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范文

时间:2023-02-26 19:26:39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common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and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strengthening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equip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3.3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质监系统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不仅面临检验检测市场放开来自外部检验机构的竞争,而更主要的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越来越多,监督检验设备的种类在不断增加,社会、政府对安全责任的追究力度日益加强,使得检验机构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新的管理方法来处理特种设备检验业务。

1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目的

特种设备是一种特殊商品,没有经过法定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检

验,即使使用单位认可其所购买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并付费,他也只拥有产权,却不能完全拥有其使用权。对于一个普通商品,如果购买方认可出售方的产品质量,并且按合同付款,就取得该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工厂购买一台起重设备,即使工厂和制造的设备商都对该设备的质量认可,但是如果该设备没有经过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工厂还是不能够获得该设备的使用权。

特种设备还是一种公共商品,如果它出了事故,不仅损害使用方的利益,还会威胁到当时在现场的特种设备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乘客电梯一旦发生事故,首先威胁到的是里面普通乘客的安全与利益,其次才是电梯所有人的利益。也就是一台特种设备,在发生事故时,它首先威胁的是现场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其次才是产权或者使用方的财产安全。

因此对特种设备的有效检验能够大大的降低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这就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存在的首要理由,保护社会生命和财产安全。特种设备的安全性是特种设备正常使用的首要前提,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出发点,也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归宿点。任何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方式的改革或者改变,都不得以牺牲特种设备安全性为代价,这个是所有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模式变革的底线,也是衡量监督检验是否有效的最高标准。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备的安全性能偏低。

2.2企业的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2.3社会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

2.4安全管理基础措施和手段尚落后。

2.5科学技术检测软、硬件装备不足。

2.6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3.1在设计、制造、安装环节上进行控制

特种设备在设计上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 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 方可从事设计活动。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 应当依照《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生产, 出厂时, 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对于特种设备的安装, 从事安装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必须取得安装资格证书, 方可从事安装业务, 安装单位必须对其安装的特种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负责。

所以,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在购置特种设备前,应认真做好调研和技术论证工作, 对特种设备的设计质量和设备选型严格把关。其次要做好安装验收工作, 如特种设备的精度、安装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

计要求, 竣工资料是否齐全, 特种设备的试运转记录、试生产记录等是否达到设计精度、能力。在购置和安装过程中把好关, 对以后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否则, 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3.2在特种设备的使用和运行中进行监控

要加强对运行种设备的监测, 随时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 提前预防设备故障。

3.2.1运行中的特种设备要定期进行巡检、监测。检查周期要比其他设备短, 检查项目和力度都要大, 特别是对安全附件, 如锅炉安全阀、液位( 水位) , 起重机械的吊钩、大小车行走开关, 更要密切注视运行状态。设备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 遇到紧急情况, 随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如发现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情况, 则立即停机。设备部门对重要的安全设施, 应储存型号规格相同、质量可靠的一定数量的备件, 以备紧急状态下更换。

3.2.2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修保养情况要随时记录。使用人员应将班中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在运行日记中, 做到班班交接。在生产中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做完整的记录, 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技术改造、检验鉴定情况也要随时记录, 定期组织单位主管、技术人员对各项记录进行分析, 总结规律。做到特种设备设备管理工作有规程、实施有记录、问题有整改、处理有结果, 形成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3.2.3 积极组织开展状态监测, 使设备现场管理和事故预防手段趋于科学化和现代化。当前我们很多企业对特种设备的检查、监测还基本停留在利用人的目测、耳听上, 因而影响了设备故障检测的效果。

对关键岗位的特种设备, 如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 可用超声波测厚仪对炉体受燃烧部位进行材料厚度测量; 对载重量大的连续生产的特种设备, 则可通过对其金属材料的无损探伤检查, 判别重要部位机械零件和材料的疲劳与损伤程度是否超过标准。通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的应用, 可及早发现特种设备技术参数的变化, 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范围和时限, 为制定抢修方案, 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依

据。

3.2.4 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设备的不安全。对人为因素, 应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高技术、高科技的设备, 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按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 分层次、有步骤、多渠道地开展特种设备管理和使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业务的业务素质, 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强操作人员防范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的培训, 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果断、准确、迅速的将影响范围缩小到最低程度。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同行业中管理和使用比较好的单位, 互相参观、交流, 探讨好的方法和经验,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2.5实行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制度。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检验是特种设备从安装、投入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它伴随着设备从诞生到报废的全过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 在安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 不得继续使用。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应按照检验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立即进行整治, 整治后再度检验, 直到合格后才可继续使用。实践证明, 实施安全检验可以发现许多设备隐患, 避免事故的发生。

