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魔鬼猜想

时间:2022-09-03 07:15:10

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距离哈密市西南110多公里的一片戈壁,就是被当地人叫做魔鬼城的地方。

这是一片浩瀚的戈壁区域,由这里一直向南就延伸到著名的罗布泊。长期以来,总有人有意无意间进入那片戈壁,遇险和死亡的事件从未间断过。

在当地人看来,那里是一片死亡之地,是生命的。一些传说也为这片地域增添了神秘而怪异的色彩。据说,每到入夜,鬼哭狼嚎般凄厉的声音便从大漠深处传来,让经过那里的人惊恐不安。然而,没有人知道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1986年6月初的一天,哈密地理学会组织了一次常规的野外考察活动,文史学者刘志铭和他的同伴一行四人前往沙尔湖进行新疆第二低地的考察,这样就必须穿越魔鬼城。

尽管他们有一辆吉普车代步并且携带了简单的地理定位仪器,但这无疑仍旧是一次冒险的旅程。就在他们进入戈壁腹地后不久,考察小组开始徒步在沿途进行一些地质考察。他们在翻越一座巨大的沙丘时,突然被眼前的景象强烈地吸引了,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的刘志铭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震撼。

原来,考察组在这里发现了一片极为壮观的“雅丹”地貌区,这确实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因为此前人们一向认为这里是一片平坦的荒漠,而他们这一次却成为了真正的发现者。

暴风狂沙吹打出来的雅丹地貌

其实,“雅丹”的名称源于新疆这块土地。

上世纪初,中外学者进行罗布泊联合考察时,在其西北的古楼兰遗址附近就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地貌。当他们向随行的维吾尔族向导询问时,向导称其为“雅尔当斯”,也就是“陡峭的土丘”的意思,后经辗转翻译,便变成中文的“雅丹”一词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了如此壮观的自然奇迹呢?

在我们北面是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天山,这里地势高,气温低,气压也高。而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海拔大约两百米左右,地势低,表面没有植被,气温又特别高,在这里必然形成一个高温低压区域,因此两地的气压差非常大,每天到了傍晚都有暴风狂沙掠过。

暴风狂沙不断地打磨这些的砂土岩层,于是就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

事实上,雅丹地貌存在于世界上很多干旱地区,在中国则属新疆分布最多,雅丹地貌区又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这自然也有渊源。

由于戈壁、沙漠在四季中不停地天天刮定向风,每当大风到来时,黄沙遮天,狂风在凸凹不平的地表间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一般,令人毛骨悚然,蒙古语称其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语则叫“沙依坦克尔西”,它们的意思都是魔鬼出没的地方。从这些民族语言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都把这种地貌称为“魔鬼城”。

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上,生命虽然无法存在,但是大自然却用它神奇的力量创作了许多矗立在沙漠之中的作品:这里是一匹像传说中的神奇双头马;那里人们仿佛看到一尊雕刻在峰顶的女神像;这个像大漠中孤独的蒙古包,那个像沙海中爬行的巨型神龟;在这里,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埃及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而这个则更像辉煌壮观的布达拉宫……

连绵成片的城堡群落中,粗犷的风格和点睛的细节交相辉映,仿佛把世上的奇观都再现于沙海之上。

然而,并非任何地质环境在定向风的作用下都能形成雅丹地貌,只有特殊的地质特征才具备这样的条件。

在这些风蚀的雕塑品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无一例外地拥有非常明显的层理结构,而且不同层理间的土质也不同,这又隐藏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看来,尽管在若干年以前,这里曾经有大面积的水域,可能有过生命的存在,但是现在处在戈壁中的雅丹地貌群落环境非常恶劣:干旱而且温度变化巨大,风沙超乎想象地肆虐着自然环境,不仅人类无法生存,恐怕其他生命也根本无法生存。

由于这次偶然的发现,刘志铭和同伴们又多次深入到这片区域进行考察。在这个大自然的沙土丛林里,他们找到了一座又一座貌似城堡的壮观沙丘,它们往往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仿佛这些城堡真的是人工所建。一次,他们在距离哈密市五堡乡西南三十公里的南湖戈壁深处,又发现了一座酷似城堡的风蚀地貌。然而,这座城堡却与他们曾经见过的风蚀城堡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感到有说不出来的迷惑不解。

走近魔界里的皇宫世界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艾斯克霞尔的雅丹城堡,艾斯克霞尔在维吾尔语中就是“破城子”的意思。它位于哈密市的魔鬼城正中。哈密魔鬼城,号称太阳对面的雅丹。这里活跃着西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也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和不解之谜。而艾斯克霞尔古城堡的发现,正一页页地揭开三千年的魔鬼猜想

