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吉林省大豆害虫发生动态及其治理方法

时间:2022-09-02 04:11:13

谈谈吉林省大豆害虫发生动态及其治理方法

摘要:大豆是吉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又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品种。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市场价格的调整,大豆生产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品种也在不断增多,但大豆害虫的发生与为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大豆害虫的发生动态,搞好大豆害虫的综合治理,是保证大豆生产实现高产稳产的条件之一。

关键词:吉林省;大豆害虫;发生动态;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64-1

1 目前吉林省大豆害虫发生动态

目前,从全省范围来看,对大豆生产影响较大的害虫主要是地下害虫,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但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其害虫发生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具体发生情况有:

1.1 大豆苗期有多种地下害虫

大豆苗期有多种地下害虫为害植株根部,是影响保全苗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如蛴螬在省内各地均有发生,其具体类中西部地和东南部山区又各不相同。中西部地区以东北大黑鳃金龟为主,山区和半山区发生种类较多。在省内低洼或墒情好的地块发生的主要地下害虫还有细胸金针虫和东方(非洲)蝼蛄。在较干旱地区主要发生网目砂潜幼为害根部,在省内局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山区,地老虎类也是为害豆苗的地下害虫之一。值得指出的是,以往多发生在东部山区的大豆根潜蝇(豆根蛇潜蝇),近几年已遍及全省各地,长春、四平地区各市县已普遍发生,以蛆状幼虫蛀食豆根,6月份为害最重,爱害轻者植株矮小、枯黄,严重时豆苗萎黄枯死,对大豆保苗和产量已造成较大威胁。

1.2 大豆苗期地上害虫

除全省普遍发生的大豆蚜外,为害幼苗的常见害虫有圆跳虫类,以菜圆跳虫为主。二条叶甲发生普遍,少数年份为害较重。近几年中西部地区,斑鞘豆叶甲的严重为害,是造成局部地区大豆毁种重播的原因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实干旱的年份和地区,大豆苗期常遭受大豆叶螨(红蜘蛛)、大豆蓟马(端大豆蓟马)、黑绒金龟甲、网目砂潜成虫、蒙古土象、大灰象甲等害虫同时为害。大豆蚜近几年边年,且发生期也明显提前。在东部山区和半山区五月末或六月初即造成明显为害。

1.3 大豆生长前期至开花结荚期

主要害虫除大豆蚜外,这期间发生的食叶害虫主要有一些夜蛾类,如苜蓿夜蛾、经营权棕灰夜蛾、坑翅夜蛾、豆卜馍夜蛾、银纹夜蛾。后几种夜蛾类的尺蛾科的大造桥虫等因幼虫腹足发育不全,行动如尺蠖,故统称大豆造桥虫类。此期发生的毒蛾类主要有大豆毒蛾(肾毒蛾)、豆盗毒蛾、古毒蛾等,灯蛾类主要有星白雪灯蛾、白雪灯蛾和人纹污灯蛾等。有时可见少量大豆天蛾的为害。在省内各地发生一些金龟甲类也取食叶片。西部地区有时还发生豆芫菁类,如中华芫菁和白条芫菁等,少量蝽类刺吸叶片。上述害虫在豆田内常混合发生,且分布广泛,但一般年份不至于造成较大损失,各地应注意其发生动态。

1.4 大豆结荚至成熟期的害虫,主要是大豆食心虫,是影响大豆质量和外贸出口的主要害虫之一

2 治理方法及防治建议

搞好大豆害虫的综合治理,现在已经受到了领导和群众们高度重视和支持,广大农民已经认识到了综合防治大豆害虫的重要性。为科学的普及和技术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环境。第二,在综合治理实施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农业生产全局和豆田生态系统出发,建立一个以大豆高产、优质和提高三大效益为目标,丰产保健栽培为基础,抗性品种为主体,科学合理用药,注意保护天敌等协调措施的综合治理体系,以期经济有效,安全简便的控制害虫为害。第三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切实搞好技术服务和药剂、药械等物资供应工作。

2.1 大力开展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治理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形成特定的农业环境,使之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和保护天敌,从根本上抑制害虫的发生发展。如选育种植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推广保健栽培,以增强大豆抗性和自身补偿能力。

2.2 努力搞好生物防治,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

田间大豆害虫的天敌较好多,天敌是害虫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在生产中加以充分利用和保护,大豆害虫种类较多,也为天敌提供良好的栖境。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协调好生物防治和其他防治措施的关系。科学合理利用,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尽量在大豆生长期免施化学农药,或减少施药量,降低使用浓度,或改进剂型和施药方法,以利于天敌的保护和繁衍。

2.3 加强虫情测报,合理农药

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科学合理用药,为此必须加强虫情预测预报工作。从控害保益出发,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尽量筛选使用选择性强、低毒、低残毒的农药品种,减少施药频次,改进施药方法,努力把化学农药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2.4 切实抓好大豆蚜和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从全省范围来看,各地一定都要积极抓好大豆蚜和大豆食心虫的防治。结合当地特点,明确本地害虫治理的主攻方向。针对目前市场上的农药品种,广大农民一定要认真的学好选药用药的方法,积极选用科学先进的防治技术,科学合理的治理好大豆蚜和大豆食心虫及其他害虫的为害,以提高大豆的高产稳产。

今后,各地农业部门一定要在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掌握虫情动态,提高对害虫发生的预见性,加强虫情测报和植物检疫工作,积极开展主要害虫损失估计和经济阈值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治理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配套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提高大豆害虫综合治理水平。

作者简介:韩成林(1969-),男,汉族,吉林镇赉人,本科学历,吉林省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庭院树木草履蚧防治方法 下一篇:玉米小棒的原因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