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2 08:16:33

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高中美术课改的推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彩。无论是《美术鉴赏》,《绘画》还是《书法》等模块的课堂教学,本人在实际教学中都有所体会,有所感受,有所思考。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的结合,学生室内练习与室外写生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评价方式的结合都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的。这些课堂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又推进了高中美术课改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思考

高中美术课改已经进行了几年。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及美术老师对课改精神的不断领会与探索,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越来越好,本人也在这课改中认真钻研,勤于探索,在教学中所有体会,有所感受,有所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美术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的结合

坡曾语:“观王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看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就说明文学与艺术相通的。无论是“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的意境,还是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面部刻画,无不显示出文学与艺术的内在关系。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推倒文学与艺术的篱笆,用艺术去关照文学,用文学来阐述艺术。

我在教《美术鉴赏》讲到审美需要时,引用李白的诗《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审美需要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一览名山大川胜过名菜佳肴。讲到艺术美时,引用屈原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荷马史诗》中描绘美人海伦美的句子不多,“好一位标致的美人”,“貌似天仙”,“长裙飘舞的海伦”。在这里文学的想象胜过艺术的描绘,用文学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似乎更有感染力。讲到和谐美、对比美时引用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的画面啊,多美的诗句呀!落霞与孤鹜二者齐飞,给人以融洽感,天长与秋水都是清丽的景物,放在一起,天水一色,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的引用不仅很好地拓展了美术教学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科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室内练习与室外写生的结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选修的是《绘画》模块,内容包括中国画、素描等。这些内容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其绘画技巧是一个大问题。新课标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所以我在教这个模块的内容时让学生室内练习与室外写生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在教《绘画》模块中的《中国花鸟画》这一课时,室内练习让学生感知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体验毛笔的中锋、侧锋、逆锋的用笔,体验墨的浓、淡、干、湿的用墨;让学生了解小品花鸟绘画的技巧。室外写生要让学生知道取舍、概括,这样画面才有感染力,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于是,金黄的迎春、淡紫的藤花等都成了同学们描绘的题材。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绘、热烈的讨论,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充满着春天般的盎然生机。

三、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法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是一个既系统又复杂的过程,然而正确的理论指导却能够让我们的实践找到正确方向。我在《书法》这册书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我教《隶书》这一课时,让学生了解隶书的书写规律――“横向取势”,“蚕头雁尾”,特别是不同的碑帖具有不同的特点。《乙瑛碑》结体方正、雄伟,端庄;《礼器碑》结体典雅凝练,疏朗俊秀。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隶书的特点,再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演示,练习起来笔画才更加到位。我教《行书》这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是“无形之象,无声音乐”。书法艺术中线条与质感所对应的情感因素与审美特征是书法艺术的主要载体对象。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创作环境,不同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的作品具有不同的内涵。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情感的表现上截然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临习实践时,学生的思想会随着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跌宕起伏,这样学生的实践会更上一个层次。

四、课堂教学中不同评价方式的结合

心理学认为:鼓励是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增强信心。我教《美术鉴赏》时,对于问题回答很好的同学报以肯定的目光,欣赏的话语及鼓励的掌声。学生对于一幅绘画有独到的见解时,就让其形成文字并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全班同学听听他的灵感与智慧。我教《绘画》模块时,带着摄像机把学生作画的过程都录拍了下来。每次上课时,都感觉学生格外得认真。老师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奖赏,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丰满。课后把学生优秀的作品拍成照片投于报刊,或参加省市级的书画比赛,或举办校园学生书法展。不同评价方式的结合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肯定学生、鼓钛生,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带着自信、带着成功的喜悦参与到我的高中美术学习中来,这是我所需要的。

如何搞好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课题。本文只是本人在这几个模块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感受和思考,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教师的不断探索,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3.徐德青.趣味美学.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上一篇:借助预学,步入“学”的深处 下一篇: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