沉静,只有风吹过的呜咽声音。仰望,古城堡逾越千年的苍凉。从哈密出发,向西南方向前行,一路经过二堡、四堡、五堡,就到了哈密雅丹地貌地质生态公园(即哈密魔鬼城)。

魔界的大门正式向我们敞开。一场大雪过后,却在这里留不下丝毫痕迹。一望无际的戈壁瀚海里,汽车渺小得如一粒细沙。风塑山形,山显风威,山形如龟群、如奔马、如屏风……向里开去近20公里,山时隐时现,就如海市蜃楼一般,正待你恍惚之间,司机猛一刹车,抬眼望去,一座古城堡赫然映入眼帘。

仿佛是童话里的城堡,依山傍石,嵯峨嶙峋,但是它实实在在兀立在那里,似乎是头怪兽,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仰望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堡。艾斯克霞尔古堡,位于一处陡峭崖壁上,巧妙地修建在天然雅丹地貌之上,远远看去与周边山体完全融为一体,极为隐蔽。司机介绍说,这里是魔鬼城的心脏,也是曾经有生命过往的地方。时值初秋,放眼望去,雅丹后面茫茫苍苍,热浪蒸腾,眼前的大小雅丹土丘,有的像龟,有的像驼;有的似羊,有的似蛇,散落在大地上。

亘古至今,这里应该是一片平坦的荒漠和石丘。千百年来,暴风狂沙不断地吹打这片的石丘,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由于大风天天越过天山刮向戈壁大漠,这里经常是黄沙遮天、飞沙走石,狂风在雅丹群里回旋,那凄厉的呼啸,似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下车,踩在绵绵的细沙中,任清风拂过,有一丝声响,有一丝冷意,就如同眼前这座冷峻的皇宫一样。这座皇宫坐南朝北,现大部分已倒塌,但残缺的部分依然气势非凡。当地人传说这里曾是魔鬼居住的宫殿,幽灵时常走出艾斯克霞尔古堡,去荒原上游荡,吃掉偶尔闯入的羊群。难怪人们认为这里是魔鬼出没的地方。

聆听古老城堡上空风的呜咽声

戈壁上没有路,我们顺着散乱的、相对比较集中的车辙前行,向东一拐,雅丹的体积越来越大,远远望去,在昏黄的阳光下,突兀出现的似乎是一座古城。高耸的似塔,墩厚的像堡,且街巷横生,阡陌交错。

我们踩着细细的黄沙,踟躇不敢向前,四下里是一片沉静,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远远地只有风掠过山丘发出的呜咽――或许那是古人演奏埙的旋律?干脆,脱了鞋袜,赤足踩沙,入得城去。城堡前是一片环形的沙丘,向导告诉我们,在这些沙岩中可以发现亿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的犀牛、恐龙、始祖鸟等古生物化石以及早石炭纪的珊瑚化石。在沙丘和城堡之间有一道沟壑,就仿佛护城河一样。跨过这道沟壑,就算步入“皇宫”了。

残城碎瓦,古城下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紫红色瓦片,据说这些瓦片与古城同龄。于是乎,我们俯腰拾起一块瓦片,就已经捡起了千年的沧桑。脑海中掠过的还有1300年以前的那个坚忍不拔的取经者。把陶片贴在耳边,那穿越千年的驼铃声,会激荡你的心魄。

在仔细的查看中,刘志铭发现这个风蚀城堡并非完全天然形成,古城已经看不清门的方向,只有东面有45度土坡可以攀上。城堡好像是人为地依照地势用土坯砌成,不仅在城堡的下方有建筑土坯房的痕迹,而且在北面残墙断壁上留有用于防御或警戒时用的“眺望孔”。风将城墙削得格外陡峭,有时脚踩的土块有一半都已悬空,这个发现令所有在场的人感到震惊。最让人恐惧的是,当你零距离触摸古堡时,会突然出现一块利爪挖过的土坯。向导介绍,那是狼留下的痕迹。

这座人工建筑长约40多米,宽约8―9米,残高10余米,当年应为土木结构。从痕迹上分析,城堡应该是上下三层。怀着一颗好奇心,我们攀上悬崖,从倒塌的缺口进入城堡,里面是一间间面积不大的房间,有的一两间相通,有的是单间。塌下来的泥块填在房间的空处。有一间房子里还存有芦苇编织的草帘,也许是当年盖房用的草帘塌下来了。有的房间里有用火的痕迹。整座城堡坐南朝北,虽大多倒塌,规模不大,但依山而建,气势非凡。当地冷空气一般是从北方袭来,城堡的大门不应向北开,城堡南边靠山,那么大门应该朝西,可惜已倒塌,大门荡然无存。城堡还残存着许多窗户,幽暗的窗棂后面似乎藏着许多精灵――黑漆漆的。

那么,这个城堡应该是人工城堡?如果是,又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在这里修建的呢?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修建城堡是为了什么?在大漠深处,既无水源又无植被,人是根本无法生存的。他们又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呢?