3.3建立适当的检查考核机制

为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应对现场作业、管理水平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针对查出的问题,该罚的罚、该奖的奖, 逐步增强管理和使用人员管好、用好、修好的自觉性, 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3.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机制

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设备价值、危险程度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对设备实行浮动费率强制保险,以解决特种设备事故民事赔偿和强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对设备连续安全运行无事故的,可降低保险费率或对使用者进行适度奖励,增强其履行安全责任的内在动力。

4结语

特种设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特种设备 监管 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提高的机械化程度,特种设备也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特种设备的利用越来越多,特种设备的利用过程中,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特种设备的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同时,近年来,由于特种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高效地利用特种设备,对企业的发展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很大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特种设备的监管。

一、特种设备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特种设备的采购把关不够严格

当前特种设备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由于特种设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生产特种设备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多,各个厂家的生产实力以及技术实力都不相同,因此产品的质量也不尽相同,特种设备的问题大多出现在出厂之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对特种设备的采购把关不严格,没有完善的采购制度,很容易导致一些性能不稳定、质量不完善的设备流入企业,对企业的经济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影响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 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

由于很多特种设备本身就存在不可预见的危险,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如果在采购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能有效的监管,会导致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出现。比如操作者对特种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不够了解,加上有的操作者明知规范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按照具体的规范进行操作,违反操作顺序,导致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

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是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的主要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种设备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特种设备监管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队伍比较薄弱。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特种设备监管部门也在不断改革,基层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加重,加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繁重的任务与当前很多企业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配备数量、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综合水平不相符,因此给现有的特种设备监管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当前很多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因此导致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工作不力,对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

二、 特种设备监管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特种设备管理的第一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产活动需要用到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变得越来越多,特种设备的质量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有效利用,需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特种设备的采购应该被当做一种集体行为来处理,由企业的相关部门制定采购方案,并且将具体的采购方案印发到其他部门,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确定之后,由相应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之后,选定合适的厂家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地考核,对特种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控制,比如对设备的价格、质量等多项服务指标都应该要进行详细的考量,最终确定采购目标,完成相应的采购任务。与此同时,可以选择与一些厂家进行长期合作,提高特种设备采购的效率。

(二) 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特种设备的质量与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很容易导致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特种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选送更多有潜力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并且增加他们外出的机会,参加更多学术会议等,尤其是对一些先进的特种设备,应该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综合水平的提升,比如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要求操作和管理人员应该要具备计算机技术、专业外语、行业专业知识等,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加强人员的培养,还要从外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特种设备的利用率。

(三)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使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比如对于设备的操作,应该要加强操作档案的记录,使得设备在各个使用阶段都有相应的责任人,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则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处理。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加强操作人员对各种操作规范的了解和掌握。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不正确的操作行为,都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操作人员可以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特种设备操作管理档案的建立

特种设备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对设备的各种实际使用情况、维修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要建立详细的档案,有助于对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加强特种设备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的记录情况进行核实,确保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能被记录。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加强特种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生产水平,在设备的采购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设备的监管,对于各种操作问题进行纠正,确保特种设备运用过程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风丽,肖北雁,王文彬.特种设备监管机构服务关系与履行职能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2(08).

[2] 苗宏亮.特种设备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7.

特种设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石化特种设备 安全性 检验 重要性

特种设备作为石油、石化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讲,所谓的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在整个石油生产中,随着石化特种设备的广泛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石油、石化企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石化特种设备自身存在较大的危险性,提前做好检测工作,则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也是检验人员继续完善的问题。在此,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石化特种设备检验的重要性

结合当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可以得知,石化特种设备在其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石化特种设备的种类、用途也日益多样话,既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甚至还有埋在地下或穿越河道、桥梁、道路等地方的设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石油石化企业开发、生产、加工、炼制、罐装、运输的特殊性,导致特种设备经验的周期性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检验时间短、检验任务重等现象。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人员为了确保检验结果,需要登高、钻罐,系用安全带、佩戴防毒口罩、安全帽,登高携带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工作,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高度警惕,既要保证自己人身的安全,还要保证检验设备的安全 既要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又要保证不留事故隐患。由此可见,在整个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石化特种设备检验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将直接关系着石化企业的发展。

