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03 05:43:22

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作为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听说、阅读、写作能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听说 阅读 写作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教育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学科课程的主科之一,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所决定的。那么,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呢?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听说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读写教学受重视,听说教学却显得很不够。其实,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早有定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并提出过具体要求。

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与读写教学同样重要。

要提高学生素质中的听说能力,听说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多听,好的课文不仅要读、要看,还要听。听别人读,听出感受来,在听的过程中真正深切地领悟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如教学《社戏》第一课时,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接着出示教学挂图,经过听觉、视觉活动,学生已深深被课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是多说,语文课应该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场所。教师不妨少说,学生必须多说,不仅分析课文、回答问题时要说,就是写作文时也要说。实际上说不出来的文章往往写得也并不好,比如语言缺少生活气息,往往都与说得太少有关。

因此,听说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活泼、有序地开展听说训练势在必行。

二、阅读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课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好文章的阅读会使学生理解能力得以训练,自主意识得以强化,鉴赏能力得以提高,高尚情感得以熏陶,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不仅能自觉地把握学习的对象,而且能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则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与情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从中培养自主意识,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

阅读的任务除了读懂作品、理解作品之外,还要评价作品。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加强,从而能识别美丑,懂得好坏,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说,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写作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有人说,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已有明显提高。走进书店,各类初中生优秀作文选比比皆是,琳琅满目。各类报章杂志发表的初中生获奖作文、校园文学习作,确实值得一读;中考阅卷中也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但是,我们思考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看到初中生中的出类拔萃者而忘了大多数。到农村初中走一走,会发现大多数初中生怕上作文课,作文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初中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需要的是大面积的丰收。如果我们陶醉于少数写作尖子生的丰收成果,而无视上述“大多数”初中生写作水准低下的事实,那是有违素质教育宗旨的。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初中生作文能力的过关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文理不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在数理化学习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再想提高写作能力是难上加难的。这样的初中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与工作中也将处处碰壁。因此,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对学生予以怎样的学法指导呢?

1.贴近生活,学会写作。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把学生从课堂里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平时细心地体验生活,体会“生活处处有作文”,并以自己爱好的文字形式真实地记下自己的情感和思索历程,积累作文的原材料,激发灵感,学会写作。学生通过写作,就更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从而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样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抒感,学会创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尽情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表达出自己爱家爱国之情,达到语文教学的德育作用。在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设置过多过细的条条框框,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要鼓励他们去幻想,去创造,去表达,去倾吐,才能为他们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彰显人文性,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突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机地渗透于现代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因此,要真正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锐意改革,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下一篇:使课堂环节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