由于掌握的资料所限,考古人员无法准确解读这座城堡曾经的历史,研究也因此陷入停顿,似乎一切将回到原点,艾斯克霞尔城堡将继续成为无法破解之谜。然而,人们毕竟在大漠中迈出了探寻的第一步,这一步继续激发了人们解开城堡之谜的强烈欲望。

因为发现了艾斯克霞尔城堡,又有众多的谜团尚未解开,刘志铭便经常带车到这片雅丹地貌群落里踏勘。

前期的发现使他作出了这样一个推断:既然这座城堡是人工修建而成,就一定能找到当年人类活动的线索;有人类活动,也就有其它生物存在的可能,否则人类依靠什么来存活呢?

没过多久,刘志铭在距此几十公里之外的南湖戈壁中发现了一片奇怪的石山,而在这茫茫沙海中的石山里竟然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一系列的发现证明,这里在两亿多年以前就出现了生命的迹象。那么,人类的足迹又在哪里呢?

体味三千年的风雨沧桑

可以肯定的是,艾斯克霞尔古堡不是近代修建,因为今天这里方圆几十里既无水源,也无任何植物,修建这座建筑没有任何实际用途及价值,叫它古堡,应该是人们的神秘感使然,我们分析这里也许是一座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当年那条从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穿过这片雅丹地貌直通欧亚各国。在遥远的古代,这儿应该有水源,能供给当时来往商贾的生活用水,但随着地质构造的变迁、气候条件的恶化,现今水源早已枯竭。

据当地人介绍,艾斯克霞尔城堡的确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但据专家推测,这个城堡自青铜时代至汉、唐、明、清都在使用,这一切需要从四年前说起。2001年12月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市文物管理所经过5年艰苦的艾斯克霞尔墓葬的考古工作之后,公布了惊人的发现:哈密在3000年前就已和中原文化交流频繁,是古代西域与楼兰、高昌齐名的繁华名城。站在城堡北边的山上,放眼望去,那条丝绸之路应该从南边雅丹山地边缘擦过,在城堡处往西北一折,正好是奔哈密而去。哈密自古就是联系中原及欧亚各国的纽带,古丝绸之路的大通道便由魔鬼城穿越而过,无数中外商队和旅行者越过茫茫大漠,翻过白雪皑皑的天山,“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便是当时丝绸之路的写照。

当转到城堡的背面后,刘志铭又发现了大量散落在地面随处可见的碎陶片,这毫无疑义是人类的活动遗迹了。冷风吹过,像是魔鬼呜咽的声音。城堡上异常的阴冷。这里的土坯被风化得异常狰狞,手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摸到像巨牙般的土块。

就在对艾斯克霞尔城堡的研究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个近在咫尺的全新发现为城堡的继续研究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距离艾斯克霞尔城堡东面约200米的地方是一片马鞍形的沙丘,周围散布着一些雅丹土丘。一天,一场狂风之后竟然从沙堆的下面露出了一些木头,而这些木头又似乎有人工砍削的痕迹。

沙子的下面怎么会有木头?木头的下面又会有什么东西呢?

随着木头的暴露,一些毛织品的残片和彩陶的碎片也被大风卷了出来。原来这片沙丘的下面是一片被流沙掩埋的墓地。“在城堡东北方向几十米处,有一片古墓地,出土的3000年以前欧罗巴人的尸体,其毛发、肌肉以及衣饰犹存,皮衣、皮靴依然完好。”

1999年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哈密市文管所联合对这片古墓地进行了挖掘。总共发掘了32座墓,出土了3000年以前欧罗巴人的尸骨及许多陪葬物,有毛纺织品、皮革制品、骨器、青铜刀等。但是其中大概有27座古墓都已经被扰乱、破坏了,另5座是比较完整的墓葬,和我们在附近做的一些考古工作相比,它有一定的类似。在远古的年代,我们的祖先,为了沟通东西方的友好交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江山牢固,在这蛮荒古道上往来跋涉,不知洒下了多少血和汗、演绎过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当年班超出使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候君大破高昌……这里迎送过一批又一批使臣、商人、僧侣和将士,这片黄沙上都留下过他们历史的足印。

公元627年,唐玄奘西行取经从长安出发,西出阳关后,有两条路可通印度,一条向南,走阿尔金山经和田,出帕米尔高原,这是南丝绸之路,如果是这样,西游记就要改写。还有一条过哈密翻天山经巴里坤到达欧洲,这是北丝绸之路,和西游记无关。