二.完善石化特种设备检验的途径

(一)加大石化特种设备检验的宣传力度

在强化石化特种设备检验的过程中,其基本前提在于石化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到石化特种设备检验的重要性,并在其日常工作中对设备检验工作给予全面支持。这就要求石化企业的负责人能够利用自身条件,加大石化特种设备宣传力度,在阐明安全技术检测是预防、检测、监控伤亡事故需要的同时,还是石化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所在。将石化特种设备工作得重点转移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运行轨道上,为石化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检验单位和受检单位的密切配合

石化特种设备在检验的过程中,检验单位与受检单位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若双方配合出现问题,将会直接降低石化特种设备的检验结果。从受检单位来讲,在配合检验单位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石化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在使用设备开展生产活动时,应结合着自身单位的实际发展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由专业负责人对设备的安全、节能进行负责。第二,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设备使用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证措施,避免检测现场出现安全隐患事故,尤其在用电安全上。第三,石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清理设备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对检测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第四,安排有责任心、熟悉生产流程、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协助现场检验工作,确保石化特种设备能够得到按时、定期的检验。

(三)降低使用风险,增加检验的有效性

在石化企业的日常生产中,特种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的安全涉及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测检验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在《中石油六大禁令》中,第一条就是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基于石化特种设备自身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而特种设备风险的控制一般是指检测人员在了解特种设备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对石化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评估,确定设备的风险程度,参照风险可接受准则,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努力避免或减少特种设备风险最终酿成事故危害。由于特种设备风险的程度不同,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讲,一般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首先,检测人员作为整个特种设备检测活动的实施者,其安全意识及检测技术如何,将直接决定着石化特种设备的检测质量。强化检测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能够有效的检测人员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强化检测人员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的过程中,石化企业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危险事故预防培训,增加检测人员危险预测能力,提前做好危害事故预防;另一方面,石化企业还应强化检测人员管理,最大限度将认为的不安全行为降到最低。其次,随着石化特种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其检测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设备的运行需要。创新石化特种设备检测技术,将人为影响因素降到最低,在提高危险事故预防系数的同时,还能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降低石化特种设备使用风险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要求,将检测工作彻底落实到石化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等各个环节中。而针对那些非法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石化特种设备的企业,检测人员可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上报到相关部门,避免安全隐患的遗留。

石化特种设备检验结束后,其有效性分析是指检测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设备的各个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确保其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结合我国现有的石化特种设备能够看出,其常规检验模式主要是以《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程》中的一些通用检验方法为主,这些条款在很大程度上总结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该问题的出现提出了明确的预防措施及完善方式,换而言之,这些条款是在多年的实践总结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得,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检测人员在整个设备检测中,不仅要保证承压设备本体的强度,还要考虑介质、温度与设备的相互关系、设备外部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设备与工艺的分离。

总 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石油、石化企业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石油、石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核心在于提高石化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提高自己检测技能的同时,为石化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J].品牌与标准化,2011,(20).

[2]房文勇,周素桃.天峨十年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零事故[J].安全生产与监督,2011,(03).

[3]杨荻秋,陈树贵.浅谈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2011,(Z1).

[4]李正华,俞丽虹.25万个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是如何被“管”住的?[J].上海质量,2006,(06).

特种设备范文第4篇

按相关特种设备操作规范规定,维护合同项目内的特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乙方愿意承包甲方所属项目特种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经双方协商特签订本维修保养承包合同。

一、合同范围:

合肥二电厂(2*350MW)脱硝系统特种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及保养。

二、维修保养范围:

脱硝特种设备设施的测试、维修、保养、年检。包括以下系统: 1) 压力容器(液氨罐、蒸发器、缓冲罐、空气压缩罐); 2) 压力管道(氨管、空气管); 3)安全阀。

三、合同金额与付款方式:

特种设备设施年维修保养费为人民币 元/年(大写: 元)。合同签订生效后,乙方提供正式服务类发票后一周内甲方一次性给付合同总价款30%的预付款,即人民币 元 (大写 ); 合同到期后,乙方提供正式服务类发票后一周内甲方一次性给付合同总价款70%的尾款,即人民币 元(大写 )。

四、维护保养期限:

合同期限:自201 年 月 日至201 年 月 日止。

五、甲方责任:

1)甲方及时向乙方反馈厂区内特种设备设施的使用及故障情况,使乙方在维修保养时能快速及时;

