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新课程的认识

时间:2022-09-03 01:44:03

对体育新课程的认识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认识。

一、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他们学习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二、更新课的整体设计

1.课的构思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也体现着主体性教学的思想。体育课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要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概念、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我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改变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教师还要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2.教学过程

准备: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师选用创新“集体性”游戏,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的方法,并在合理运用情景导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基本内容: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同时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通过比赛,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此外,教师可通过一些奔跑和跳跃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束

教师让学生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自我评定。整堂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结束。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

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好胜心强等特点,教师可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使之产生高涨的情绪。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良好的体育教学是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功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的发展。

五、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因遗传导致身体运动智能差的学生,他们在练习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使这些学生像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当今课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认为教师只要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的学生,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上一篇:抢篮板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下一篇:论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