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03 10:18:15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如何突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这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所困惑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

一、认真备课,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语文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它能直接导向所有的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创造出一堂堂既充满活力又学有所用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是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有所不学才能有所学,有所学必须有所不学。那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三、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借助电教多媒体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如学习《苏州园林》,我课前让学生谈谈对苏州园林的看法,没去过的同学难以讲出其美之所在,去过的同学却也讲不出其精妙之处。他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大家熟知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层面上。为了使学生在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基础上,能深切感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运用多媒体来教授此课。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园林建筑的录像和图像资料,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感知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点。然后再读课文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四个讲究,要求学生为图像配置解说词。让学生在图片、录像中流连,体悟苏州园林的布局美、自然美、图画美、层次美、意境美……

四、语言生动,板书美观

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了如下的讲解:“同学们,诗人远离家乡,但他思念亲人,他的情,他的爱都融入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借月怀人,对月抒情,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之情,他托月亮捎去的是对亲人的祝福”。该老师的这段话自然流畅,他巧借流行的歌词为自己讲解苏词的意境服务。教学语言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趣味盎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提炼,所以几乎所有精心设计的板书都能辐射出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上一篇:如何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 下一篇:情境.交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