题却可能是当前常见的一个治疗精神状况的标记[29]。有人对某市1037名中学生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评方法及SCL-90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成瘾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各因子明显高于常模,由此得出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患者心理问题严重[27]。

3.6 家庭社会特点

Caplan 发现社会因素在病理网络使用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告诉我们,网络成瘾首先是有了网络,而在社会、心理问题的影响下出现了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在非适应性认知的基础上出现了特殊的PIU和广泛的PIU的行为,而又出现 PIU的症状,这些症状与非适应性认知又形成了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国内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和家庭的问题[10]。从认知行为模型中,本文认为除了网络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过于放纵和严厉、学校环境、老师的素质行为都是青少年过度地沉迷网吧或病理性地使用网络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健康的网络使用

当我们置身于不同的文献中讨论病理使用网络的同时,应同时关注如何健康地使用网络。每天全世界都有数以万计的人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体去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交友、学习、工作及娱乐,这都说明互联网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媒介。我们不应该去过多的强调它的负面结果或贬低它的现实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过度使用的负面结果,也要知道哪些是以病理的方式使用网络的行为。Davis认为健康的网络使用应包括:(1)没有适应不良认知的基础上,为达到某一目的合理地使用网络;(2)健康的网络使用指的是能正确地区分网络交流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存在着显著的不同;(3)网络只能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能依赖它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4)我们应该更明确地限定什么是健康的网络使用,什么是病理的网络使用[4]。

5 讨论

Davis认为,认知在PIU的维持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也支持了Davis的理论,即PIU的研究必须开始去寻找与PIU认知、行为水平更紧密的关系,研究者应关注存在于PIU中的适应不良的认知[2]。

首先,应弄清适应不良的来源和如何改善适应不良认知所产生的土壤。进一步弄清PIU与精神健康和社会心理健康有何更深层次的关系。找出为什么网络的使用对某些人出现问题,而对另一些人却存在很低的相关或无相关。例如:为什么网络成瘾的男性大于女性,那么男性与女性在认知的基础上有何差异,为什么女性焦虑、抑郁的患者没有出现或较少出现网络成瘾,这到底与他们的认知有关,还是与个性人格有关,还是与情绪的释放途径有关。另外,应研究是先有网络成瘾,还是先有心理障碍或青少年人格发育障碍,哪些人是因有心理障碍而形成网络成瘾,哪些人是因有网络行为而导致心理障碍。最后,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和统一。由于目前网络成瘾界定标准尚未统一,还不能准确的界定网络成瘾者。如:不均匀的样本、男女分布不一样等导致的研究结果不一样。试验的工具不同,也会降低信度和效度的水平。这些都会引起诊断标准不一致。所以要对网络成瘾的现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统一标准、统一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成瘾的认识尚不一致。但是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青少年网瘾者由于适应性认知不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人格发育障碍。网络只是外因,内因在于患者由认知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障碍等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体系。网络行为是一种习惯,正常的习惯不会成瘾,只有在认知适应不良时,才会导致成瘾。Davis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更深层次的研究网络成瘾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更深入地去挖掘网络成瘾的本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助于对网络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地干预。

志谢:感谢罗和春教授、胜利博士、李冰冰博士、刘丽娟、李玲莉,及我的朋友刘晓梅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31-37.

[2] Caplan S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Comput Human Behav, 2002,(18):553-575.

[3] Yellowlees PM, Marks S.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or Internet addiction? Comput Human Behavior,2007,23(3):1447-1453.

[4] Davis R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 Human Behav, 2001,(17):187-195.

[5]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3):501-504.

[6] 尹华站,黄希庭,李丹.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成瘾者在互联网使用条件下的时间记忆特点 2006,14(4):362-364.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 2006.

[8] 黄芩.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职业与健康,2004 20(9) :98-99.

[9] 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6 ,27(5):369-371.

[10] 高亚兵.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40-45.

[11]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 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06,20(1):51-54.

[12] 李兆良,高燕 ,冯晓黎,等.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2006 ,22 (6 ):664.

[13] Morahan-Martin J, Schumacher P. Ev-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 Human Behav, 2000,(16):13-29.

[14] 易晓明.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科学,2005 ,28 (6):1476-1478.

[15] 闫苍松,隋雪,任延涛.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14(2): 238-240.

[16] 李宁,梁宁建.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元认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27(6): 1356-1359.

[17] 张梅花.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文探讨. 教育探索,2006,(18):45-46.

[18] 杨鹏. 游戏, 心理与环境. 中国青年研究,2006.8.

[19] 刘晋飞, 王茂福.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世界中互动可持续性的原因.中国青年研究, 2006.6.

[20] 杨客,阮昆良,郑涌.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51-952.

[21] Yang CK,Choe BM.Baity M,et al.SCL-9-R and 16PF Profi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e.Can J Psychiatry,2005,50:407-414.

[22] 庞勇. 网络成瘾与病态人格的亲和性选择.学术交流,2005,140(11):131-134.

[23] 张静,李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0-73.

[24] 周爱保, 茄学萍, 刘锦涛.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6,18:37-42.

[25] 刁生富. 论网络成瘾的成因与对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20(6):50-53.

[26] 吴汉荣,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63-1364.

[27] 梁宁健.吴明正,杨轶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学.心理科学,2006,29(2):294-296.

[28] Mitchell P.Internet addicition:g-enuine diagnosis or not?Lancet,2000,355(9204):632.

[29] 杨容, 郑涌, 阮昆良.网络成瘾( IAD) 实证研究进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5):40-44.

2007-11-20收稿,2008-04-12修回

上一篇:197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 下一篇:“核心讨论组”方法在残疾人生存质量构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