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彝族学生的口算能力

时间:2022-09-02 12:15:08

浅谈培养彝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在偏远的彝族山寨,人们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会口算。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所教的学生并不太重视口算。通过调查我发现:孩子们普遍认为这种题目太简单,不如做道思考题有意思,做对了,骄傲情绪明显,做错了也不当回事;有的同学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还有些学生在做口算题时,常常不能全面仔细地看题,不假思索,提起笔就匆匆写得数,做完了也不检查。针对上述现象我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想了如下办法:

一、加强直观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从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识,再通过智力活力整理逻辑,以达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由于村小设备差,我便采用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强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如我在讲授《9加几》这节课的内容时,由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比较抽象,运用其他教学手段,不容被学生接受理解。因此,如何计算9加几,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小组探讨全班交流,通过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中体会、理解凑十的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

二、加强方法指导

由于彝族孩子汉语言能力较弱,理解文字能力较差,因此在培养口算能力上我分了以下步骤:

一看:孩子们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因此,做题前,我要求他们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二想:确定运算步骤。

三算:一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我要求他们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检: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因此我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三、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我在教学中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我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口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但我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提高。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