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期刊数字化利弊

时间:2022-09-03 12:46:45

浅谈科技期刊数字化利弊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及期刊数字化的迅速普及,期刊的传统经营模式开始发生改变,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利弊分析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普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带给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已经不再是陌生话题。对于科技期刊行业而言,数字化是一种趋势,不仅影响着杂志社的经营运作模式,也对编辑的工作方式带来新的变化。

1期刊数字化的定义

数字出版是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1]。期刊数字化即期刊网络化,是借助网络进行期刊的编辑、传播和服务等活动的一种发展趋势,是期刊整个流程和传播方式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变革。凡是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的是实质上是网络的数字技术与传统出版的集合。

2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的现状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化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发展首先由专业类、学术类期刊开始。这类期刊由于其内容特殊性,被首先列入国家信息化建设项目,发展相当迅速。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等建立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全文数据库。至2001年,我国80%的科技期刊,特别是科技核心期刊都通过因特网进行全文服务。2001年以后,部分有实力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开始在网上创建自己的期刊网上编辑部系统,并委托相关软件公司开发在线投稿与远程编审系统。至2007年6月,约200多种期刊采用在线编辑审稿系统,约100多种期刊实现网上基本同步开放存取,标志着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从期刊上网向数字期刊发展的进程已经开始启动[2]。

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每天发表的文献就有2万多篇, 80%的科学研究、技术信息类文献是通过科技期刊传递的,我国85%以上的科技信息来源于科技期刊[3]。目前国内大型网络学术期刊数据库主要为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大中文科技数据库。万方收录了自1998年以来国内出版的各类期刊60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2500余种,论文总数量达1000余万篇,每年约增加200万篇;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已收录国内7385种学术期刊,涵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哲学、农业、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全文文献总量2225万多篇;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各类中文期刊80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810种,包括文献总量2000余万篇。

3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优势

3.1降低期刊运营成本 与传统模式相比,期刊的数字化运营实现了无纸化。通过在线投稿与远程编审系统,从作者投稿直至期刊出版,全部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不需要将稿件变为纸质版本,也不需要通过邮局进行稿件的邮寄。这样,在节省了打印和纸张费用的同时,也节省了邮寄的费用,并且免除了邮寄过程中稿件丢失的风险,大大降低了编辑部的运营成本。从发行方面来说,数字期刊一经网上发行,其流通速度远远高于纸质期刊的流通速度,通过网络支付,点击浏览或下载即可,不需纸质书籍的印刷、装订存储及运输等费用,同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模式相比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

3.2工作流程的高效化 通过在线投稿与远程编审系统,可以对整个工作流程实施网络化、系统化管理,投稿、审稿、查询、编辑加工直至出版发行均可在线完成。作者、编辑及编委均可通过网络对稿件进行实时的进程查询和管理。编辑与作者,乃至于读者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与快捷,使传统的期刊编辑工作过程由单向的封闭流程, 转变成一种带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4]。通过网络采编系统不但可以方便的对已经出版的稿件进行分类、统计和查询,还能够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3.3科学信息交流的扩大化 在科学信息交流活动中,信息载体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其为构建科学信息交流系统的基础。因此,当信息载体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科学交流本身随之变化[5]。网络媒体为载体的数字化期刊为科学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是扩大期刊影响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数据库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数字化期刊文献,为我国科学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平台,使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技术的最新信息。而以往传统出版方式往往会导致信息的延迟和范围的狭窄。目前国内的"中国知网"的知网节是将文献根据内容进行关联、整合,所有文献均通过"知网节"关联为知识网络,以一篇文献与其相关文献的链接点,以一篇文献作为其节点文献,将文献按内容相关性链接为知识网络型数据库,知网节使每篇文章都成为一个知识网络。它不仅包含了单篇文献的详细信息,还是各种扩展信息的入口汇集点[6]。

3.4互利共赢 互利共赢指赢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赢得经济效益。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在去年的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上表示,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达到了530亿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2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达到799.4亿人民币,又比上一年增长50.75%[7]。据有关方面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数字出版用户每年将增长30%,收入每年增长50%。对于读者面较窄、专业性较强、发行量不大的科技期刊而言,通过数字化出版所带来的新的经营模式,可能是改变目前经营状况的契机。

