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

时间:2022-09-02 10:38:07

构建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

摘要:“文化自觉”是历史的、流动的、当下的,是我们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主体都应该自觉意识到的一个具有历史合理性与内涵丰富性的价值命题。在对“文化自觉”进行有效地关照时,有必要形成辩证的历史的思想方法,尤其是我们当代青年在价值确认方面应该形成必要的“文化自觉”,最终构建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人的自觉”。

关键词:文化自觉;人的自觉;价值;

一、“文化自觉”:历史合理性与内涵丰富性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由我国卓有成就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望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问题始终是费老直至晚年在学术上一直紧紧抓住并且再三呼吁的,他曾一再提倡要对人文价值再思考,认为“可以用‘文化自觉’这四个字来代表我对人文价值的再思考”。①“文化自觉”不仅是费老在进行学术反思中“就是要求自己对过去发表过的学术思想回头多想想,我的思想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想,现在看来是否还有点道理,是否要修正,甚至改动”个人的“文化自觉”,更是我们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主体都应该自觉意识到的一个具有历史合理性与内涵丰富性的价值命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而费老的“文化自觉”,这四个字正表达了当前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世界各地多种文化接触中引起人类心态的迫切要求。

那么,何为“文化自觉”?学界已达成了一些共识性的观点,如: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进行文化自觉的目的和意义等,也曾归纳了当前“文化自觉”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学人的共识,“归纳当前学术界的探讨,“文化自觉”的内涵主要有三点:一是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要有对所处文化的自我意识,要有对自己所拥有、所生存的文化状态持有清醒认识;二是在各种异质文化面前,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确立主体意识,并能对自身文化进行创造与建设;三是在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时,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相互欣赏、学习,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与坐标。”费老概括其对人类学的前途关照的一句话便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②,这十六个字其实正如费老自己所言,“这一句话我想也就是我提出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二、“文化自觉”:哲学维度与文化视域

费老在“自白”中说到“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样的一个“文化自觉”,我想,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辩证的思想方法作为其哲学维度的理论基础。

首先,用辩证的眼光来定位“文化自觉”问题。最开始费老在提出“文化自觉”时,并非从东西文化的比较中,看到了中国文化有什么危机,而是对少数民族的实地研究中首先接触到了这个问题。③可见,“文化自觉”既是群体之中各个人的、又是世界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自觉”从小处着眼,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共建美好的群体而需要作出的自觉;推而论之,我们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舞台上的一员也同时需要一种自觉来推动和谐的人类家园的共建。此外,文化自觉的历程是一个前进中肩负美好未来的艰巨过程:各个人、各个民族一开始都觉得自己好看,“各美其美”。这还不够,还要能理解别人的美、欣赏别人的美,“美人之美”,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才能打破,实现“美美与共”。最终以一种“自觉”的态度,认识、审视、分析中国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观点来审视“文化自觉”问题。可以说,“文化自觉”问题的形成和推动既是从20世纪走过来的费老个人的学术思想的结晶,也是顺应历史潮流,是现实可能性与历史必然性的契合。正如我们身处当今时代的每个个体所感受到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我们正处于一个联系日益密切的生态系统当中,“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作为我们的人文领域,需要探求合理而有效的文化路径去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而各种文化的自觉正是实现人类的和谐相处,实现世界整体经济文化的各项繁荣一种有效方式,同时,“文化自觉”也必须放到整个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的长河中不断地开掘和创造。

在我国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努力朝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推进。显然,作为直接涉及中国社会文化未来发展问题的“文化自觉”必将成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

三、“文化自觉”:当代青年文化自觉意识的建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急剧发展与变化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改变,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是根本性的转变。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间力量、文化建设生力军的青年,我们需要在价值确认问题上进行必要的关照。在此不便过多的论及当下的青年文化现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如有的学者也曾论述到,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演变与世界范围内的人生价值观演变在方向上是吻合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中的自我价值导向已经出现并且不断强化。笔者以为,自我价值意识的确立本身是人对自身主体性确认的一种表现,但需要提醒的是,自我价值意识无限的绝对化之后而形成的相对主义现象却是应该得到有效避免的。就此,史铁生曾在随笔《灵魂的事》一书中言及,“各行其是的人们呢,终于还会像最初那样谋求协作,但协作必要有规则,而规则的建立能不赖于价值的共识?”我想,其实这与费老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有着内在共通性的,我想“文化自觉”应该成为青年,特别是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自身文化发展中的一种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并勇敢地承担起引领社会与文化走向“文化自觉”的历史责任。

文化的发展是有其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自觉”不仅仅是当期我们国家作为整体建设之一的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呼吁社会每一个文化主体的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创造,以本民族的发展为立足点,心怀世界,与其他民族共同谱写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构建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人的自觉”。(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第371页。

②张冠生:《应是鸿蒙借君手——通观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天涯》,2010年第1期。

③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上一篇:由社会建构论透视中国古代诞生礼仪的性别差异 下一篇:车子丢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