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时间:2022-09-03 08:28:49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历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知识的枯燥性、理论性和与生活的不紧密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师 学生 注意力 积极性 爱 兴趣 引导 评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使我们从中大约知晓今天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学习历史可以明志,使我们更多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学习历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避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

但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学历史没意思。中学历史教学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主要的因素在于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历史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增加历史授课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在教学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多媒体授课、电子白板授课、观看影片、电视纪录片等。教师还可以引用故事、成语、人物传记、传说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有兴趣学习知识。当学生有了兴趣,教师应在授课时将重点知识着重指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要求学生记笔记,从而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使用。

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稳定的和持久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使语言具有幽默性,创设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风华正茂的年轻学生是活跃的,特别愿意参加和组织各种活动。历史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古迹、博物馆。此外,找了解历史知识的专家学者座谈,找有经历的老人讲述亲身经历等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这样就能在课余休息的时间增加学生的历史兴趣。

二、师生之间充满爱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我们都听过并认为是正确的。学校是一个小的净化的社会,这句歌词更适合校园。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我们都献出一点爱,学校会更美丽。

教师是成年人,而学生是孩子,教师应当献出更多的爱引导学生献出爱心,共建美好校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学生交往,尽可能地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真诚相处,关心学生的生活。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而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有了浓浓的师生情,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理解、信任学生,既能大声表扬学生的优点,又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做出努力,取得好的成绩或获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教师与他们同甘共苦,使学生明白教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三、评价方式多样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很重要,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使其特长能发挥出来,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这样学生步入社会才是人才和栋梁。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是多样的。除了书面考试以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历史演讲、历史辩论、历史参观考察、历史资料搜集、历史故事讲解、各种公益活动、各种爱心活动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机制,可以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不是短时期能完成的。这个任务需要教师和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圆锥曲线背景下的最值问题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