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03 12:32:44

模因论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本文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讨论和叙述了模因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在接收信息材料并背诵的基础上开展听力材料的模仿与创造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 模因论 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1. 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Memetics)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基础上,把模因(meme)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具有3 个显著的特征:保真性、多产性和长久性。模因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其他个体需要经过4 个生命周期:同化阶段,记忆阶段,表达阶段和传输阶段。

2.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方面的问题

2.1.1 教师对听力教学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听力教学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将教学材料中的听力练习做完即是完成了听力教学。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听力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2.1.2 听力材料数量少,质量低

从听力材料的选择上看,学生的大部分听力练习来自于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同时,全体学生听同样的材料,完成同样的练习,无助于分层次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2.2 学生方面的问题

2.2.1 学生词汇量少,发音不准确

在听力的过程中,学生常会很多问题。加上初中英语听力材料越来越长,语速越来越快,学生容易对听力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2.2.2 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现象影响较大

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较大,他们脑海中的中式英语的思维方式降低了获取听力中信息的接收速度和准确度。

2.2.3 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很多学在听力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个词、 每个句子。每遇到没有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便会产生焦虑心理。这样一来会造成无法听懂之后的材料。

3. 模因论在初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3.1 同化阶段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环境中,教师鼓励学生大量接触诸如初中英语听力材料,听力技巧与策略,知识文化背景等模因,并通过努力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它们。这就是初中英语听力模因教学的同化阶段。为了实现模因的高效同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三方面:

3.2 模因与感受记忆

应利用多重感官采集模因信息的听力教学,一定能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模因在个体记忆系统中保留的时间会更长,更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善用视频与音频同步的教学资源,展示有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图片。这样的话,听力教学语音环境将愈发生动、有趣和真实。

3.3 模因与长时记忆

在进行听力时,单纯依赖人脑的记忆明显不够的,而“记笔记”则是提高学生听力准确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背诵是实现长时记忆行之有效的方法。知识的内化,是学生语言输出的基础。而背诵正是夯实了基础。背诵可加快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帮助学习者扩大学习范围,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3.4 表达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场景,为模因的表达创设良好的氛围。如教师可以针对听力材料设计一些问题,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也可要求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语音语调应鼓励学生在所记笔记的提示下,尝试复述听力材料,甚至根据听力材料进行话题论述或角色扮演。

3.5 传输阶段

初中英语听力模因教学的传输阶段是对表达阶段的延扩。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因通过听力题型这一模因载体表现出来并进入传播阶段,即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听力知识模因对听力题型进行训练。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问答、讨论、演讲等各种方式将所获得的模因信息以声音和文本的方式加以表达,教师要将所反馈的模因信息加以研究,纠正其中的错误,讲解其中的重难点,诠释其名言警句,确保模因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促进模因生命周期的顺利完成。

4. 结束语

模因论启示听力教学者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系统学习模因理论,积极地理解模因的不断复制和持续传播规律,重视模因的积极作用,积极促使学生的语言模因的正确复制和传播,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的教学效度。经由模因的持续传播方式在现实教学环境中的运用,倡导朗读背诵,提倡复述,激励创新模仿,建构模因教学模型的教学方法,来帮助高职学生提升英语听力能力,推动英语听力教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初中学生英语听力应用能力的要求。

孙炳文, 张崇. 模因的动态生命周期[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上一篇:初中阶段的音标教学与单词记忆初探 下一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