2)甲方负责厂区内的协调工作与配合,并及时按合同支付费用;

3)甲方为乙方提供维修保养时所必需的水、电、登高扶梯及其它可提供的工具等,并在乙方工作时提供方便;

4)甲方为乙方提供维修保养时所需的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等。

六、乙方责任:

1)乙方全权负责甲方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2)乙方按规范要求和维护保养方案对特种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保养;负责

对系统及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及执行整改;

3)维护要求

a)当甲方的特种设备发生故障时,乙方必须在接到甲方通知后的一天内(24小时内)到现场检修;

b)乙方在维修过程中需增加或更换设备时,应向甲方提供工程业务联系单,经甲方同意后再采购与使用,所维修产生的费用除人工费由乙方承担外,更换设备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c)乙方在每次维修后填写维修记录单,由甲方检查后签字确认。 5)保养要求

a)乙方根据特种设备产品的保养周期和甲方的要求进行保养。 b)乙方在每次保养后填写维修记录单,由甲方检查后签字确认。 c)乙方参加甲方定期或节日前安排的安全检查活动。 d)乙方应按照不低于1次/月的频率对所属设备进行巡检。

6)其它事项

a)乙方需参与甲方的事故调查;

b)乙方每年底应该对甲方的特种设备的维护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备品备

件的采购计划);

c)乙方需根据有关特种设备的相关规定对甲方相关项目进行检测,检测费

用由乙方负责。

七、争议解决:

本合同若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不同意见,双方应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可将争

议提争议发生地法院诉讼。

八、经济责任: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后,如发生毁约,由毁约方按本合同金额的2%/天赔偿对方经济损失。

九、 其它:

本合同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 乙方:

法人或法人委托人: 法人或法人委托人:

电话: 电话:

日期: 日期:

特种设备范文第5篇

“三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5年,质检总局在全系统内部署开展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和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三大战役”。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5年上半年,特种设备事故总体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含相关事故)96起,死亡94人,受伤106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下降3.03%,死亡人数增加1人、上升1.08%,较大事故22起,同比减少2起,下降8.33%,一般事故74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1.33%,没有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

在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中,各地共排查15年以上老旧电梯8.2万台,督促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自查电梯236.9万台,发现存在隐患的电梯11.1万台。其中,隐患已整改的7.9万台,停用5 697台。另外,全国已有6个省(自治区)开通了电梯应急专用呼叫号码,平均救援时间可以控制在4.8 min以内,多个城市建成并运行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

通过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成立了质检总局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中心,用以提供技术支撑。各地质监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工作方案,大力推进油气输送管道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将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普查工作列为重点节能措施,纳入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

陈钢指出,近几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呈下降趋势,当前基本处于平台阶段,在大安全生产领域也处于较好水平。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潜在风险,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改革

湖北荆州“7・26”自动扶梯事故发生以来,引起了媒体、公众较大关注。陈钢表示,此次事故的事故等级虽然不高,但是却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演变成了一起公共安全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社会的危机感。

近年来,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特种设备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自2005年至今,全国电梯数量从60万台增长到360万台,压力容器从150多万台增长到320多万台,并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陈钢指出,在未来的5~10年间,电梯、压力容器等设备的老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安全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需要用创新思维,进一步推进监管工作改革。

电梯安全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责任链条长,利益关系复杂。在电梯监管方面,各地以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为起点,建立了符合各地需求的方案,以解决“三无”和“老旧”电梯的维保问题。北京通过建立电梯维修基金“蓄水池”,有效缓解了维修基金提取过程长、速度慢的问题;重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较好地完成了部分老旧电梯的改造;广东推行责任保险,建立了赔偿救济机制。

另外,针对电梯安全责任链条长的情况,广东省推行了制造、安装、维保一体化机制。电梯安全监管涉及开发商、业主、制造单位、物业、维保等多责任主体,广东在使用环节上,推进首负责任制,以此来解决制造与使用割裂的问题。针对部分使用单位认为一体化机制会提高维保成本问题,陈钢表示,可以通过修改安全技术规范,建立按需维保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电梯应该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陈钢认为,对于质量较好、维保状态较好的电梯可以延长维保时间,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我国人口密度大,电梯使用频率高、负荷大,很多电梯存在24 h运转的情况。因此,要根据我国国情,对比国外标准,从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保、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凝练出电梯安全技术基本要求,加快制订我国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目前,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已在11个城市开通,电梯物联网应用也已经在5个城市开展试点。质检总局将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电梯事故、故障的原因分析,并将其与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结合起来,加强对电梯运行状况的监控,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制定顶层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日益凸显,“三个不适应”问题仍然存在,即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和监管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不适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检验力量与设备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不适应、特种设备监管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节能工作的需要不适应,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快推进改革加以解决。因此,质检总局制定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以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有效有序推进改革。

