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

时间:2022-10-05 12:56:11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张倩红、马丹静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年11月。

耶路撒冷和圣经息息相关,在《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的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看来,《圣经》从许多方面来说,都是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编年史。当《圣经》成了世界性书籍,耶路撒冷便成了世界之都。

不少人因为圣经来到耶路撒冷,“从维多利亚时代的朝圣者到今天的游客、记者,每个人都怀着对真实耶路撒冷的美好想象来到这里,然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耶路撒冷使他们大失所望,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兴旺过、萎缩过、被重建、被摧毁过许多次的,不断变化的城市……许多无神论游客也很厌恶这种神圣性,在他们看来,耶路撒冷弥漫着自以为是的盲从,迷信像流行病一样折磨着整个城市。

所以,人们心中会升腾起一个大大的问号:世界何其大,为什么偏偏是耶路撒冷成了圣城――这里远离地中海的贸易路线,这里缺水,夏季曝晒,冬季凛冽,岩石嶙峋,根本不适合定居。

西蒙认为,选择耶路撒冷作圣殿之城,“不仅仅是人类自己的决定,也有着自然演进的因素在里面”――随着时光的流变,耶路撒冷的神圣性有增无减,因为它已经神圣了如此长的时间。神圣不仅需要灵性和信仰,还需要传统与合法性。

说到这,不得不提人类对宗教的深切需求,理解这种需求,才能更好理解耶路撒冷――人类之所以深切需要宗教,源于我们需要感受一种比我们自身更强大的力量,因为宗教解释的是快乐为何转瞬即逝、忧愁为何亘古恒久这些让人类既困惑又恐慌的谜题,同时,我们敬畏死亡,渴望借助宗教发现它的意义。

这样的需求使得耶路撒冷很有市场:“作为上帝与人的相会地,这些启示录里提到的问题都将在耶路撒冷得到解决――世界末日来临时,将会有基督和反基督之间的战争。届时克尔白将会从麦加移到耶路撒冷,将会出现审判、死者复活、弥赛亚的统治、天国和新耶路撒冷。世俗主义者可能将这一切视为过时的繁文缛节,但事实是,这些理念都是非常流行的。在这个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基要主义盛行的时代,末世是当今世界狂热政治的动力所在。所以,长久以来,朝圣者为了死在耶路撒冷、葬在圣殿山周围,以为末日来临时的复活作准备而前往耶路撒冷,他们还在继续前来。这里的死人宛如活人一般,他们只是在那里等待复活。”

杨广夏

上一篇:精神残疾程度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阳性... 下一篇:中国孩子与非洲孩子共同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