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上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时间:2022-09-03 10:03:09

浅谈小学数学课上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摘 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方式。

关键词:师生关系;自信心;错误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这就更加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小学生面对枯燥无味、严谨的数学知识,树立自信心更是重中之重。那么,面对一个个稚嫩的小学生,该如何在数学课上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以往,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一言九鼎,这样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动力,学生的自信心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消逝,变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面对时代的需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放下身段,和学生融为一起,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可见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是小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心理历程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允许学生出错,不但要将学生的错误看成正常现象,而且能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重要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只有被理解、被认识后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也只有在这时候“失败才会是成功之母”。如,在课堂上遇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欲言又止,往往这时,我就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是错误的,只要有想法就说,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白,许多正确的知识都是在众多错误中脱颖而出的。常年如此,我班大部分学生,不再怕发错言而难堪,而是在错误的发言中有所收获,自信心在不断建立着。

三、激励性的评价是小学生自信心的催化剂

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能够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膨胀,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很多学生想说不敢说,怕说错没面子,这时,我微笑着对学生说:“孩子们,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成功,我知道你们能行!”话毕,学生纷纷举手,在你一言,我一语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了,学生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总之,课程在不断地改革,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跟课改的步伐,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上一篇:推理:数学学习能力之灵魂 下一篇:让爱成为管理班级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