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徒制与终身学习制

时间:2022-09-02 06:52:50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徒制与终身学习制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举办至今,越来越“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拨机制,也成为了检验各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梦,强国梦,强校梦,即人人有梦,人人都能出彩,都有好工作、好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教育强,则技能强;技能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产品强;产品强,则国家强。

关键词:技能大赛;学徒制;中职

“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现代学徒制与其最根本的区别无疑就是指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浪潮中为使技艺、思想不被淘汰,人人都本着终身为徒之初衷,活到老学到老,即终身学习制。

1、现代学徒制

在中国,学徒制也是历史悠久,它兴起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隋唐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促进了学徒制的完善,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学徒制的教育形式。诸子百家中的墨翟、木工的鼻祖鲁班和传授纺织技艺的黄道婆都是很有名的师傅。当然,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师傅莫过于春秋时代的孔子,他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之说,《论语》也相传是孔子的门徒在他逝后整理而流传下来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等。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搭建起“学生、学校、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工”与“学”的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协作和互补――集聚教学团队的目标;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2、终身学习制

终身学习,这对我们来讲也并不陌生,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最近的一种说法,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统一战线文选》第360页:《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5月26日)。这都很好的诠释了终身学习之根本意义。要能够活到老学到老,那当然是需要能力的,需要方法的,需要健康身体和心理的,人人都要有继续提高愿望,在今天,我们要予以全新的诠释,我们人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都需要继续提高,终身学习。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对习得的技艺可作补充、也是一种延伸,能跟得上发展形势,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让学成为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我国现有教育体系在管理上的弊端是各个类别的教育彼此间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相互间的沟通衔接缺乏制度的依据和得力的措施,造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虽然彼此内部结构完善,但相互间融合与交叉严重不足,横向沟通衔接渠道不畅的局面。受教育者一旦进入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很难有所超越。

3、学徒制与终身学习制共融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接受优质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为此,建议:

(1)继续加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之本。

(2)重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任用机制。一是转变人才观念。人才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会对人才也有不同的需求。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按不同的人才需求和要求,设立不同的人才评价和任用体制,不唯学历而重学力,以职业能力考证替代文凭,并设立政策,对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进行科学的评定及奖励,以更好地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

(3)改变人才选拔机制,提供人才多条成长通道:一是改变当今以高考为主的单一人才选拔机制,在保留并优化高考选拔方法的同时,构建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机制,尤其对于偏才、特长生,应建立一套特别的录用和培养方式;二是各高校允许招收旁听生,充分利用现有高校教育资源,为非高考生、就业的职工,提供再教育的渠道,以学力教育替代纯学历教育,提供公民多条成才通道。

(4)以学分制为基础,构建公民终身学习机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或完全学分制,推行“教育账号制”或“学分银行制”,使求学者从容求学、工学两便,增加其接受教育的自主性,从根本上消除上学矛盾,方便求学者终身学习。借鉴国外的“学分银行”机制。例如,在韩国,各种教育形式是相通的,每一个人,只要想学习,哪怕学习一天,都是一种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去兑换学分。通过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学历或证书。英国、法国等也有这样的机制。

(5)打破各类教育封闭体系,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破各类教育间的藩篱,在普教与职教、高教与职教等各类教育形式之间架设“立交桥”,建立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为各种人才的职业成长创造机会。

(6)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背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学徒制和终身学习制,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其成为民众行动的规范、成为单位群体的制度,以我国五千年文化融入现代学徒制,以终身学习促进现代学徒制健康发展,以现代学徒制成就强国梦想。(作者单位: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向丽.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J].职教通讯,2014(34).

[2]杨宇.现代学徒制校本化背景下发展趋势和可行性研究[J].科技视野,2015(02).

[3]冯桂林.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长江论坛.2014(06).

上一篇:包子哥冶微信售包子 下一篇:贵州茶叶品牌地理标志保护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