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类型池塘藻类生物组成及其动态变化

时间:2022-07-31 08:53:45

不同养殖类型池塘藻类生物组成及其动态变化

摘要:经统计可知,在各池塘的放养鱼类中,各塘吞滤比与实验期间的月平均浮游生物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根据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的组成情况、浮游植物密度大小,季节变化情况等结合池塘放养鱼类吞滤比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科学调节水质合理地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在池塘养殖中根据浮游生物的特性与鱼类的关系合理的进行混养,对水产养殖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池塘 不同类型 浮游植物 季节变化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设施

本次实验采集的水样为广西大学水产科研实验基地的1号塘(1#)、3号塘(3#)、9号塘(9#)和4号塘(4#)、6号塘(6#)、8号塘(8#),总面积13亩。均为无坡度的水泥片石堤池塘。每口塘装有1.5KW增氧机一台。各塘除投饲种类及放养鱼类外,管理方式基本一致。

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1.2.1实验仪器

a、定量瓶 b、定性瓶 c、浮游植物网(25号) d、温度计 e、胶头滴管 f、0.1ml浮游植物计数框(2cm*2cm) g、竹子 h、1L采水器(水生80型) I、显微镜 j、载破片,盖破片 k、0.1ml移液管 l、吸耳球

1.2.2实验药品

甲醛(福尔马林): 5%甲醛 即每100体积水样加5体积甲醛。

鲁哥氏试剂(碘液):将6gKI溶于20ml蒸馏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g I2 充分摇动,待I2完全溶解后,加入80ml的蒸馏水即可配成100ml的鲁哥氏液[7]。

1.3 浮游植物的采集以及处理

浮游植物活动的旺盛期是在秋季期,而且是在一天的中午时段最活跃,因此,我们选择实验水样采集的时间段为2009年夏季7月25日、8月25日,秋季9月23日、10月23、11月19日,冬季12月21日和2010年1月19日。为采样当天早上的9点从1号塘开始,这样实验采样进行到9号塘时为12点左右。采集的过程中同步的测量每个实验池塘的水温以及采集水样前后的气温,并做好记录。

1.3.1浮游植物定性样品采集及测定

浮游植物定性的水样是用25号的浮游植物网沿着池塘四周边缘在水层为0.5米处进行水平拖滤采集。实验采集的水样经浮游植物网过滤后浓缩放置于浮游植物定性瓶中,立即加入10ml的鲁哥试剂固定液以及5%的甲醛液2ml,并做好日期、塘号的记录。

1.3.2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集及测定

实验基地池塘里的水无更新,为了能够比较均匀的而且是比较全面的收集到尽量完全的浮游植物,本实验选择的点为每个池塘的靠岸1米左右的四个角以及池塘的中心共5个点为采样点。

实验基地池塘在养鱼期间水深大约为1.5米,浮游植物一般会在中上水层活动,因此,本实验采集水样的水层为0.5米。每一个采样点采集水样为1000ml,即采集总水量为5*1000ml=5000ml。

1.4 浮游植物的定性和定量

本实验对浮游植物的定性定量观察都是在水产实验室进行。

1.4.1浮游植物的定性

实验采集水样中浮游植物的定性,是用胶头滴管从定性瓶内吸取底部的藻液,置于载破片上,用10X的低倍镜进行初步的观察,主要是鉴别大型的藻类,再用40X高倍镜进行再次观察,主要是鉴别低倍镜下不可观察到的小型藻类,一般一口塘观察两遍。定性包括门属,并将出现频率比较频繁的种类做好“++”记录。

1.4.2浮游植物的定量

浮游植物定量的方法:将定量瓶内的浓缩藻液充分摇匀并迅速用0.1ml的移液管取出藻液置于容积为0.1ml的浮游植物计数框内,并用盖破片盖好,置于40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数。选取计数框内靠近四边以及中心的小格进行计数并计算总和,得出一片计数的浓缩藻液的1/20的总量。每瓶水样观察两次,计数两次取其平均值。同一采集水样的两片计数结果与其均数的差距如果不大于其均数的±10%,这两个相近的均数即可视为计数结果。

