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早期佛教的社会政治观念

时间:2022-09-03 07:07:39

试述早期佛教的社会政治观念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与阶级应运而生。对此,佛陀提出了其理想的政治诉求,即“以佛法治国”,它包括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社会政治主张以及理想的政府职能。虽然这些理想政策的实施曾经取得过良好的效果,但最终却不能持久。佛陀已经认识到了菩萨与众生、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万民、佛法与国家等一系列永恒的政治问题。而这一切又都充分说明佛陀最终追求的是全人类社会乃至一切生灵的幸福。

[关键词]早期佛教;佛法治国;政治观念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75-03

一、关于社会、政治、国家、阶级的基本概念

许多年来,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一直力图描绘社会。有些人把社会描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并且把社会的不同部分,如家庭、阶级、政府比作人的心脏、手和头部。另一些人把社会想象成为一座建筑物,统治阶级处于建筑物的上层,被压迫的下层民众则是建筑物的根基。今天,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个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互相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基础。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征:人类社会以人为主体;人类社会的联系虽然复杂,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类社会具有精神联系。

英语中的“政治”由希腊文演化而来。这个词在古希腊最初出现在《荷马史诗》中,原始含义是指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筑在山巅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与此相对的是“村社”。传说中的提修斯改革将居住在阿提卡的居民集中到一个城镇,使他们成了同一个城市中的统一人民,并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蒂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而形成了城邦政治。“波里”一词也就从地理意义上的城堡演化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政治从一开始也就是在城邦公民的参与下所进行的统治和管理活动。社会学者从社会视角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政治看作是社会的高级器官及其活动,政治存在的意旨就在于维持社会的协调运转。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也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政治成了社会的功能之一,但是与经济学相比,政治的功能就已经不再仅仅针对经济领域,而是指向了整个社会。政治的功能就是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充当调解功能,使社会有机体能够协调运转。

尽管国家是一切政治现象所共有的,但是对于国家的理解,各类研究则存在显著差异。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理解国家,可以揭示国家最本源的意义。英文中的“国家”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概念,意指通过构筑城墙而围起来的地方,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而言,该空间是共享的,所有人都会因此受到保护。由此,对国家最为原始的本质规定,乃在于其保护性和共享性,一旦国家丧失其保护功能,抑或公民无法共享权利,此乃偏离国家之本性,在古希腊的观念中被视为国家的堕落沦亡。直至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兴起,国家认同得以确立,才重新恢复了国家由古希腊城邦观念所奠定的“邦”的意义。国家是由领土、人口、和政府所构成的;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国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在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能够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国家产生以后,政治压迫成为宗教产生的另一个根源。国家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国家对宗教的存在与传播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宗教对国家的政治统治、社会治理、意识形态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佛教,就不可避免地与政治发生直接关联。

二、早期佛教中关于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梵动经》中曾大略描述过宇宙的轮转和演变,而在《长阿含》中也提到了这一轮转和演变,同时,还描写了众生如何从极光净天来到人世以及人世社会如何演变。

《长阿含》中描述了人世社会的产生和演变:在宇宙轮转时,众生身带光明生活在非常美妙的天空中,而此时的人世间是一片茫昧之水,昏暗不清,没有星辰和日月,也没有季节和时间的分别,众生之间没有区别。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大地显现并覆盖在之前昏暗的茫昧之水上。这时,有人由于好奇来到大地之上并品尝了大地的味道而心生,众人纷纷效仿,至此,众生身上的光明消失了。于是,日月星辰出现,人世间开始有了轮回。

最初,众生以乐土为食,随之人开始有了美、丑之分,美丽的人越发瞧不起丑陋者,正是这种骄傲自大使得乐土消失。后来,随着其他食物的逐渐消失,稻禾出现,众生也由于经常食用这种食物而出现了男、女之分,进而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众生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耕种,生产力得到提高,社会开始出现剩余生产资料。这时,又有人开始侵夺他人的生产资料,这一行为遭到众人的反对,但并未阻止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于是,众人召开大会希望选出一个能为大家出面解决此类纷争的人,同时,大家自愿缴纳一份口粮给他。正因为他是由民众选举而来,所以称之为“大选君”,他又是田土之主,故称为“战士”。至此,战士贵族阶级就产生了。

除此之外,在众生中还开始出现了不与而取、谎言、暴行等行为,有人开始思考怎样要远离这种被污染的社会,于是他们走进森林,参禅习静。这些人就是婆罗门,在那个时代,他们是公认的次一等,也就是第二阶级。第三阶级的人们是操持各种职业、形成商人和生产劳动的“吠舍”阶级。最后,剩余的猎户构成了第四阶级“首陀罗”。至此,阶级的产生促使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也就出现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别。

