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之道教服丹成仙的信仰

时间:2022-09-03 01:41:50

中国古代文化之道教服丹成仙的信仰

摘要:服饵金丹可求长生不老,是道教的重要信仰。这里的金丹指外丹。道教炼丹术有练外丹和练内丹之分。以丹砂、铅、汞等矿物石药为原料,用炉火烧炼,叫炼外单;以人体内的精、气、神为“大药”,把身体当作炉鼎进行内修,叫炼丹术。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道教的服丹成仙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追求。

关键词:道教;服丹成仙;信仰

正 文

道教的产生,不仅与古代道家学说和巫术迷信有密切关系,而且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成仙方术有关。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道教的服丹成仙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信仰。

神仙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最初是由燕齐沿海地区的某些方术之士们创立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齐威王、宣王之时(公元前356―301年),齐国有驺衍等人宣扬“终始五德”学说,而燕国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则“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这些怪迂夸诞的燕齐海上方士们宣称:渤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禽兽皆白,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有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凡人未至之时,远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辄风引去,终末能至。这里所谓的“三神仙”,实际只是渤海上常见的海市蜃楼景象,方士们却借此鼓吹去海上寻仙采药,以求长生不死。当时的统治者齐威王、宣王及燕昭王等听信谣传,都曾派人,入海求三神山及神药,未能成功,然而“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而兴,不可胜数也”。

在我国战国时期,人们相信世界上有一种神仙,他们神通广大,住在海中仙岛上。这些神仙靠服用仙药来保持长生不死。凡人如果得到这些仙药,服食之后也能永生不死。齐国的宣王、威王和燕国的昭王都曾派人入海找仙人居住的三神山,以求仙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做起了长生梦,几次派人去海上访仙求药,据说都没有成功。后来人们渐渐相信,凡人自己可以烧成仙药。方士李少君曾经劝汉武帝“祠灶”,用丹砂和其他药剂作原料,烧成黄金,再用它铸成饮食器,使用这些器皿,人就能长寿。丹砂古代称“丹”,是一种红色的矿物。汉代还流传着“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说法。自然界中的金和玉都是性质很稳定,不容易生朽坏变化的一类物质。所以,人们相信,服食金玉,就能把金玉的性质转移到人体,人就可以不朽长生了。这一信仰同古代医学有渊源联系。直到魏晋时期,葛洪仍说:“夫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又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按葛洪的说法,黄金和丹砂一个永远不变化,一个变化奇妙,都不是草木之类能相比的。烧炼所得的金丹,性质更是灵妙。服食他们,可以使身体不朽,使凡人变化成仙。

中国古代存在星辰崇拜。认为天上的星宿都是天神的化身。道教炼丹术也受这种信仰影响,以所用之药上应天上星宿,故人服之可以成仙。《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卷下说:“淮南神仙方,因物类自然。为石别为钟乳者,松别为松萝者。着桑别为桑寄生者,因物类所著生,自然之道,故服之合以六律,上应七星。故地黄实者,恍惚之精也;著桑者寄生,阳之精也;者,阴之精也;茯苓者,木之精也;车前实者,雷电之精也,地肤实者,列星之精也;实竹者,天华太乙之精也。凡七物,上应北辰七星日月。”《太清金液神气经》卷上用“九灵沈石”、“玄符石母”等二十八药炼“太玄清虚上皇太真玄单”以“象二十八星宿之灵符”。《太清石壁记》卷上载《五十丹方》,称:“五十丹者,淮南王刘安好道,感仙人八公来授之,安以此方赐左吴,顾得传之人世。其药飞五石之精,服之令人长生度世,与群仙共居。五石者是五星之精;丹砂,太阳荧感之精;磁石,太阴辰星之精;曾青,少阳岁星之精;雄黄,后土镇星之精;矾石,少阴太白之精。右以此五星之精,其药能令人长生不死。

唐代道教外单大胜。外丹理论十分繁荣。有一种“自然还丹”之说,认为上界仙人食用的是“自然还丹”,又叫“天生还丹”。《丹论诀旨心鉴》载:“有上仙自然之还丹,生太阳背阴向阳之山。丹砂皆生南方,不生北方之地。自然还丹是流汞抱金而孕也。有丹砂处皆有铅及银。四千三百二十年丹成。”自然还丹是“天府”照耀而形成的。“天府者,日信也”它照耀天地,经历四个一千零八十年,将阳气潜运结化之精化为精气丹砂,复化为“太阳朱雀石”,再化为“天然还丹”,最后一阶段终于化为“天铅自然还丹”。天上仙人服食它们而得不死长生。下界修道之人临炉炼丹。因燧人改火,后圣用之,用于天火造化。”“后圣用火喻象,月计三百六十时,年计气候四千三百二十时,合四千三百二十年,喻合天府,自然还丹。”(《通幽诀》)

所以,炼丹家便将其所用炉鼎器具想象一个缩小的宇宙,要求“大丹炉鼎亦须合天地人三才,五神而造之”。鼎有三足以应三才,上下二合以像二仪,足高四寸以应四时,炉深八寸以配八节,下开入门以通八风,炭分二十四斤以生二十四气。阴阳颠倒,水火交争,上水应天之清气,下火取地之浊气”(《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这个小宇宙与真实的天地“造化通途”,便可以炼出仙丹。凡人服食这仙丹,自然也同服食自然还丹的上界仙人一样,可以不死永生了。

唐代的道教服食思想是早期神仙思想的发展,它为崇信“夺天造化之功,盗四时生成之务”的道教外丹术建立了一个比较精致、完善的形而上的义理基础。它的很多学说对以后时代道教炼丹术的发展都具有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参考文献:

[1] 王卡.《道教文化100问》[M].东方出版,2006,6.

[2] 禾三千.《道教天尊地仙吉神图说》[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12.

[3] 王卡.《中国道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7.

[4] 史孝进.《道教风俗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

[5]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6]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M].团结出版社,2005.3.

上一篇:初探苗族服饰的构成要素及文化意义 下一篇:浅谈民族图腾古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