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实验”解读

时间:2022-09-03 05:47:59

“经典实验”解读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经典实验,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

一、实验原理

空气中的氧气与红磷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导致发生装置内气压减少.当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压进发生装置.根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可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实验运用的是化隐性为显性的设计思想,即将空气中氧气体积这一看不见的现象,通过水的“压入”而显现出来.

二、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过程中放出了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观察到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约为容器体积的1/5.

三、实验推论

1.由红磷燃烧的现象,可推出红磷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2.由进入容器内的水约为容器体积的1/5,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3.由过量的红磷燃烧停止,可推出空气中其他成分(如氮气、稀有气体等)难以与红磷发生反应,它们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4.由进入容器内的水进入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进入,可推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易溶于水.

四、实验分析

1.导致该实验测得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

红磷量不足,会导致容器内的氧气耗不尽;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容器外的空气进入容器内;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会导致装置内的气压偏高.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引发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小于容器体积的1/5,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因此,在上述测定实验中要注意掌握好三个操作要点:①红磷必须是过量的;②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③打开弹簧夹让水进入容器的时机,是等实验装置冷却到室温以后.

2.导致该实验测定结果偏大的可能原因

容器内不该出去的气体出去了,由此展开思考,可以找出对应的原因:红磷点燃后,燃烧匙伸入容器的速度偏慢;燃烧匙伸入容器后,橡皮塞没有塞紧.

3.该实验中的红磷不能够用木炭代替的原因

木炭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虽然也能消耗容器内的氧气,但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基本上能填补氧气的“体积空缺”,不会导致容器内的气压发生明显的改变,实验中也就难以观察到水进入容器的现象.因此,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木炭替代红磷(注:待学习了碱的化学性质后,我们将会知道,对该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后,也可以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氧气的含量).

五、题型扫描

1.简单再现型

将课本中氧气的测定实验以简单再现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主要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查形式在未来中考试题中出现频率不会太高.

上一篇:浅析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以及元件故障诊断探...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用计算机来更好的实现Floyd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