顶层设计方案分别提出了2017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到2017年,主要是要完成当前较为迫切且具备条件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行政许可和检验改革、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等;到2020年,主要是提出了建立以多元共治为特征、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分别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改革创新监管模式、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深化检验工作改革、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方面,厘清了企业、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检验机构、社会力量的职责边界,提出了行政许可和检验工作等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

顶层设计方案将风险管理和分类监管的理念贯穿始终,根据特种设备的公共性,实施基于风险的分类监管。对于公共性较强的特种设备,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对于其他特种设备,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由政府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则和设备安全技术基本要求,技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是以市场准入为主导,政府对企业、产品和技术机构进行监督。

行政许可改革主要是根据特种设备的风险和公共性等因素,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生产环节和使用环节分类推进。对于生产环节,按照企业对产品质量负主责、政府作为多元共治一方,实施科学监管的原则,改变由政府主导的单一许可准入方式,逐步转为由政府保留必要的行政许可、检验机构实施监督检验的产品市场准入以及行业自律三种准入方式。对使用环节,明确使用登记为使用许可,分类改革现有的使用登记制度,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

检验工作改革是按照检验性质、领域分类推进的,在顶层设计方案中改革了现有制造、安装的监督检验制度,调整了监督检验的范畴和收费政策。对定期检验的项目、周期等,依据风险程度进行重新划定。实施核准加授权的检验机构准入方式,即在经核准的检验机构中,由中央或属地监管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检验机构能力、业绩、诚信等多方面因素,授权部分检验机构在本地开展检验业务,实施动态调整。

但是,鉴于特种设备涉及公共安全,在当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未完全建立、社会法制意识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尚无法完全依靠企业自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检验还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应该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及积极发挥市场在配置特种设备检验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有限、有序地放开检验市场。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技术检查机构是安全监察机构的技术支撑。因此,在优化监管体制方面,质检总局提出要探索建立安全监察、技术检查与行政执法相结合的安全监管制度,而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设立技术检查机构。在顶层设计方案中,将技术检查机构的职能定位为,主要从事使用许可(使用登记)相关的技术检查,包括设备登记前的技术检查和使用中的技术检查。此外,还从事鉴定评审、检验质量抽查、安全技术研究、事故调查分析等。技术检查机构的设立,可保持安全监察工作的完整性,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有效有序推进改革

陈钢强调,要充分认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监管职能不断扩大,设备数量快速增长,技术难度不断加大,质量安全风险日益增加,改革是特种设备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质检总局制定完成的纲领性文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可指导各地有效有序推进改革。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还有两个核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陈钢指出,一个是明确各方的责任边界,一个是科学配置监管资源。顶层设计的实施就是要明晰各相关方责任边界,建立权责一致的多元共治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在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重点就要放在风险高、公共性强的特种设备上,并以此为依据,科学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大的监管效能。

特种设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档案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and meaning; The use of special equipment registration;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archiv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特种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中,特种设备的管理也被国家相关部门重视,而企业使用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使用,保障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并进行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企业购置特种设备必须使用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制造并经监督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并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企业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到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未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特种设备。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使用的单位或者个人,将采取措施制止继续使用。

企业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安全管理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以保证其掌握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对特种设备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运行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索具、吊具,压力、高度、承载能力等安全因素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索具、吊具、压力、高度、承载能力的安全使用,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且定期演练,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企业使用单位建立起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计文件、主要受力结构图,机械传动图,电气液压系统原理图;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出厂检验报告,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故障、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的年检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年检单位由省级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对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现场的验收,各类传动的机械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电气警报装置的齐全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对其日常的检查资料和维护保养进行资料的审查,经各方面检验后,取得该特种设备的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

特种设备范文第7篇

充气式游乐设施标准比较研究

我国石化成套装置的回顾与展望

电梯门区故障案例软件研发及其风险研究

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安全要求

塔机安全监控与评估系统开发及应用

亚临界机组锅炉锅筒缺陷统计及检验建议

基于ANSYS的桥机金属结构校核

安全阀校验数字化测试技术与管理系统

限速器脱绳平台和校验电机固定装置的设计

安装阶段降低回转式空预器漏风系数的措施

炉内配风方式对锅炉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环境温度对车用压缩天然气瓶火烧试验的影响

