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02 05:03:51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对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 精神科护理人员30名,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 患者家属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73.3%,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理念;精神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214

就精神科的护理人员而言, 其工作具有特殊性, 他们日常工作所服务的人群是行为异常和思维异常的精神病患者[1-3], 因此工作压力较比其他科室更大, 久而久之, 会出现职业倦怠感。因此, 精神科护理管理不容忽视。本文为探究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 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 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 所有护理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5名。研究组护理人员中, 年龄最大30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25.8±6.2)岁, 其中10名为本科, 5名为大专。对照组护理人员中, 年龄最大33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26.2±5.8)岁, 其中13名为本科, 2名为大专。两组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护理管理, 研究组护理人员则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 详细内容如下。

1. 2. 1 心理沟通 护士长要加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并对其心理变化进行充分了解, 耐心听其宣泄与主诉, 并询问护理人员的需要, 切身实际的为他们考虑, 在工作和学习上, 给予护理人员关心和鼓励[4]。在排班时, 确保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 结合护理人员的要求进行合理排班, 这样一来, 可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告知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 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可以对其思想情感动向进行充分了解, 使彼此的感情得到加深, 与此同时, 还可以对其工作方法进行完善, 从而使双赢的效果得以实现。

1. 2. 2 合理排班 首先结合该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排班, 例如:病房结构以及病房的环境等, 与此同时, 在排班时要将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和年资较低的进行搭配, 这样一来, 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若在工作期间, 护理人员出现身体不适或是特殊情况, 要进行合理安排;若入院患者增多, 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确保工作效率[5]。

1. 2. 3 激励制度 由于该科室的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 因此, 要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福利和奖金, 同时对其进行表扬和激励, 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参照文献[1]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评定分为工作良好、一般和较差3个等级, 总有效率=工作良好率+一般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根据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2]。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 其中工作良好10名(66.7%), 一般5名(33.3%), 无较差人员, 工作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理念, 其中工作良好6名(40.0%), 一般6名(40.0%), 较差3名(20.0%), 工作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护理人员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通过实施不同护理管理, 研究组患者家属非常满意13例(86.7%), 一般满意2例(13.3%), 不满意0例, 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家属非常满意9例(60.0%), 一般满意2例(13.3%), 不满意4例(26.7%), 满意度为73.3%, 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科具有特殊性, 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更大, 更易出现工作倦怠感, 同时对护理质量有着不利的影响。人性化管理目标主要是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 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护理人员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 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 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患者家属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 因此, 该管理理念可以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应用并实践。

参考文献

[1] 梁雪玲.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14):1913-1914.

[2] 张红菱.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z1):203-204.

[3] 孔岩.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 24(4):2195.

[4] 郑小红.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16):117.

[5] 慕旭琴, 刘力嘉.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1):144, 148.

[收稿日期:2016-02-23]

上一篇: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 下一篇:60岁以上老人胃镜检查胃溃疡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