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分析

时间:2022-09-03 08:51:28

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市2010~2011年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急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等,为修订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市2006—2011年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和个别年龄段发病显著上升。

结论: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疫苗的注射,并有计划的开展疫苗的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以达到迅速控制急性传染病,是控制这几种主要的急性传染病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83-02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均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同属病毒科,经空气、飞沫传播速度极快,易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为了解这几年我市的这三种急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以加强防治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对其流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来源于我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的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我市的统计局。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比较。

2结果

2.1地区分布。2010~2011年我市城区麻疹发病率为11.87/10万、30.89/10万,风疹发病率分别为2.78/10万、3.56/10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分别为57.15/10万、16.50/10万;乡区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54/10万、16.11/10万,风疹发病率分别为2.67/10万、1.72/10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分别为24.61/10万、11.59/10万。县区麻疹发病的增长明显高于城区;2010~2011年风疹发病率在城区没太大变化,乡区的发病率显著下降;2010~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整体发病率下降。

2.2时间分布。三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季节均主要以冬春季为主,全年均有发病的情况,但大多发生在1—6月份。2010~2011年麻疹1—6月份的发病数占麻疹总发病数的77.52%,风疹占其总发病人数的81.03%,流行性腮腺炎占流行性腮腺炎总发病人数的67.76%。

2.3年龄、性别分布。2010~2011年麻疹发病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5∶1;流行性腮腺炎男:女性别比为1.45∶1;风疹男:女性别比为1.51∶1。其中麻疹发病率上升幅度最显著的是35岁组,但其中发病最多、发病率最高的仍然是

3讨论

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群体爆发或流行,不仅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引起社会恐慌。三种疾病中以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对儿童健康危险最大,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医学上称为“卡他”症状。风疹和腮腺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腮腺炎有时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像男孩可能继发炎,女孩可能导致卵巢炎,长大后发生不孕不育。如果妇女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可以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为了控制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在本市人群,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流行,我市2010~2011年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有明显的差异性,麻疹在地区分布上表现为面积扩宽,年龄范围上也表现为明显的增宽,乡区麻疹发病的增长速度超过城区,提醒广大人民在注重整体防治的同时要加强对乡区的重点关注。在年龄分布上,婴幼儿发病最多,对于>20岁的成人和

风疹的总体发病率在下降,但

参考文献

[1]沈建勇,朱新凤,罗小福,等.湖州市2004~2009年麻疹及风疹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3):33-34

[2]罗丽芝,杨少林,杜风兰,等.2008~2011年呈贡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58-159

[3]成国明,吕金伟,王斐,等.芜湖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1),978-980

上一篇:临床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控制食品细菌检验箱的使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