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人格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时间:2022-10-30 09:19:54

尊重学生人格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格在心理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需要,更是时展的需要,是一个关系到对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保护的大问题。崇尚人格理应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崇尚人格理应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人格教育 德育教育 关键

一、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在于教师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设计,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学困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生。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困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鼓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尊重学生,教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嫌弃和斥责,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易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二、学校德育在培养人格素质方面的对策

1.营造培养人格素质的德育氛围。学生人格的培养,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独立个性。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我们应该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我们绝不能不顾学生人格,按照统一的教育模式去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景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于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生管束有余,放手不足,在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棒喝下,学生自然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或“乖顺”、或“张狂”、或“阴奉阳违”,却都失去了健康的个性。同时,教师对学生应具有宽容的态度。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教师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过失,缺乏正确引导,最终只能导致其心理的失落,人格的改变。因此,“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是不讲原则的包庇和迁就,而应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不求全责备,不拔苗助长。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此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毕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要坚信他们都是可以造就的,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毕竟学生的成长还未定型,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对他满怀期望,这样往往会产生“皮克马利翁效应”。从而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此外,还要强化教师人格的表率作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很难想象,一个昏君能治理好国家,一个人格低俗的教师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弟子。所谓“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教师必须竭力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完善的精神品质、崇高的师德风范为基础,指导和调控学生,使他们在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观点和崇高的信念,培养健全的人格。

2.确立“人格教育”的德育目标与内容。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的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反之,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面发展。从这一理论出发,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人格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教育实际,有关学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优良的人格系统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3)忠诚踏实的生活与工作作风;(4)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5)富有弹性的适应能力;(6)百折不挠的抗挫精神;(7)强弱适度的情绪反应;(8)善于与人相适的社交能力;(9)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10)热烈饱满而又稳重坚定的行为品格等。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格素质,应紧紧围绕这些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和组织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每个阶段都各有“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且是“顺序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针对各年龄段学生发展的不同任务和要求,制订出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内容,并加以细化、分解,付之以操作。这样,学生在理论和现实、过去和现在,善与美的知识获得中,培养兴趣,满足需要,陶冶情感,形成信念,最终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3.让人格教育贴近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是情境性的教育,只能在现实的人生活世界中展开,学生的品德只能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养成。这是因为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是帮助学生确立信念的动力之源;生活世界是道德认识践行的土壤,是良好个性品德发展的基础。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住,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生活世界,“便脱离了个体经验,而个体经验是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领悟“。实践也证明:现代的学生不会再一味盲从既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任何强求他们接受特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做法都只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招致或明或暗的抵抗。因此,德育应将人引向生活世界,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通过主体的实践和理论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构建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

4.构建新的德育运行体系。传统德育中只注重背诵道德知识,满足于一般行为训练,并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用一个个分数来进行量化考核,导致道德教育只重结果,而轻分析判断过程的状况。这种不崇尚个性、不注重道德认知能力培养的灌输式德育方法已遭受越来越多的抨击。随着认知教育理论的发展,西方以道德认知能力为重心的道德教育改革成功,我们很有必要思考、很有必要构建一种新的德育运行体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德育评价观和学生观,将德育过程综合化,重视过程,重视协调与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把它作为构建德育运行机制的重点,看成是学生适应多元化社会促进自律、自主的重要指标。这样的德育运行体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情感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