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时间:2022-09-02 11:13:16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摘 要】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为目标,包括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体制、提高心理素质等等综合素养。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是广大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体现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以深沉的爱、执着的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只有真心地热爱学生,心中有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第二,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来丰富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师才是新型教师,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将素质教育深入落实。

第三,教师应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态势与最新信息,要站在时代与科技发展的前沿,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学习。

第四,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讲究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有效的教学,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深入贯彻与落实。

第五,教师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素质教育下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此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样的教师才是素质教育形势下合格的教师,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 在学生方面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热爱体育,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的持久力,才能产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学生对体育的潜力,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优化我们的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内化为学生自身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是一种室外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很重要,但也要注重体育基本知识的教学,这些大多采用室内授课。要避免那种单调陈旧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融洽、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性与艺术性,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多媒体的运用使我们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媒体教学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多媒体课件里还可以加入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示范动作,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示范动作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动作要领。

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很重要,室外的体育实践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延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打下基础。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体育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参与。

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要得到高度重视,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科学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从而为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由体育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体育课的各种因素,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有些体育活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耐力方能完成,如耐久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运动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同时向学生介绍在奥运会中我国是某项运动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或在某项运动中有历史性突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与勇气。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让学生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学功能,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其中,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上一篇: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析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