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03 04:12:04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推动学生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有效载体,更是培养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的良好介质。本文阐述了青年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视角分析了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障碍,设计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人才;青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员,肩负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协同创新中心把政府、高校、企业等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如何充分运用好协调创新中心平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志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协同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依托、以创新项目为载体,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把创新人才放在科技、教育、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培养,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推动创新人才走出象牙塔,进入企业创新的主战场,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努力融合社会资源。

1新时期青年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人才力量保障,正所谓“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青年创新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具体有如下特征。

1.1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一词最早由经济学家熊皮特提出,主要针对生产和经济领域,而随着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创新的概念由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社会。而对于什么是创新人才,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和人类文化有着不同的诠释。在科学主义背景下,创新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方面,凡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人才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型人才。在人本主义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首先强调人格,与之对应的人才成就放在第二位。而在当前大部分学者把创新人才的人本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结合,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性成果而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如包瑜(2009 )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相应的创新成果并能够付诸于实践的复合型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不少人对创新人才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尖端领域的高科技人才才是创新人才。其实根据创新的理解,只要促进了客体发展就是属于创新:取得前无古人的创造发明是创新,将新的元素融入现有体系是创新,对现有结构重新组合也依然是创新。二是创新人才分布在不同领域,可分为技术、科研、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创新人才。创新内容丰富,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以及不同领域,有科技开发、也有经济建设和管理,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创新人才存在于每一个创造价值链条中。三是从发挥最用看,有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创新人才。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新观点、新思想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属于理论创新人才,而获取专利、设计等发明创造进而推动实践生产的变革,为应用创新人才。

1.2新时期创新人才的特征

随着技术和创新的进步,原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后危机时代更凸显了创新型经济的时代价值。但是,创新人才的特征却没有发生变化,概括起来,主要具有这几种特征:1)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创新本身是做前人未做之事,是一项探索性的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需要敢为人先的品质,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怕被别人打压,需要有坚韧的勇气和坚强的创新决心,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别人,同时还要有善于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需要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有可能需要无数的物质消耗,因此需要能够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2)具有竞合与时效意识。充满竞争是新时期的特征,但光有竞争没有合作很难成功,任何事情特别是创新成果的发明更加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效率和速度的加快,重视时间和效率也是新时期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创新人才要有较强的竞合意识,有清晰的实效意识,善于整合不同的资源和信息,在团队中进行创新获得成果。3)富有超常思维。超常思维可以理解为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让思维具备超前性的一种能力,不同于感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个体性思维。富有超常思维的创新人才,善于在实践过程中保持科学和理性,对已有知识、经验、信息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蹄选、加工和制作,进而得到独特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认识、新的判断、新的思路、新的结论。

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

传统教育侧重于校内知识的教学,内容方法相对陈旧,容易出现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弱的现象,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可以把高校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教师之间、科研院所科学与研究之间、和企业生产与管理之间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相整合,有助于高校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学术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高。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内外两个生态环境的优化。校内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能力弱,既有资源浪费又有资源不足的情况,校外科技资源非常分散、整合性差。因此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主要突显三大发展障碍。

2.1观念

目前全国也已经有相当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协同创新中心,然而绝大部分效果并不明显,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主体各方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误区。对于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特别是文科院校)不少人认为“协同创新”某种意义上等同为“找钱活动”,也有不少人认为“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帮学生就业找出路,还有人认为“协同创新”违背了“学术自由”。而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要么研发能力弱,达不到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要么所研发的科技实用性差,市场前景不理想,或者认为成本费用过高,不如直接从国外购买成熟技术。

2.2动力源障碍

协同创新中心得以成立或构建的重要前提就是合作主体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追求,一旦在利益分配上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协同创新中心也将随之面临瓦解的风险。企业积极参与是协同创新中心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除了高校自身的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动力源的问题,即协同创新中心必须解决的利益分配合理性问题,该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协同创新中心各主体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因利益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合作失败约占到50%。由此可见,协同创新中心缺乏动力源,就难以发挥各方创新力量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也难以持续和稳定。

