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

时间:2022-09-02 01:08:44

激发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

摘 要 介绍激发职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26-0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它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客体对象有强烈的吸引性和主体有鲜明的情感反映。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对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更是这样,所以每节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计算机教学的重中之重。

1 了解学生现状,才能有的放矢,激发学习兴趣

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生活和工作都与计算机息息相关。计算机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从小学到初中,一定程度上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计算机教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实施。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过相对完善的计算机教育,掌握的知识显然相对较多,而一些学生接触很少甚至是没接触过,这就形成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对于此种情况,很多计算机教师也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起点,相对被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使得水平较差的学生学不会,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没有得到能力的提升。

面对这种状况,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高一开学初,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表见文后。

2 课前科技小播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时,说到iPhone,班里只有几个学生了解,而大部分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在国外很多孩子对新型科技的普及和了解是相当广泛的。高中生就他们的年龄应该对当前科技有所了解,而不是一无所知。当时看到他们对新型科技一无所知,笔者很是担心,难道孩子们只会利用电脑和网络玩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吗?笔者想通过科技小播报的形式来改变这种现状,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兴趣。

科技播报的内容:与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介绍、网站推广、实用工具介绍等

时间:2~5分钟

形式:Word文档或PPT呈现

例如,学生播报的内容有:介绍MSN;辨别真伪键盘的方法;如何在优酷上下载视频;等等。

作用:

1)每位学生在准备科技内容的过程中,学会上网浏览网页、查看信息、学会搜索素材、下载资料,了解下载的方法等,学会整理所搜集的资料,对材料进行简单的编辑与排版。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锻炼,是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的很好的方式。

2)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教材内容得到补充和扩展,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电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3 设置悬念,利用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问导入法吸引力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巧妙新颖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以任务激发学知识的主动性。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讲解“桌面属性”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设问1:桌面图标不见了,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来?

设问2: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Internet Explorer、我的回收站等图标不见了,谁能帮老师找出来?

现在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即为情境悬念激疑法,教师提出一目标任务,如设计一张精美的小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这种设问法不仅可以用于导入,也可用于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设置的问题有学生可以给出方法,可以顺势由学生来做讲解,或给学生时间分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改精神。

采用设问导入法要注意:

1)设问要巧妙,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设问要切题,与课堂教学所讲授的知识息息相关;

3)难度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最好能通过讨论或探究来解决问题。

4 给学生时间去探究新知和体会美,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限制自己喋喋不休的讲解,减少无谓的多次演示,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职高学生的特点大多是好动,动手能力较强,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强,教师若能因势利导,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教学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

如“桌面属性”这一课,体现了探究中体会美。介绍“桌面主题”应用时,给学生时间探究体会感受多个不同的主题给用户的不同感觉,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不同的主题,系统元素有哪些不同?设置好一个主题后,我们可不可以具体地设置某一些元素呢?过渡到“外观”的设置上,接着让学生自行设置,对比和体会外观设置给系统带来的改变。在讲述上面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学习兴趣很浓厚。

探究并不是盲目、无序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科学指导下来主动参与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变成自发、自觉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主发展。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应该让学生去体会。

5 小组合作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面对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很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小组合作教学法,它可以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来帮助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以学带学,共学共进。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采用小组竞赛形式组织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任务都要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速度快而且质量高,哪个小组就可以获得奖励,这样充分调动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的氛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整个班的共同提高。

以上只是笔者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各种各样的方法,要视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和培养职高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职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附: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非常欢迎你来到城市管理职业学校,走入信息技术的课堂。为了让我更加了解大家,根据大家实际情况制订适合的教学计划,让你在高中阶段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请如实填写本问卷。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开始一段新的学习之旅!

一、个人基本信息

1. 姓名: 班级:

2. 性别:A.男 B.女

3.家中是否有电脑( )

A.有且已上网 B.有但没上网 C.无

二、学习兴趣与目标

4.你平时用电脑做什么?[多选题]( )

A.搜索网络信息 B.学习 C.游戏

D.聊天、论坛、灌水、网购 E.听歌或看电影

5.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感兴趣吗?( )

A.非常感兴趣 B.感兴趣,但仅限于娱乐方面

C.没任何兴趣

三、计算机基础

6.你初中阶段是否接触过计算机?( )

A.有且很受重视 B.有但纯属娱乐 C.没有

7.你对计算机熟悉吗?[多选题] ( )

A.从没接触过计算机 B.简单接触过但并不熟悉

C.能熟练地上网聊天 D.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E.能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 F.会安装各种系统和软件

8.你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哪些计算机知识?[多选题] ( )

A.打字 B.上网 C.Windows操作系统

D.Word文字处理 E.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F.FrontPage设计静态网页

G.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H.Flas设计软件

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9.你对Windows7操作系统( )

A.熟练 B.了解 C.不会

10.键盘是重要的计算机输入工具,你对键盘的键位分布( )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不熟悉 D.完全不知道

11.汉字录入时你的指法( )

A.正确 B.基本正确 C.不正确

12.你汉字录入速度是多少?( )

A.10以下 B.10~30 C.30~60 D.60以上

13.你常用的搜索引擎是( )

A.百度 B.Google C.其他,如

14.你是否有邮箱?( )

A.有邮箱,常使用 B.有邮箱,不常使用

C.没有邮箱,也不会使用

15.你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编辑文档吗?( )

A.熟练 B.基本能按要求操作

C.只能完成部分操作 D.不会

16.你会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幻灯片吗?( )

A.熟练操作 B.基本能按要求操作

C.只能完成部分操作 D.不会

17你会使用Excel2010处理数据吗?( )

A.熟练操作,有代表作品 B.基本能按要求操作

C.只能完成部分操作 D.不会

A.很熟练 B.会用 C.不会

19.你会使用会声会影制作视频短片吗?( )

A.熟练 B.会用 C.不会

五、对教师的要求

20.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教师授课?( )

A.幽默 B.温和 C.严厉 D.无所谓

上一篇: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应用方案探析 下一篇:翻转课堂: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