2.结果和分析

2.1 不同养殖类型池塘浮游植物的组成以及优势种

2.1.2池塘浮游植物以及优势种的组成

通过2009年7、8、9、10、11、12和2010年1月对实验采集水样进行观察,初步统计有绿藻门27属(占48%)、蓝藻门15属(占27%)、硅藻门7属(占13%)、裸藻门2属(占4%)、隐藻门2属(占4%)、金藻门1属(2%)、甲藻门2属(4%)共7门56属。

不同养殖类型的鱼塘其浮游植物在夏、秋、冬季的种类多样性变化不大,都在30%—37%之间。占绝对优势的绿藻则是随着季节更换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蓝藻与绿藻则刚好相反。

从本小组成员实验鉴定的结果可以看出, 2009年7~12月和2010年1月期间,各个池塘出现的藻类种类是比较多的,其中绿藻门占绝对优势,其次是蓝藻门。经过本实验小组人员的观察和鉴定的结果显示,各个月份各个实验池塘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分别为:小球藻、栅藻、盘星藻、十字藻、鼓藻;色球藻、隐球藻、平裂藻;小环藻;裸藻;分别隶属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其中,小球藻、栅藻、色球藻、小环藻在各个月各个塘中占尤为优势种。

2.2 不同养殖类型池塘浮游植物变化

无论是青鱼塘还是罗非鱼塘,不管是在哪个月份,绿藻的密度都是最大的,在94%-59%之间。其次是蓝藻,硅藻,分别在27%-6%,23%-1%之间。

2.3 各塘浮游植物密度月变化与水温的情况

2.3.1不同养殖类型池塘浮游植物变化

比较两种鱼塘浮游植物月变化情况,无论在哪个季节滤食鱼塘的浮游植物密度总是远大于吞食塘的密度。3号塘和9号塘浮游植物密度在7、8月份,即在夏季,其水温的变化不大,呈现稍微降低现象;9、10、11月份,即在秋季,其密度随水温的降低呈现平缓的趋势,变化不大;12、1月份,即在冬季,其密度开始减小,减小的幅度不大。而1号塘在夏季,秋季其浮游植物密度都是呈增加的趋势,且秋季增加的幅度远大于夏季增加的幅度;冬季其密度开始减小,减小的幅度非常大。

2.3.2不同养殖类型池塘绿藻变化

比较吞食塘和滤食鱼塘的绿藻的月变化情况可知,由于绿藻是优势种,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吞食塘还是滤食鱼塘的绿藻密度其曲线图都与其相对应的浮游植物密度的曲线走向相一致。3号塘和9号塘吞食塘在夏季绿藻的密度都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有轻微的下降;秋季,其密度有缓慢上升趋势,11月份后上升明显;冬季,其密度又开始下降。夏季秋季期间水温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恒高温,秋季水温开始下降,但是1号塘绿藻密度都是持续升高,且秋季升高的幅度比较大;冬季之后开始下降,下降地幅度也比较大,几乎接近7月份的密度。

3.讨论

3.1 影响池塘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原因初步分析

对于浮游植物而言,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温是影响其生长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根据南方气温的变化,夏季水温逐渐升高,硅藻、蓝藻逐渐减少,绿藻慢慢占一定优势,并且密度越来越大。秋季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硅藻密度逐渐升高,蓝藻密度逐渐下降。

第二个影响浮游植物密度的因素是主养鱼和配养鱼的食性和活动情况。配养鱼类对水中的浮游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鲢鳙鱼在滤水的过程中也会摄食大量的浮游植物,从而使浮游植物密度随着降低。

参考文献

[1] 赵文.水生生物学实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2] 赖英.博斯腾湖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的研究[J].水产生态学杂志.2009,2(5):103~105.

[3] 古孝鸿.不同养殖类型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J].湖泊科学.1994,6(3):276~281.

上一篇:居民住宅区园林绿化之我见 下一篇:探析建筑施工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