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03 03:20:48

建筑学专业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提出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特长培养。通过分析专业特长的必要性,提出对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专业特长培养的四个方面,并指出完成专业特长培养所需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专业特长 应用型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71-02

建筑学专业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把握社会需求,挖掘学生对建筑学专业不同方向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有建筑学特色的专业能力培养。并以此为载体,培养有特色、有专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专业特长培养”的认识定位

“专业特长培养”是建筑学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外部动力。区别于传统的建筑学本科教育,通过特色的“专业特长培养”使毕业生在技能上有所区别,为学生创造一个拓宽视野、提高能力的外部条件,调动学生热爱专业、投身专业的积极性,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做铺垫。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善于集体协作……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专业特长培养”的目标指向

“专业特长培养”的目标是在教育经营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好品牌;营造一个好环境;形成一种好风尚;推出一批高质量人才。有特色的经营方式才会产生有特色的产品,在产品的质量上加大投入才会出现精品。只有形成特色、创出品牌才能为办学、才能为学生就业开拓一条康庄大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育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利用环境的互动作用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努力营造催人奋进的舆论环境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勤学勤教的成材环境。良好的风尚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和动力。建筑系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和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往往存在组织纪律性差,学习风气懒散的缺点。通过专业特长的培养,确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引导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上自尊自强的观念。所谓“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只有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挖掘其潜力。从而实现“综合能力不落后、动手能手能力创一流、创作能力争上游”的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特色,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从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到国家注册建筑师的两个转变。

3 “专业特长培养”的内容布局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决策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特长培养既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3.1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绘图是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建筑表现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改革后的建筑学专业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通过: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软件更新的及时性两方面保证这一专业特长的培养。按照学期的顺序,按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语言等内容);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办公软件、建筑CAD等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括PHOTOSHOP、3DMAX等专业软件),保证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并要求教学中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将最新的专业软件用于课堂,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3.2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

“快速设计”是由建筑学专业特点决定而产生发展的设计类型,在4―8小时内借助尺规或徒手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它是学生将来报考研究生,注册建筑师的必考题目,也是择业时经常被考核的一项内容。为了提高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弥补计算机表现带来的徒手表达能力的不足,我们通过将部分设计理论考试做成“快速设计”题目;开展“快速设计”竞赛,“快速设计”专业考试等方式推动学生“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实践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数量的积累是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一个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中会接受8――10次的快题训练,从而保障学生有较强的“手头”功夫,使学生普遍具有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应试和继续发展的能力。

3.3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国际意识。中国国际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建立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要考虑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加大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力度,在保证前四个学期开设公共英语课的基础上,五、六、七学期增设专业英语课,加深英语对于专业本身的理解。最后的毕业设计要求结合设计题目完成一篇原版译文,并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一部分成为一名合格毕业生的考核条件。同时,为增加专业外语的教学力度,可以引进外援,聘请国外建筑学专业教授开设专业讲座,完全运用英语讲述,耳濡目染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4模型制作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更注重学生平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一草、二草、三草、上板等几个设计过程完成一个专题设计。设计中体现学生的不足是缺少对空间的理解、对建筑整体的把握。而国外的建筑教育中一个专题的不同阶段都要求有模型来辅助完成。加强模型制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图面设计通过各种材料,加上对环境的理解按比例制作成模型,最终检验设计结果,加深学生对三度空间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实际工程施工图制作沙盘,精确的尺度,真实的环境,使学生理解模型制作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一技之长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伏笔。

4 “专业特长培养”的保障措施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进行“专长培养”的根本保障。要求按照课程本身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潜入深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实现课程设置的不断线,即:计算机课各学期不断线,“快速设计”期中期末不断线,专业英语教学不断线,模型制作结合课程设计不断线。从课程设置抓起,保证“专长培养”方案的全面落实。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进行“专长培养”的必要条件。对于教师的培养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内容,一方面几个内容同时抓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应突出教学重点,提高业务素质。对教师的要求包括个人提高,集体进步,同时创造一些教师进修机会,提高学历层次、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必要的先进设备是“专业特长培养”的基本保障。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辅助手段。配置先进、运行快捷的多媒体网络机房;库藏丰富、方便借阅的图书资料室;模具齐全、开敞安全的模型实验室;定期开放、坚持不懈的专业英语角,是“专业特长培养”的四个基地。只有设备投入到位,基地建设完整,才能保障“专业特长培养”运做的长效性、时代性。

5 营造学术环境

以环境文化为载体,构建专业教育新理念是进行“专业特长培养”的必要手段。硬环境建设应突出专业特点,用有代表性的专业作品布置教学、生活环境,注重“出意境、品位高”突出对学生行为的昭示和激励效果。软环境的建设应考虑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学生竞赛,突出学术氛围的营造,检查“专业特长培养”效果,及时表彰奖励竞赛获奖者,提高共同学习的兴趣,引导“专业特长培养”不断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对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专业特长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客观要求,通过“专业特长培养”挖掘学生不同层面,不同方向的专业兴趣,为社会需要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秦迪.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1):60―62.

[2]秦迪.建筑学专业课外工程实践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4(1):60―61.

作者简介:秦迪(1973-),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从事建筑设计与教学研究。

上一篇: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培育探析 下一篇: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