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漏洞的深入剖析

时间:2022-09-03 11:04:07

特种设备管理漏洞的深入剖析

【摘 要】本文基于特种设备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提高了特种设备在日常使用中应该被忽视的细节。

【关键词】特种设备;管理漏洞;深入剖析

1 特种设备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特种设备的数量及其安全状况与企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其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其安全状况也反映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

我们车间存在的主要特种设备是电动单梁起重机,近几年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手段,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连续多年零事故的目标。但是,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与其他单位相比,还面临着安全管理水平偏低、手段落后、科学技术装备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主要原因是特种设备操作使用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存在违章操作事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投入严重不足,没有专人对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

2 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消除特种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特种设备法规制度明确规定:从特种设备的生产组织、管理维修和使用保养等方面应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维护、检查监测和预防性试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的途径主要有4个方面。

1)加强设计、制造与安装环节资质单位控制,实现特种设备本质安全。

为使特种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安装、改造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的安全化。

2)加强特种设备监测与运行管理,及早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运行种设备的监测,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是及早发现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

(1)加强巡视检查和维修保养。对主机设备和重要附件要做到定时检验维护,注意有无异常声响、闪烁放电、泄漏、破损等。特别要重点检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开关的接触及线路联锁的可靠程度,电气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系统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和完好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如发现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情况,则立即停机。

(2)做好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对主机设备的运行参数作完整的记录,将设备状况、有无故障、检修内容全部记录在运行日记中,做好交接工作。

(3)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大部分职工对特种设备的检查、监测还基本停留在利用目测、耳听上,因而影响了设备故障检测的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检测手段,利用各种仪器,通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早发现特种设备技术参数的变化,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范围和时限,为制定抢修方案,防范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3)发挥职能部门和技术机构作用,加强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提高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1)加强特种设备监察管理。鉴于特种设备安全的特殊性,国家政府部门应对其加大监察管理力度。

(2)依法进行监督检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监督检验规程要求,特种设备必须由国家授权的监督检验机构进行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检验机构应以第三方的身份,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检验,并出具真实的检验报告,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确保其安全远行。

(3)加强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对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包括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发现及处理不安全因素的能力提高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才会有保证。

4)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1)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交接班等制度。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等。同时,制定应急措施,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果断、准确、迅速地将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际,制定相关档案管理规定,明确管理职责,督导使用单位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使技术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注意将每台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及时记录反馈设备运行情况。档案管理部门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设备验收记录、检修记录、改造记录、每年的检验鉴定记录等,以不断充实特种设备档案内容,实现档案资料与运转设备的真实对应,真正使特种设备档案为设备使用、检修提供准确依据。

(3)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特种设备多为频繁动作的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器元件的性能状况及各部件间的配合如何,直接影响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障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状态;第二,维修保养单位要具有相应的资质;第三,使用单位与维修保养单位要签订合同,明确维修保养质量和安全责任,要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况。第四,使用单位应建立技术档案,要有日常运行记录及维修保养记录,以备查证。

3 结束语

要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操作人员必须各尽职责,三管齐下,方可做到事半功倍。

上一篇:从备课讲课入手 实现数学高效教学 下一篇:探讨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