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管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

时间:2022-09-03 02:06:02

浅谈如何管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

摘要: 建筑电气工程, 包含建筑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虽不是工程的主体专业, 但是, 近些年来, 随着建筑物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加和扩大, 提高了建筑电气化的标准, 这就使得建筑电气专业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和投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电气施工阶段的管理, 并进行设备调试, 保证使用功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 施工管理 设备调试

1 电气施工前期的准备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 直到最后竣工验收各项工作中都会含有电气工程部分, 如需建设单位参加研究的讨论会, 也应对电气部分给以足够的重视, 以便提供必要的资料。

( 1) 做好电气设计委托书

设计委托书应包括电气要求篇章, 如果设计委托书不能详尽地有效地表达出建设单位对拟建工程的各项电气使用的具体要求, 设计单位完成的施工图将是不完整的。委托书应明 确施工图设计对电气的要求功能, 应包括各项技术指标, 主要设备的情况及建设位置提供电源的位置和方式, 各相关专业与其他建筑物电气连接的要求和条件以及使用性质, 并包括工作制和工作时间, 以决定供配电设计的级别及设备用电计算利用系数等。设计委托书特别应对影响保障系统设备起重要作用的参数明确指出, 对可燃气体报警器, 如不告知气体元素名称, 就无法知道它的特性、比重,无法选用合适的探测器, 也不能确定探测器安装高度。所以委托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设计图纸的电气工程质量, 作为电气主管人员应该认真参与委托书的起草工作。

( 2) 把好审图关

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后, 建设单位电气部门主管人员应审核电气设计指标、设备布置、强电和弱电电路布线等。第一阶段的审图应着眼于总体性、方案性等重大原则问题。如这一关不能严格把住, 就势必造成一边建设一边修改或建成后马上改, 造成浪费。

( 3) 做好设备选型

一般情况下工艺设备由使用单位提供, 保障系统由建设单位按图纸要求定货, 严格控制质量, 严格选择供货单位。现代建筑的灯具不仅仅是用于照明, 其装饰性、艺术性在建筑物内起着重要作用。灯具选择要特别注意其电气性能指标,使其具有安全、实用、美观的综合性能;灯具必须看样定货,以选 择合适的产品。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质量,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 电气管理人员须认识电气设备和材料 的种类、型 号、规格的不同,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质量, 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 购、运输和 保管这其 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对于电气材料的各种电气性能试验(如交流耐压、直流耐压、泄漏电 流试验、绝缘电阻测 定、接地电 阻测定等) 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对于电气设备的各项试验应按规范要求, 参照出厂说明书及试验报告, 在安装工作接近尾声或具备试验条件时进行; 电气工程的系统试验, 应在交工前与有关人员共同进行。

2 电气施工阶段的管理

一个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工程组成的, 只有每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都达到合格(或优良),才能创造出合格(或优良)的项目工程。因此从工程开工起, 电气施工管理人员就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 尤其是未经验收及签认的隐蔽工程不得进行隐蔽或下道工序, 切实把握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关。电气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检验的关键部位有:结构施工中建筑电气, 主要是跟紧结构施工进度的预留、预埋作业, 如:

(1) 接地工程:基 础底板钢 筋的贯通,柱与底板主筋的焊接,防腐,做接地电阻阻值测试,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及有关规范,必要时可增加人工接地极,以减小接地电阻值。

(2) 防雷引下线:当采用立柱主筋做引下线时,必须将作为引下线的主筋自上而下都做标记; 当采用专用引下线时, 应注意上下贯通成一体, 并做好焊接、防 腐处理。

(3) 配管与箱盒的预埋、预留、位置、标高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管线内外壁应按规定做除锈和防腐处理, 剔除管口毛刺, 入箱入盒时需加护口,弯曲半径须符合规范要求; 采用硬质、半硬质阻燃塑料管的预埋须根据埋入的墙体种类进行可靠的保护。

当施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后, 建筑电气工程将随着装饰、装修工程的开始进入安装期, 其关键工序有:

(1) 吊顶配管, 重点是跨接 地线的焊 接与防腐; 消防报警系统、通讯电话系统等所用的电线管种类须符合规范要求。

(2) 管内穿线时要根据要求按色标分色, 以区分零、地、相线。

(3) 电 缆 桥 架 与 金 属 线 槽 安 装 要 求 横 平 、竖直, 支点间距符合规定, 并连成整体妥善接地。

(4) 电器设备安 装的 重 点 是 定 位 、接 地 、接 线相序。

(5) 屋顶避雷网与接地引下线焊接是否可靠,是否上下已构成一个贯通的接地体。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主要是:

(1) 系统测试与试运行工作,电气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认真查看,并检查各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切试运工作应服从指定的专人指挥。无论送电和停电均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试运的指挥人员和参加试运的操作人员, 应沉着镇定,严格按试运方案、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使整个试运工作有条不紊, 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2) 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竣工资料是体现内在质量的文件,是贯穿于项目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的,是竣工阶段必须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因此务必达到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施工的内在质量。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统一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文件材料经收集、审查和整理, 作为对工程进行验收、管理、使用、维 护、改建和 扩建的依 据, 工程施 工技术资 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 并做到各项文件资料内容

完整, 数据准确、真实, 签证齐全。

3 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

调试, 是对前述大量工作的一次检查。电通灯亮是调试的第一项工作, 配电箱柜要做好标签明确控制对象; 设备调试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 对其性能 指标逐项 进行, 如空 调机制冷 、温度控制范围、安全保护等指标需逐项检查、试验, 特别是有关安全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 一定要反复试验, 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 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 要请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可以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 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调试为今后的使用管理打下基础。在整个调试工作完成后, 还要经过时效考验, 稳定可靠后, 才能交付使用单

位。

4 结 语

总之, 就是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电气部分的管理。一项工程如电气工程质量存在若干问题或隐患, 设备不能正常稳定运行, 且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这个分项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 重视电气工程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所以, 电气管理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 严格要求, 互相促进 , 互帮互助 ; 赶工期时 更要严把 质量控制关, 充分发挥把“关”作用。一个优良工程的创建离不开各电气管理人员之间的技术、技能与管理经验的密切配合。

上一篇:浅谈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分析 下一篇:较厚楼板结构的梁板整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