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2 10:39:39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 国家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对于社区护士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护生的社区实践能力也日趋重要。本文在总结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现阶段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以寻求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在实践内容和时间、带教师资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R4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01-02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21 世纪护理发展的新方向,中国将有大部分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随着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和内容的扩展,社区护士既要掌握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技能,还需具备观察、交流、沟通技巧。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护理人员缺乏,培养合格的社区护理人才是目前面临的新课题[1]。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实践教学受到教学基地条件、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学效果不尽如意。本文在总结我校《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目前《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严重缺乏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功能不全的问题。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没有全面开展社区护理及卫生保健工作,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是一个小型医院,所做的护理工作和医院没什么区别,社区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理解,社区护士工作职责不明确。而学校对社区护理实践课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往往无固定的实践基地。仅仅在校内进行社区模拟实践,有时带学生去发宣传资料、宣传卫生知识、测量体重和血压;或到幼儿园为儿童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或干脆在校内进行社区模拟实践,均难以完成实践教学目标。

1. 2 缺乏合格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师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大批能够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卫生技术骨干队伍。但是现在医学院校中讲授社区理论课的许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则普遍存在从业时间短、学历低、理论知识薄弱、缺乏专业教学经验等问题[2]。更不能将先进的护理理念比如系统化整体护理,跨文化护理应用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因为缺乏实践教学教师,社区护理实践课时开设太少,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实用型人才。许多医学院社区护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约为4:1,有的甚至取消了实践课,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1.3 实践教学时间短 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加强社区护理的实际应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实践相比,除了涉及常见疾病的治疗护理,实践内容还包括社区调查、家庭访视、健康教育讲座、保健指导、社区科研等。实践教学内容丰富,而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各医学院校《社区护理》课时安排48 学时~102 学时,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约为4∶1 至3∶2 ,甚者干脆将实践课取消,因而增加了教学难度,降低了教学效果。本校课时为32学时,实践学时仅为6学时,甚至未达到普通学校的最低标准。

1.4 思想上重视不够 个别学校的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对《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认为现在绝大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要去医院工作,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工作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课时的安排、实践基地的建设、教师的培养提高等方面均投入不足,在源头上制约了社区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此门课在大三下学期上,此阶段学生面临这实习找工作时期,更倾向于基础护理操作的实践,学生普遍的重视程度也欠缺。

2 对策

2.1 加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 国外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占有较大比例,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为1:1,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多采用交叉编排,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众多,包括卫生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目前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附属于学校, 因此在配合程度和带教质量上难以控制[3]。因此学校应选择适当的社区作为教学基地,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并不能直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学校可以与社区服务开展得较好的社区及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发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街道居委会参与寻找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配合下为社区居民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建立健康档案,测量体重、血压,进行健康咨询和指导,健康教育等。也可以通过政府参与与支持等多途径、多渠道开发实践基地,还可以利用学校自身及其附属医院的优势, 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同时,要开阔思路,多途径、多渠道开发实践基地。

2.1.1 以附属医院为依托实施教学 利用学校有附属医院的优势,通过医院的社区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以家庭病床为契机,组织学生深入辖区家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为家庭病床病人提供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全方位社区服务,让学生在社区实践中得到提高。

2.1.2 以学校为社区进行实践 可以对在校师生进行健康调查、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利用周围中小学以及幼儿园进行社区实践,可以测量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调查学生营养、视力状况以及龋齿的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2.1.3 利用社会调查、社区养老机构等开展社区护理实践 可到工厂、机关、街道、村镇等调查性别比、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有哪些,调查群众文化程度,健康调查、体格检查和卫生宣教等,让学生体验到如何与社区群众接触、交流,如何进行社区服务。还可到敬老院、福利院进行预防保健、康复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

2.1.4 改进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分成两部分,即课堂实践和社区实践。课堂实践教学:采用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情景教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社区、家庭环境,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核心,按照问题解决模式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在复杂的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情景设计,将社区健康教育、人际沟通、社区健康检查等内容采用角色扮演法,培训标准化病人,由护生扮演医生、护士、患者等各种不同角色,进行护患沟通及角色转换的实践体验,通过角色扮演,使其体验患者痛苦,感悟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扎实的基本功。社区老年护理、社区儿童保健采用问题式教学,教师引问激思,设疑解惑,以培养提高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区实践教学:安排社区见习和社区实习(两周) 两阶段进行。通过两阶段社区护理实践, 有效达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

2.1.5 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展社区护理第二课堂 寒暑假前通过学校团委、学办宣传号召,让学生利用假期回家的机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前应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将清楚社会调查的目的、任务与意义,指导学生拟好社会调查表格,到工厂、学校、医院、幼托机构、老人院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如何与群众接触、交流,如何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并巩固了社区护理学有关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知识。

2.2 加强社区护理带教师资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关键。社区护理教师在承担社区护理教学前多采用临床思维模式进行教学,从事社区护理教学后大多未接受正规的系统培训,难以准确把握社区护理教学的特点[4];如果教师不熟悉社区护理实践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就会陷入只重视过程,不重视质量,只顾形式,不顾实质的局面,这就要求必须对理论师资和实践带教师资进行培训。学校可定期派任课教师到社区参与实践,以了解社区实际工作情况;或根据学校情况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社区护理开展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考察,了解社区护理新进展;参加社区护理的学术交流活动;选择―批从事社区护理多年、有一定理论功底的社区护士加强培训,可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进修等方式,更新、补充、完善其知识结构,增强带教的参与意识与带教的责任感,提高带教水平,满足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需要。

2.3 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和时间 纵观国外医学院校社区护理教育,社区护理实践在总学时中均占有较大比例,如英国利物浦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社区护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一般为1:1,理论与实践学习多采取交叉编排[5];美国东北大学1991 年进行了课程改革,扩大课程设置中社区护理实践的比例,占全部临床实习的50%[6]。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可以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对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逐渐达到1:1。在实践时间安排上,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组成学生小组,进行社区相关健康知识调查,培养护生在实践中的合作能力,为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思想上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紧跟卫生学发展的步伐,着力培养能胜任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此外,要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像学生讲清未来护理发展的趋势,从思想上清楚学习障碍。

社区护理是应用性较强学科之一,根据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在的问题,对现有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目前,为适应我国社区卫生工作发展和培养新型护士的需要,学校必须加强对社区护士的培养[7]。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应加强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锻炼,让学生深入实际,促进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社区护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成为合格的社区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国荣.浅谈如何培养社区护理人才[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A):3537-3538.

[2] 陈正英,楚婷,向红.护理教学路径在社区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10B) :2613-2614.

[3] 陈军,姜黎平,蔡福满等.社区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探索[J].护理研究,2007,21(4B):1023.

[4] 阎红,朱丹.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护理研究,2006,20(7A) :1700-1702.

[5] 沈慧霞,冯正仪.国外医学院校社区护理专业教学情况简介及建议[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 (4):34-36.

[6] 孙宏玉.美国社区护理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37-39.

[7] 胡风英.社区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初探[J].护理研究,2006,20 (3C):560.

作者简介:

杨芬(1982 ―) ,女,湖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护理;工作单位: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黄小梅:通讯作者;工作单位:泰安医学院护理学院。

上一篇:子宫全切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下一篇:PBL教学法在医药院校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