基于垃圾焚烧锅炉入料口的风幕技术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油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压力管道失效分析的概率风险评估数学模型

浙江省电梯安全状况分析

基于统计的储气井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

铝合金三通电容压力容器的有限元分析

工业锅炉采用膜式水冷壁的看法

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计算比较分析

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

上吸式生物质空气气化试验研究

呼吸器用纤维缠绕复合气瓶的定期检验

预留蒸汽管道凝结水的分析与防治

电站锅炉安装使用阶段致裂因素和致裂机制

在用含凹坑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

不锈钢焊接接头抗晶间腐蚀的试验研究

石墨压力容器的制造及监督检验

立式锅炉下脚圈的强度分析与计算厚度

非线性约束的四连杆变幅机构尺寸优化

石化炼油工程大型装置气压试验方法

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执业化管理分析

核查起重机械型式试验证明的新思考

在役大型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评估技术体系

电梯门系统主要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大型电站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的探讨

特种设备全国唯一性识别代码研究

电厂锅炉运行中炉内结渣及预防措施

对预制场内拼装龙门吊的检验评估

工业锅炉角焊元件的低周疲劳实验研究分析

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蠕变损伤法预测电厂高温管道寿命的优越性

免烘干焊条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中的应用

强化无烟煤在链条炉排上燃烧的特别措施

铝合金厚壁管材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

迄今业界功能最强的电磁检测仪问世

断裂力学在压力容器断裂分析中的应用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水压试验

特种设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 依法自律 安全管理

1前言

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检验、登记、使用管理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均需按照国家特种设备相关行业标准执行。对油田采油厂而言,重点在特种设备的使用环节,因此,油田采油厂必须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实际现状出发,依法自律,从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做好衔接工作,从标准规范执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增强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持续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2 目前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企业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特种设备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先上车、后买票”的习惯性做法

近两年,政府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加强了属地监管,在办理告知手续时,先要看现场,看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对未办理手续先行施工的进行严厉处罚。已经有包含油田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受到处罚。“先上车、后买票”已成政府监管部门打击重点。作为使用单位,对于涉及特种设备施工的如果不从源头抓起,那么设备安装后施工单位无法提供完备安装资料的,依法不应将该设备投入使用,一旦使用即为违法。而像采油生产现场的分离器、加热炉、多功能罐等类别的特种设备不能投产将严重影响油气生产。

2.2 业务主管部门安全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

目前各特种设备主管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部门为主,主管部门只负责设备管理的想法,将设备管理与安全管理分割开来,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要求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程序上也容易造成相互推卸责任,形成管理方面的盲区。

2.3 特种设备管理的其它依法自律情况

在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不懂也不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设备投入使用前后不按规定注册登记、设备未经检验投入使用,以及操作人员未取得相应的特殊作业操作证或不按时复审培训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更有甚者基层单位的特种设备处于无监督之下,只抓人的违章而忽视设备的本质安全,对生产场所的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日常巡回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建立预防及减少事故的有效措施。

3 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主要对策

3.1把控特种设备使用源头环节

针对“先上车、后买票”的习惯性做法将关口前移,树立对自身负责的管理意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进行项目工程的安全设备实施过程中,务必经过相应的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对于特种设备的选择,使用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要依照不同的生产厂家进行性价比方面的实验论证和比较,然后在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最终确定。最后关于特种设备的维修以及技术更新工作,应由生产厂家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才能够投入使用。

3.2 加强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组织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同时相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逐步建立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HSE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

3.3 完善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使用单位要以《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基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满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具体包括各职能部门安全责任制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制,以及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应急救援、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特种设备报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等,把特种设备的管理纳入基础工作的考核奖惩中去。同时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照履职、理清程序,总之要切实改变“管设备不管设备安全”的思想意识。

3.4 完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完善应从设备台账档案、从业人员档案、安全技术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和信息沟通档案方面入手。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际,明确特种设备档案收集归档的基本内容,加强对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其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要进行长期保存,严格管理。

3.5 做好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

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的自行检查工作,安全监督部门也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使用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结语