2.3机制

首先表现在联动合作的运行机制上。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产、学、研、政、用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载体,创新网络形成的关键在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其他单位的沟通合作,要求各主体部门共同为协同创新项目的发展运行提供技术、研究、设备、资金、政策、人员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涉及沟通交流手段、评价考核标准、产权分配模式、风险分担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是目前创新主体比较分散,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攻关、协作还远远不足,具体表现为创新规模小、缺乏示范效应、分布零散等特点。不利于高校学科优势、高水平项目的聚集,难以形成专攻项目的精英团队,阻碍高校服务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

再次是资源整合机制。本身同一主体内部资源的整合就有很大的难度,涉及人财物以及无形的方方面面资源,而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整合过程更加复杂和艰巨,根据效率优先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技资源整合的道路还很漫长。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协同创新中心人力资源涉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责任教师和师生、政府对口人员、企业管理人以及科技项目经理,创新项目的有效运行,需要充分这些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而如此又需要一套严格的激励、评估、岗位管理系统,但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上的建设,还只停留在拥有平台这个层次,中心平台没有实体内容、更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整合严重欠科学和规范。在物力资源整合上,主要表现为对创新中心投入的实训设备、基础设施以及仪器方面的共享。实训设备和仪器价格昂贵,如果能够实现共享,可极高地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可是目前企业和高校缺乏信任,在物力的整合上远未达到这个程度。在财力资源整合方面,企业和政府往往是资金的划出人,而高校是自己的接纳人,高校在吸收了科研资金之后,没有恰当的根据业绩、贡献和子项目规模进行的再分配,存在相当大的不合理性。

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3.1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校若想通过协同创新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中取得重大进展,培养出兼具技能与知识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积极 建立和进一步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首先,充分运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项目,细化科研课题任务,吸引学生参与项目课题中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程真实环境的科研训练;同时根据创新协同中心企业和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需求,尽可能地运用现有资源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承担创业、科研项目,对于有核心技术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要特别紧密企业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品市场的开拓。其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中企业、科研院所与当地政府的优势资源,特别可以在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一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高校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再次,开拓视野,引入国际教学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灵活运用国外高校特别是名校、名企的优势教学资源,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不仅有助于知识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国际教学资源的引入,可以通过导师培养、进修交流、项目带动、学科交叉等多途径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3.2 协同创新中心参与者应纠正观念偏差

大学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和经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新形势的出现,大学的理念也应随之做出调整,及时树立起创新理念,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应当树立起促进经济发展、重视成果转化、服务社会需求的意识,作为主要参与者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中来。而企业也应该重新有效地评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协同创新为其所带来的增值效应。

3.3积极探索机制改革

为面向社会需求、面向行业与区域发展,探索多层次协同创新模式,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应在沟通交流、人才培养、产权分配、资源整合、风险分担、评价考核、组织人事、模式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开展机制改革,更加密切地合作。

3.4建立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为保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并最终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各协同创新主体在不同阶段所作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应该在维护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秉持“多投入,多回报”的原则,投入大的一方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兼顾不同的利益诉求。其次,由于利益分配的内容涉及科技产品、利润、专利、商标、技术等诸多方面,利益分配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有必要正确区分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建立相应的利益评价和利益分配标准。

3.5实行矩阵式的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合作项目不少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重组建缺治理”等问题:要么出现松散管理,团队申报、集体研究的项目,由于团队疏于管理,呈现若有若无的无组织状态,无法发挥团队的作用;要么强调威权管理,管理过程缺乏弹性,出现管理僵硬化、创新主体主动性缺失。目前协同项目中心唯一职能部门的设置应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矩阵式的管理制度,在研究基地和项目中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而原有的行政管理部服务于研究基地和研究项目。如此,便可以保证每个研究基地和研究项目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空间,可以自主处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免受上级领导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朱鹏,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高教探索,2013 年第3期第15页。

[2]张金福、代利利、王维明,理事会制度: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的创新,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21期第46页。

[3]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第7期第16页。

[4]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12-4-23。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钳工实训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CAXA2013数控车软件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