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于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时间:2022-09-03 09:32:27

运用多媒体于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多媒体融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它可以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起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从提供者和传授者逐步过度为知识的导航者。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1 重视学法指导,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自主探索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代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新知识进行分析、理解、整合和吸收,因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和能力,而是一种适应一定学习活动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共同的学习技能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具有其他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教师以多媒体为工具和纽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笔者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笔者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当讲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时,要求学生体会“排”和“摸”为什么用得好?这两个词是否可对调?是否可用其他词?学生讨论后,可能仍有相当多的学生不理解,此时,笔者播放制作好的课件,让学生从动画情境中体会这些词的用法。他们很快理解了文章用词的准确,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内容。因此,笔者常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想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法的指导。任何知识点的产生都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归纳而来的,只有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产生的过程,才能助他们深刻理解和记忆,到学生自主探索的时候就能够运用本领来触类旁通、活学活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在课前笔者让学生搜集了大量关于祖国各地民居的资料,并分类做成资料卡,让学生阅读浏览,并鼓励学生自行搜集更多的资料。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各地民居的特色鲜明。另外,笔者让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每人选择一处民居撰写导游词,并且配上图片、声音以及音乐,突出自己的语言特色和内容。最后通过现场播放课件和讲解,评议出优秀小组,这样就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营造学习情境,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着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学生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在课堂内实施“自主探索”,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和唤醒,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积极学习的心理,即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的形、声并茂的特点营造课堂气氛的趣味性,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情感教学心理学专家卢家楣教授指出:“情调是一种最轻微、淡泊的情感状态,持续的时间短。它往往没有明显的表情行为和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主观体验。它通常伴随着知觉而油然发生,更多地受环境刺激的直接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任务。多媒体计算机能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很容易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地去学习。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中情感的体验,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

在教学《太阳》一课时,要想仿照课本的句式让学生说出太阳还会从哪里出来,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伴随着轻柔而优美的音乐声,太阳渐渐从东方升起,从一朵朵的白云间冒出来。这时课件中的小朋友明明说:“天空中,太阳是从白云间冒出来的。小朋友,你能和我一样想一想、说一说或者画一画吗?”这个环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画各种各样,想象丰富多彩,创新思维的萌芽由此形成。

一个学生画了大树,在树梢上画了一个有眼睛而且张开嘴巴笑的太阳,他说,森林里,太阳是从树后笑哈哈地升上来的;一个学生画了大海,画了一群小鱼,他说,大海里,太阳是小鱼给请出来的;还有一个学生画了一道彩虹和一个太阳,他说,天空中,太阳是彩虹给送出来的;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每天的升旗仪式,说,太阳是同学们每天敬礼请出来的……这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欣赏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既训练了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自主精神,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有了主动创新的意识。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重视学法指导,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第六小学)

上一篇: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下一篇: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