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时间:2022-09-02 10:42:02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字]综合素质 音乐理论 兴趣 想象力 创造力

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只注重少数音乐尖子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音乐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什么是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两个方面。一个没有音乐素养的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

一、提高认识,加强音乐理论的教学

音乐素养是音乐的基石。音乐又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整和人格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听什么样的音乐,唱什么感情的歌曲,不仅对一个人的情绪感染,性情陶冶有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都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事情、任何工作,要想做得好,就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脱离实践的理论,是行不通的;要学好音乐,音乐理论就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要重视并要求学生学习好音乐理论知识就是这个道理。授课中,教师往往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致命不足。所以,让学生更深意义地理解并学习音乐,音乐理论教学首当其冲。如果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限于在日常生活中唱歌、跳舞,弹奏音符,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的基础上去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兴趣,合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走上学习音乐的康庄大道。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防止枯燥的理论教学,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活动,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所使用的各式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师在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时,也应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甚至教学的氛围等来决定适当的方法。随着时代进程的加快,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促进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兴趣的良好手段。它生动、立体并加强了情境、情趣、情感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让学生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兔蹦蹦”来体会八分音符节奏,模仿“敲钟”体会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步和声练习时,有效地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通过两只手表示出的不同音高,让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来演唱,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又可以使学生对合唱产生浓厚兴趣。

三、熟悉教材,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解、表现能力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理解,从而表现出来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根据作品内容,引导学生熟悉教材,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在对乐曲的理解上,用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把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形象充分的表现出来,体现了学生表现能力的另一面,也进一步提高了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放进行曲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学踏步,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定;让学生学做小鸟飞,学生不仅从中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同时也弄清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从而使学生“飞”得那么富有起伏,具有韵律感。音乐表现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音乐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展示。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多点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结合歌曲意境、歌曲形象创设音乐情境,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去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如:在学习《十二生肖歌》时,教师可利用音响,道具等,先创设出动物园的氛围,让学生猜猜动物园里有哪十二种动物是人类的属相,通过叫声模仿和创编动作来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创编,学生既唱熟了歌曲,又展开了思维空间,同时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多来咪》时,可组织学生现观看影片片段,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并且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的形式。通过以上创造性的音乐学习,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也无疑为学生个性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作者单位:1.辽宁省辽阳市普化小学,2.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

上一篇:语境对小学生汉语句子样例学习的影响 下一篇:分式教学中的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