特种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也是安全风险源头之一。特种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选型、购进、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关键环节,是合法使用特种设备的主要责任部门,应履行使用单位守法责任,在安排涉及特种设备施工作业时,应坚持原则,依法设计施工方案,加强多特种设备的购进、安(移)装管理,不安排不合法的特种设备施工及使用。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更要全员参加特种设备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保持长期处理完好、完整的运行状态,今后要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持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体系,遵守特种设备使用中的依法自律。

参考文献:

特种设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监督;监管

1 探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新思路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行政执法、技术支撑等多个方面,往往需要几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从机制上真正形成合力,使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1 力量薄弱,监管难到位。宁夏地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下辖23个市、县(区)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截至2012年底,宁夏在用特种设备4.4万余台套,设备数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另外,还有40余万只气瓶,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近6万人。其中,银川市辖区设备数量占了全区总数量的40%以上。设备数量和作业人员数量使我区特种设备监管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而从事特种设备监察的人员只有140余人,并且,多数为兼职人员,检查力量与设备增长量不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宁夏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宁夏打造成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政府的示范区。宁夏经济步伐的日益加快,重大危险源的不断增加,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技术含量高,监管难度大。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技术参数、技术条件不同,监管的技术、要求也不同,由于特种设备种类、型号规格的不同,对监管对象技术特性各有侧重,设备技术含量越高,需要调动的力量、手段就越多,监管的难度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加大。

1.3 各自为阵,监管难彻底。由于职能分工不同,政府各组成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步调不一致,“一岗双责”得不到真正落实,未能做到齐抓共管,监管无法深入彻底。

以上因素的困扰,迫切需要将分散的力量整合,建立以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盘棋的思路。十分有必要建立以安全监察为手段、技术力量为支撑、联合执法为基础的工作新机制,用以克服监管人员少、力量弱、信息不畅等困难,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监管一体化的新格局。

2 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

2.1 规范制度。制定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机制正常运行的多项配套设施,建议政府实施“一岗双责”,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职责,理顺职能,以制度巩固新机制,形成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的工作气氛,全方位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特种设备监管格局,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2 联合执法。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实行联合检查,做到统一部署,集中行动,分工协作。对举报、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突发事件,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联动,形成合力,凸显整体作战优势,提高监管效率。

2.3 信息共享。联合各相关单位,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使信息传递共享成为联动的纽带。下级向上级定期汇报工作成为一种制度,各市质监局坚持定期向自治区质监局汇报工作情况,传递特种设备监察信息。

2.4 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解决监管人手不足的矛盾。尤其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黑匣子”监控重点场所、重要时段、重点场所的特种设备使用、维保等情况,能够解决监管人员不足、技术力量欠缺等问题。

2.5 协调互助。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死角、盲点等重大问题,由宁夏质监局主动牵头抓协调,督查查找各市县监管存在的盲点和因技术知识不足带来的监管缺失。

3 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

3.1 监管触角要延伸。通过全区特种设备一盘棋的战略构想,整合监管力量,是效率成倍增加。

3.2 加大执法力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机制保障有效,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手段更全面、更有力、更有针对性。

3.3 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消除。通过整合力量,多部门联合执法,对特种设备本质安全和设备安装维修加强监察、检验,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牢牢把住特种设备安全关。

3.4 培养和锻炼队伍。以联动为平台,熟悉和掌握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业务,在综合监管中提升能力,全面实施公众安全教育工程,大力开展“演一场戏、赠一本书、讲一堂课、设一个站、办一个班”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

3.5 安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一中心工作,努力作到“八点”:(1)谋划工作要深;(2)研究工作要准;(3)推动工作要实;(4)检查工作要细;(5)发现问题要严;(6)发生问题要很;(7)工作反应要快;(8)带好队伍要硬。

3.6 在特种设备审批改革中采取三项主要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生产

一是抓落实、重协调,积极据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行政审批职责体系。

二是抓创新、严执法、努力实现四个转变:(1)在工作格局上由“重审批、轻监管、少处罚”向“先审批、严监管、重处罚”转变;(2)在工作体制上由“被动应付”向“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转变;(3)在工作重心由“理后处罚”向“事前监管”转变;(4)在工作协调上由“单打独斗”向“整体联动,纵横合力”转变。

三是抓服务提效率,努力打造部门形象。紧紧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规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好“单位形象、对外窗口、部门纽带”的服务作用,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热忱真诚地为企业服务,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生产服务环境。

3.7 扎实开展安全督查检查,安全大检查要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工作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安全大检查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重点核实、比例抽查、逐级上报的原则,由企业填写调查表,安监部门、质监部门负责按2%-10%比例进行抽查复查,逐步建立数据库,逐步逐年更新。以此建立特种设备企业监管监察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8 发挥好聘用的安全生产专家对安全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解决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安全生产专家进行动态化管理,专家使用要采取电脑随机选取,杜绝人情专家和专家相对固定的现象。

4 结束语

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是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鸿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M].工业出版社,2009.

