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部分开辟体育教学专栏的体育学术期刊载文情况看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时间:2022-09-03 09:40:19

以我国部分开辟体育教学专栏的体育学术期刊载文情况看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2011年开辟体育教学专栏的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武汉体院学报》和《体育教学》载文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显示:(1)从体育教学研究领域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主要集中于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则局限于中小学体育。(2)从投稿来源看,三大核心期刊主要来自高校师生。《体育教学》的投稿来源复杂,囊括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省市级教育局等教育部门、各类体育协会、记者和高校师生。(3)从体育教学研究内容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存在研究面广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的特点。《体育教学》主要涉及的方面是最新体育政策和信息、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方案等。(4)从研究层次看,总体研究成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导,基础理论研究较少。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学刊高校体育中小学体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资料,结果显示: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开辟体育教学专栏的有《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和《武汉体院学报》,因此以2011年第1-7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和《武汉体院学报》的体育教学专栏文章为研究对象。《体育教学》作为研究体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也列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逻辑分析法。

二、研究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综述总结发现,三大核心期刊研究领域集中于高校体育,对中小学体育鲜有涉及。《体育教学》研究范围局限于中小学体育。三大体育核心期刊投稿作者绝大部分来自高校师生,《体育教学》投稿主要来自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此可得知:三大核心期刊与《体育教学》似乎“划江而治”,分别控制高校体育、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科研阵地,既不利于体育教学理论的完整构建和深入研究,也妨碍了体育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地理环境优势是一种重要资源,即大学体育和中小学体育的研究各自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同时限制了他们向对方领域研究的延伸。

(一)三大体育核心期刊2011第1-7期体育教学研究侧重点与国家当前体育教育政策和文件联系紧密相关。

《体育教学》着重于时事政策信息介绍和教学实践感悟。二者在体育教学研究方向上都倾向于应用型研究,前者学术性强,后者局限于教学实践感悟阶段。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研究内容多为教学实践感悟,研究成果理论化和系统化有待提高 纵观《体育教学》上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多为教学所感所思,虽与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但教学实践经验不能上升到科学化和理论化的高度,研究成果就难以推广,科研水平就难以进一步提高。

三、当前体育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一)从体育教学研究领域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主要集中于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则局限于中小学体育。

(二)从投稿来源看:三大核心期刊主要来自高校师生。《体育教学》的投稿来源复杂,囊括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省市级教育局等教育部门、各类体育协会、记者和高校师生。

(三)从体育教学研究内容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存在研究面广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的特点。《体育教学》主要涉及的方面是最新体育政策和信息、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方案等.

(四)从研究层次看:总体研究成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导,基础理论研究较少。

四、当前体育教学科研现状的对策

体育教学科研的科学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科研的重视,离不开体育师生在体育科研领域刻钻研和从严治学。并借助以下对策:

(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一是不同院系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科研交流与合作,二是同一学校或相邻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组建科研团队,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研究内容,形成研究特色,造就局部科研优势。

(二)政策支持。一是在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内容体系建构中,将体育科研列为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二是学校应该将体育科研与职称评定绑定,激发体育教师科研的热情。三是中小学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订阅体育核心类期刊和相关书籍。

(三)以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杠杆,对科研内容和质量做出调控。在科研考核评价过程中突出体育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研究人员研究基础理论的热情。建立科学严谨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是遏制学术抄袭等不良之风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攀临虎.体育教学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李静波,攀莲香.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的现状[J].体育学刊.2005.12(1):78-80.

[3]韩会君,解奎龙.中国体育科研的误区[J].山西体育科技.2002.22(4):6-7.

[4]顾雪芳.中学体育科研团队的研究[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3.

[5]曹广福.学生评分参考价值有多大[N].中国教育报.2011.09.13.

[6]封希德,赵德武.高校如何创新人事制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1.09.13.

上一篇:基层体校的建设与管理初探 下一篇: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