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9-03 02:13:44

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传统教学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内化两个阶段. 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讲授完成,知识内化则通过学生课后作业、操作或实践来完成. 然而在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形式发生了颠覆,在教育技术辅助下,知识传授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协助和同学的协作而完成. 翻转课堂由此形成. 教师在课前为新课的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看视频并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天学生就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开展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内化吸收,拓展提升.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协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一、微课程“翻转课堂”变革数学课堂

1.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苏教版四年级“找规律”一课,可通过录制微视频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以学生为主,在课前自学与本课有关的视频,学生在配套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在家自学了原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仔细揣摩直到理解. 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与视频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教师给孩子的学习指导和建议. 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活动,这样的预习也更有深度,更有成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第二天的数学课就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

2. 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有意识的分组: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分别重组. 课内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 他们先是自主地对预习作业的反馈进行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 探究时,大家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研究,在研究中争辩,在争辩中提升. 这样的分组更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共享,有利于课堂分层教学,让每名学生各有所得.

3. 课堂教学时间得到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减少教师的讲授,留给学生更多自学时间. 这些学习活动应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 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此外,当教师进行有效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运用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关键

微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与生命力. 通过微课程截取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片段配合自主学习任务单与过程进行模拟授课. 模拟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师授课方式. 微课程能够为小学数学翻转教学提供强大支持,翻转教学为微课程走向应用与课堂实践提供市场,使微课程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1. 短小视频为教学所用

微课程视频短小精悍,一般为几分钟. 每个视频都针对一特定的问题,查找也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

2. 明确的教学信息传递

微课程教学视频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手,在不断书写数学符号. 此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 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 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 此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精心设计配合着微视频,明确了教学信息的传递.

3. 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由两阶段组成:其一是“信息传递”,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实现;其二是“吸收内化”,是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的. 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 “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 “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教师不仅提供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疑惑,并给予有效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

三、微课程挑战着教学方式

比较微课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从时间来看,一节课是40分钟,而每段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课堂活动来看,过去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录制微课程时只有教师本人面对摄像机进行讲授;从实际授课过程来看,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讲授、启发、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而在微课程中,所有教学环节都由教师一人完成,没有学生的实时反馈,也没有师生间的互动.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录制微课程时所面临的困难.

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 比如,介绍一个数学概念,分析一个数学问题. 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微课程讲授中,教师要把握两种基本结构,即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 微课程的呈现形式,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 无论拍摄的视频多么清晰,画面切换多么丰富,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 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一段微课程可能会被反复观看,“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 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程的核心因素. 树立语言观念要求讲授的语言做到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 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载信息.

运用微课程翻转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老师新授课的时间,所新授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 “翻转课堂”实验需要教师教学基本功好,通晓网络,善于运用教育技术. 实验要求学生要在家自主解决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民族体育发展现状探析 下一篇:初中生学习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以及突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