三、早期佛教中的政治理想――以佛法治国

佛陀一直憧憬着一个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重要特点是没有阶级、没有僧侣、没有贵族,也没有国王,一切众生在道德律法面前都是平等的。

在理想社会中,有一些道德原则必然盛行。其一,“戒杀生”原则:社会的复兴并不是由于战争,而是由于道德的进步,抵制斗争会增进人们生活的希望。其二,“无贪欲”原则:财产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也是产生其他罪恶的条件,只有戒除不与而取才能使得社会稳定。其三,“戒淫欲”原则:家庭和婚姻必须得到尊重,性生活要严肃。其四,“孝事父母,敬顺师长”原则。其五,“戒妄语”原则:理想社会中不存在欺诈,人人诚实相待,这样就能避免各种纠纷。

其次,佛教理想中的国家政治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民主道德的政治。佛教追求的是身心的绝对解脱和自由,每一个人都能脱离一切束缚,做自己的主人,因此集权专制的政治是佛教所呵斥的,佛教认为民主国家的实现、道德挂帅政治的完成,才是国家政治的最终目的。第二,祥和互敬的社会。佛教认为社会的每个人应该培养随喜赞U,包容异己的气度,从平等法性之中体认诸法千差万别的实相,彼此互尊互重,去除同归于尽、排斥他者的心理,共同创造祥和开明的社会。第三,取舍合理的经济。僧团注重利和同均的经济生活,希望他们的国家没有经济的柯断、贫富的悬殊、劳资的对立等社会问题,人人得其所应得,建设民有、民享、均足的社会。第四,乐观勤奋的生活。勤奋精进、乐观进取,事情才能有成,时时不忘春耕,自然能够秋收,好逸懈怠是成功的最大敌人。惟有持着精进的耙锄,在乐观的田园上撒下希望的种子,才能收获菩提的果实。

然而,理想社会毕竟只是佛陀的一个憧憬,在现实社会中,佛陀所提倡的“仁王政治”,可以看作是其社会理想的一种体现。佛陀认为一个国家不可扩张武力去侵略他国,但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自由、平等、快乐、幸福,必要的施政是可行的。《增一阿含经》第42卷曾提到佛陀的“国王十法”,强调了作为一个国王应该具备十种可爱法,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即人所爱敬、自在增上、能摧冤敌、善摄养身、能修善事、恩养苍生、英勇具足、善权方便、正受境界、勤修善法。

佛陀的社会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跋耆七法”,即人民经常集会,讨论正事;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人皆遵守法纪,不违犯礼度;人皆孝事父母,敬顺师长;崇重宗教,祭祀祖先;性生活严肃,注重贞洁,从不,“至于戏笑,言不及邪”;尊崇养护沙门,敬重持戒有德行者。佛陀主张以议会制度,推行民主法治来决定全民的利益,与现代社会的政治协商会议有异曲同工之妙。佛陀认为,世界如果能施行转轮圣王的仁政,这个世界将成为无争富足的清净国土,果真能如此,大同世界的实现就在眼前了。

四、佛陀理想中的政府职能

正是由于佛陀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在早期佛教中所体现的国家政策也映射出佛陀的理想主义。

首先,处罚应当温和。为了维护稳定,对于一些犯法者,国家有权对他们进行惩罚,但是不应当采用过于残酷的刑罚,应当给予适当的谴责或者在必要时对之进行流放。换言之,应尽量用温和的手段惩罚犯罪者。

其次,应当繁荣经济。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够缓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稳固的经济基础对于宗教的推行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统治阶级的职责就是救济贫民以防止贫穷,因为贫穷是各种罪恶的根源。这就要求政府对不同的人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例如对于农民,政府应给他们提供种子以帮助其发展农业,如果其中还有人饲养牲畜,政府还应给这些人供给饲料,以保证牲畜的茁壮生长;商人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政府应给他们提供资金以便其业务能够正常经营;除此,还有其他为国家服务的人,国家也应发给这些人工资和口粮。这样,家家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社会呈现一种和谐状态,国家自然是太平盛世。

再次,税收应合理。苛税猛于虎,国家不可以苛加重税盘剥人民,人民富足是国家社会的幸福,惟有人民愈有钱,国家才会愈富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好地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循环。

然而,尽管这些理想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要持久地保持下去却是不可能的,以佛法治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那样一个列国纷争的年代,即使有实行开明统治的国家,大都也是短命的,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观早期佛教的社会政治观在各方面的表现,尽管其言、其行、其法大都和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相去甚远,但是,佛陀已经认识到了菩萨与众生、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万民、佛法与国家等一系列永恒的政治问题。而这一切又都充分说明佛陀并不是真的在离世、遁世潜修,他最终追求的是人类社会乃至一切生灵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关宏,胡春雨主编.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李芹主,马广海.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上一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探析 下一篇:试论儒家道德修养观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