当年这位高僧一路风尘,经河西走廊,过阳关至伊吾(哈密),必经雅满苏以南的这片沙漠雅丹。他沿着一条天山南麓间断的绿洲带,经过吐鲁番、托克逊、焉耆、库车、阿克苏、翻帕米尔高原到达天竺国。因此,才有了师徒过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通天河巨龟背师徒、女儿国三藏招亲等系列神话传说。如今高昌的讲经台似乎还刻印着高僧的身影,帕孜克里克胜金口的拴马桩也许留有拴白龙马的勒痕,这应该是中丝绸之路。那么,这座所谓的城堡为驿站,唐僧等人在此歇息应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在慢慢地挖开墓葬之后,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墓主人竟然全部形成了干尸!而且保存得异常完好,这应该是与大漠戈壁的独特自然环境有关。然而,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干尸的头发竟然是金黄色的!显然,他们可能是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种。参照曾经挖掘过的距离此地仅29公里之外的五堡墓地,专家们作出上述的判断。

那么,这座城堡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了一片废墟?眼前的一片荒漠又是何时出现的呢?经专家们进一步考证认为,城堡的存在应该延续到了汉代。考古专家认为,艾斯克霞尔墓地的年代在距今3100年前。因为墓室中随葬有大量与畜牧经济有关的毛纺织品、皮革制品、骨角器、砺石、铜刀等,这说明当时的畜牧经济是比较发达的。除畜牧业、农业外,古代艾斯克霞尔有较发达的毛纺织工艺、皮革加工业、木器加工业等。毛线帽、彩条纹衣裤编织细密、缝线考究,可见纺织、染色、缝纫等技术在当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艾斯克霞尔古城或许在当时是城郭外的一站。

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由于城堡靠近丝绸之路的北段,那时,这里还曾有两条河流从附近流过,这使它不仅具备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很可能也具备了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的功能。再后来,由于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特别是丝绸之路的改道,城堡就失去了它的重要性,于是被废弃了。

畅想古时那一队队驼队行进在大漠之上,在山的避风之处,三五驼队在休息,人们或在沙海散步、或游戏于驿站前的宽广的大漠、或在驿站里交换着南来北往的信息,或饮酒品茶、或聚众小赌、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好一卷悠长的古丝绸之路商旅图!

我们搜寻、行走在沙丘边、山沟里,时而爬上山颠、时而钻进岩洞,在砾石滩上可以找到古化石,有琥珀、犀牛骨和不知名动物化石的碎片,时代可追溯到侏罗纪、石炭纪。在一座山脚下,看到一大片散落的瓦片,瓦片块很大很厚,使人联想到长安的秦砖汉瓦,被大漠的烈日烤出了一层黑紫色的漆皮。如果说城堡不足以说明人为的痕迹,那这堆残瓦却千真万确地说明了一个事实――这儿在几千年前歇息过驼队,也许是一场战争、也许是一次盗抢、也许是一次群殴、也许是一次不小心打翻了驼包,砸碎了陶器。

虽然现在这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但3000年前这里应该是商贾云集,驼队繁忙,江南、西北乃至欧亚各国的语音在这条路上此起彼伏;长衫短褂乃至燕尾大氅在这儿往来穿梭,马蹄声得得、驼铃声丁东、胡茄声呜咽,这些应该是当年丝绸之路商旅的真实写照。尘归尘,土归土,如今的哈密踏着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而艾斯克霞尔古城却经过三千年的风雨轮回后,独留荒芜。

突然,轰鸣声在魔鬼城上空回荡,一架喷气式飞机划过长空,把我们的思绪拉回现实之中。虽然这座魔鬼城和三千年以前没有什么不同,110公里之外的古丝绸之路上的哈密、吐鲁番等城市现在是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绿树繁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北京、西安通往新疆不再有驼队,汽车、飞机、火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把西域这块广袤的土地和内地乃至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过长年的探寻、考察,今天的学者们终于可以为这片被称作魔鬼城的地方勾勒出一幅远古时期的场景:

亿万年前的魔鬼城是片温暖的浅海区域,周边有着茂密的丛林和众多的动物,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这里又成为了较为干旱的陆地。

满头金发的艾斯克霞尔人首先成为这里的主人,过着虽不富足但却简单快乐的生活。而今这一切都陷入了沉寂,成为了拥有着神奇风景的死亡之地,只有大漠的风声似乎在讲述着那段遥远的历史。

然而,有谁可以想象得出,再过亿万年之后,这里又将会是何种景象呢?

上一篇:一个齿轮无法带动整部机器运转 下一篇:做创新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