[2]刘铁民.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特种设备范文第10篇

一、总体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发挥各级政府、安监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作用,构建体制健全、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的特种设备长效动态安全监管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努力,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建设市、县(市、区)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网络,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和事故隐患整治率等符合安全规定要求,努力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社会监督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持基本稳定,力争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伤亡事故率控制在0.8起/万台以下,其中锅炉压力容器伤亡事故率控制在0.4起/万台以下。

三、工作内容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格局,加强动态安全监管网络的建设,重点建立动态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和动态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的动态、长效监督管理。

(一)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目前我市特种设备数量超过4.5万台(套),各类气瓶超过125多万只,压力管道近600公里,分布在全市各乡镇(街道),且75%的使用单位属于中小企业。要管好这些设备,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从政府领导、部门监督、基层协管、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和法定检验6个层面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1.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本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支持、督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能,落实和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所需的经费;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采取有力手段督促和帮助消除事故隐患。同时,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研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形势。

2.各有关部门应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各自的安全责任。各级质监部门要认真抓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状况,强化消除事故隐患的各种措施。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定期分析和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督促企业消除事故隐患。县(市、区)质监部门应至少配备二名及以上专职安全监察人员,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车,加强安全监察力量和稽查力量,保证日常巡查和突发性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安监、经贸、教育、卫生、旅游、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列为本行业、本部门安全管理重点工作之一,做好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和使用动态,督促使用单位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义务;配合质监部门共同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治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工作。

3.乡镇(街道)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履行特种设备属地管理的职责。乡镇(街道)、村(社区)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的基础力量,应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做好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工作,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使用动态,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使用现象,协助监督本地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共同开展浴室、豆腐作坊等领域使用“土锅炉”的整治工作。

4.各相关企业应切实承担起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主体责任。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主体,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依法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予全面落实;严格履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报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等安全义务;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5.要积极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共同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有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本行业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自律管理,配合协助质监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新闻媒体、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群众性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要鼓励和强化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处理和举报奖励制度。

6.严格实行特种设备强制检验制度。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验,使用中的特种设备必须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二)建立动态信息管理体系。负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技术机构应建立完善特种设备数据库,及时掌握全市特种设备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环节的信息,动态反映特种设备数量和安全状况,实施动态管理。

1.加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数据库建设。要及时维护好特种设备数据库,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使用信息、检验检测信息、事故信息等动态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做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及时更新、和预警,形成信息畅通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快速联动新机制。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快建立特种设备人员数据库,汇集全市监察人员、检验人员、乡镇管理员、企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等的信息,实现监察人员、管理人员、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动态管理。要建立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库,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有效措施。

2.加快特种设备信息网络建设。要积极利用市级各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子网站,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我市特种设备动态信息,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办事依据、程序及具体要求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安全意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作为社会化宣传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弘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道德文化理念、“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的法制文化理念,营造知识文化理念和“科技兴安”的科学文化理念,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先进文化理念的培养,形成人人注重安全、关注安全的氛围,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维护特种设备的安全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各级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加强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安全重大举措、先进典型和经验的宣传,对严重忽视特种设备安全,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要坚决予以曝光。

(二)明确职责,落实安全责任。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各县(市、区)安监部门对辖区内所有企业不分隶属关系,实行全面安全监察,并承担安全监察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标纳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考核,实行统一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职责,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好安全监察网络队伍的作用,形成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乡镇、村齐抓共管和企业守法自律的安全监察机制。

(三)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以重点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重点监管单位主要是指使用的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单位,如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各类气瓶充装站、热电厂,车站、剧院、大型商场及主要饭店宾馆、大型游乐设施集中的儿童公园、游乐园,学校以及特种设备数量多的企业。重点监管单位应落实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自觉申报检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各级安监部门每年不少于2次对重点单位人员配置、设备状况、使用情况等环节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好详细记录。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防范机制和事故处置预案,减少特种设备事故,控制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上一篇:血浆脂蛋白范文 下一篇:厨房设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