4科技期刊数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4.1著作权问题 目前期刊数字化发展版权问题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期刊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著作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民事权利,客观上已经成为最复杂、最深奥的法学分科之一[8]。2010年6月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以"龙源期刊网遭遇版权门"为题报道了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魏剑美状告龙源期刊网版权侵权案。魏剑美依法胜诉,龙源期刊网法人代表、总裁汤潮拒绝支付总额两万多的罚款,被行政拘留惩罚。2011年3月15日,包括贾平凹、韩寒、郭敬明等在内的50名作家联袂发文,指责百度文库以"免费分享"为借口,侵犯作家权益。我国2001年10月修订的《著作权法》就使用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概念, 明确规定作者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3]。当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后,在出版者和作者没有签订著作权转让协议的情况下,作者和期刊出版者各自享有其法定的著作权。即作者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出版者享有期刊作为整体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版式的著作权也归期刊出版者享有[9,10]。但有些条款在实际运作中难度较大,如期刊无权将作者的著作权转让期刊网络服务者,应取得逐一取得作者的同意,由于工作量巨大几乎没有几家编辑部这样做。目前,大多数编辑部通常采取的办法是通过"稿约"声明其网络传播许可,解决网络版权问题。但是从法律角度上来说,这些"稿约"并不具备著作权转让协议的效力,不能改变论文著作权归属,所以这种做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质疑。因此,如何转让网络传播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2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抄袭、飘窃、一稿多投、不当署名等侵占他人的知识产权的不良行为[11]。目前,由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和政策的缺失,导致一部分过分追求名利的人员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抄袭、剽窃等,并且这种情况正日益增多。2009年3月6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等人涉嫌剽窃的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浙江大学药学院兼职院长李连达也被牵涉其中[12,13]。目前,正值我国的各种学术数据库迅速发展的阶段,读者可以在数据库中简单的下载各类文献和数据,方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而且由于现在期刊数量较多,编辑不可能浏览完所有的论文,让一些学术腐败的人员有了可乘之机。2010年11月1日,在四川大学举行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与版权保护论坛上,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联合发表了《保护期刊版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宣扬期刊版权保护,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了遏制这种行为的发生,2008年底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公司合作开发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开辟了采用技术手段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新方法[14],并且多家期刊已经采用这种系统进行检测。

4.3纸质版期刊发行量的萎缩 由于网络以及数字化期刊的飞速发展及普及,几乎对每个杂志社都造成了冲击,纸质版期刊的发行量萎缩,甚至威胁到了有些杂志的生存。大多数科技期刊由于专业性强,读者人群比较局限,发行量本来就不大。有了数字化期刊后使得其发行量进一步下降,印刷量减少,导致印刷成本大幅增高。特别是一些广告少、经费不足的期刊更加难以维持正常的运作。目前几个较大的数据库将期刊发表的论文集中起来进行数据化处理,然后高价出售,而只付给期刊编辑部很少的费用,完全不足以弥补其发行量减少所造成的利润下降,导致了恶性循环。有数据[15]显示,2005年,期刊发行总册数3.23亿册,2009年则剧烈下滑到1.84亿册,仅是2005年发行量的57%。期刊销售总额4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每种期刊平均销售额下滑明显。一些期刊的公开发行量在几年间减少近1/2;原来一些科技期刊的发行量号称上万册,现在其的实际发行量则不足千份。

5结论

从当前的形式来看,期刊数字化发展是一种趋势,但是其中有利有弊。如何利用其发展目前的期刊行业还需要政策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各个编辑部运行模式进一步调整,从新的机遇中开辟出一条有科技期刊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蔡敏.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对接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8-70.

[2]曾建勋,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J].编辑学报,2008,20(4):283-285.

[3]骆平,李蔚君.行业数字化期刊与保护[J].编辑学报,2009,21(12):127-129.

[4]张冬冬,李杏林.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变革[J].理论界,2005,12:153-154.

[5]李湘东,徐军,沈祥兴.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交流系统机制创新研究[J].出版科学,2008,15(06):67-73.

[6]高申,李国玲,杜宇欣."中国知网"在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10,22(05):457-459.

[7]柳斌.《材料保护》参加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EB/OL].http://.2012-06-09

[8]王荣兵.署名单位与学术论文的著作权[J].编辑学报,2009,10,21(05):378-380.

[9]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21(01):17-19.

[10]游苏宁.科技期刊中编辑应有的权利[J].编辑学报,2000,12(02):118-119.

[11]郭再.浅议网络环境下如何遏制科技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J].编辑学报,2009,21(9):95-96.

[12]张宏,程建霞,王小唯,等.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0,01(22):52-53.

[13]黎贞崇,唐莲英.科技期刊预防"一稿多投"的措施[J]编辑学报,2004,16(03):184.

[14]谭华,崔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建议[J].编辑学报,2010,22(04):153-155.

[15]李文珍.学术期刊生存现状调查:发行量大量萎缩[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5(173):12.

上一篇:孤儿药相关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下一篇:药品生产现场的GMP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