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

时间:2022-09-02 04:41:34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

摘 要:本文从问题教学法出发,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分析结论的五步操作步骤。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教学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42-1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于物理教学的方法。本文从问题教学法出发,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分析结论的五步操作步骤。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呢?

一、创设情境

物理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

物理上的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就是重视学生感性认识,利用想象直观的教具和图片、声音等素材,展现物理情景的。比如在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学中,使让学生“摩拳擦掌”感受一下自身的摩擦生热,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课堂上,体会一下手拍桌子时手也有火辣辣的感觉。 通过具体操作,引导学生参与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这一生动的过程,概念的理解、表述、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后面相关知识的理解都奠定了基础。

二、提出问题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中可根据生活事实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去解决。例看到天空,学生会产生疑间:“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雨后的天空为什么有时会看到彩虹?”教师可进一步问:“这是什么现象?彩虹的色彩有什么规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的每一点进步都都与科学实验分不开。物理实验也是科学探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中可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总结。

三、猜想假设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直觉对所提问题的预测有根据地提出合理的假设,引导学生把个人假设转化到团体的共同假设;让学生多方面思考并发问,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究问题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雏形框架。如: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有关因素时,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猜想。若学生产生困惑,教师可以给予引导性提问:“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对螺线管的磁性有何影响?一根直导线和将直导线绕成螺线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在旁边的小磁针怎样?看到的现象有何异同?由上述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呢?”启发学生通过类比推理,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大胆猜测。此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猜想热情。如告诉学生:“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你想成为发明家吗?请大胆猜测。”这样,可燃起学生的激情,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但是,教师此时对学生的猜想,不宜甄别对错,应让学生自我去验证。

四、实验验证

在提出问题后,学生进行了猜想与假设,这些猜想假设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要提示学生如何做好实验计划的制定与安排,提示验证的必要条件,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提示学生注意变量的控制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要注意发问技巧,同时对学生设计的探究问题的方案应让学生交流讨论,并予以肯定。如: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及铁芯粗细的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行设计。若出现困惑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本实验可采用什么方法探究,怎样控制变量,如何设计具体实验方案,还需要哪些器材,桌面上有吗,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实验呢等。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组间客串参与,但其任何行为均不能干扰和抑制学生的探究精神。对困难的小组教师可进行引导和提示,同时由于小组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可允许组与组间交流,取长补短,但同时又要提倡同学们应有独创精神。

五、分析结论

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他们对所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最终获得结论,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告诉学生常见的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归纳出有效的结论;初步建立不同层次的实验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所假设的内容,看是否与实验结论吻合,有何差异。若出现一些猜想以外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意外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否发现一些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的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

如:在研究电功的大小与U、I、T的关系时,课堂上同学们应用教材中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虽然得出了U、I越大,电流做功越多,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越多的结论。但是,他们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难以对 U、I分别控制。后来,在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同学们课外研究,对此方案进行改进,通过研究电能转化为内能来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U、I、T的关系,设计出了将两个电阻不等的电阻丝串联,分别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有等质量的煤油瓶的上部空气中,并将瓶口密封,插入玻璃管吹气,使两管煤油柱在相同高度,通电加热,辅助其他器材,实验效果明显,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应自觉运用“问题教学法”,应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就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之间的联系。虽然有些问题可能是错的,有的问题可能很稚嫩,但问题的提出、假设与论证,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率 下一篇:在高考作文中舞出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