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思维和实践的空间

时间:2022-09-02 10:16:16

给学生思维和实践的空间

王能智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是个中学地理教师,经历很简单,40多年来一直在教书。我始终想着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教得更好。如果概括我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就是学习、实践、探索。我爱琢磨那些尚未分明的问题,从中寻找规律,我乐于被问题困扰着。”几十年来,王能智在地理教学和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在地理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取得了实效。

“我经常在田间地头给学生上地理课”

问:您在系统地比较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后,取二者之长、优势互补,提出了“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化”的思想,您是如何在教学中实践活动化教学的?

王能智(以下简称王):“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化”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项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既符合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横跨自然和社会人文两大领域。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学科教学具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的有利条件,实践性、趣味性和时代感非常强,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1970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市密云县焦家坞中学做了11年的“乡村教师”。从那时起,我就逐渐认识到地理是一门“做”的学问,地理教学改革必须开辟“实践场地”。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地理知识,通过乡土实践把知识变为技能,在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地理能力。因此,我经常在田间地头上地理课,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就像“孩子王”领着一群小孩子在“玩过家家”,很受学生欢迎。

上世纪80年代,我到石景山古城中学后,就尝试带着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到真实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去,以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实验中,我带领石景山区地理教师为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创设条件,把“知与行”紧密联系起来,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问:从这个角度说,地理是一门侧重实践的学科。

王:确实如此,上世纪90年代,我带领青年教师开辟了从家庭一校园一区域一全球的地理实践活动场地(借助网络实现),编写了各具学校特色的实践性“校本教材”。比如:“月饼的过度包装(清洁生产问题)”、“石景山热岛效应研究”、“石景山区外来人口调查”、“京西古道的调查研究”等,并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校本教材不仅是“阅读材料”、“技能材料”,它还是“探究材料”,实践目标仍然是解决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用校本教材驱动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问:听说您还通过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揭穿了报纸上的“谎言”?

王:2000年春天,严重的沙尘暴又一次侵袭北京。有媒体说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在河北丰宁的小坝子乡,还有媒体用“风沙每年以3.5公里速度直逼北京城”的标题来表达问题的严重性。

沙源地的自然环境如何?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面对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带领石景山区的部分师生到小坝子实地考察。那天,学生在车上一路欢歌笑语,透过车窗欣赏着乡野满眼葱绿的景色。他们以为是去很远的地方春游,心里充满了期待。

当进入丰宁县境内后,车里传来一阵阵惊呼:怎么看不到几棵树,土地像沙漠一样,好像和北京是两个世界,河里几乎没有水。当地人吃什么、喝什么……大家走进我们要入住的当地一所中学的学生宿舍,更是议论纷纷:到处都是土,太脏了,能住人吗?那么薄的被褥,能保暖吗?还是上下铺,能安全吗?我告诉大家,这是学校腾出来的最好的宿舍。大家怎么也不相信,他们的同龄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两天的考察,学生就像地理工作者一样了解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与成因,调查当地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对调查得来的大量事实汇总后,学生得出人口数量一农牧业生产方式一土地生产力水平一淡水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了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特别是知道了这里作为北京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地,为保住“一盆清水”,当地不能发展任何工业,只靠微薄的农牧业收入维持简单生活,学生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在野外调查中,学生发现当地沙化严重。但沙子都堆积在房子迎风凹陷的一面,只有一所房子被沙子四面掩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沙地是风成,还是水成?风和水对小坝子的通体沙化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进行了模拟实验和研究,发现无论水成或风成,都无法使沙子四面围住房子。学生锲而不舍,又找当地老乡仔细调查,才知道那所房子周围的沙子是人为堆成给媒体看的。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揭穿了报纸上的“谎言”。

问:这么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王: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探究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教学内容找话题一话题案例化一案例问题化一知识技能系统化一应用矫正”。前半部分是创设问题情境,后半部分是解决问题,每一部分都有可操作的教学实施方法和策略。比如“找话题”就是要找到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话题”必须是大纲和教材的支撑性问题,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既是学生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又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满足发展需求。地理教学如果能够帮助学生由此展开话题,留给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辨才”、“点捻儿”和“自主超前”

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您逐步形成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特看法,并提出对待学生,要善于“辨才”、要会“点捻儿”,并引导学生“自主超前”。您如何解读这三个教学要点?

王:在地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中,我得到三个认识:一是要善于“辨才”,就是发现学生切实的优点和特长,这是带好学生的根本。二是要会“点捻儿”,不要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可以任意盛放东西的容器,而应看成“火把”,教师最重要的本领是能够点燃它,这是带好学生的关键。三是要引导学生“自主超前”。人是有“学习年龄”的,有些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只是“死记硬背”,这说明他的实际学力只是小学水平。提高学习年龄的有效途径是引导他们自己钻研没有学过的东西,我把它叫“自主超前”,这是带好学生的途径。

问:“辨才”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辨别、培养出学生与众

不同的才能是非常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找到学习困难学生的缺点是容易的,找到他真正有意义的优点却很难。您是如何做到的?

王:教师找到学生的缺点越多,学生对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就越低。更可怕的是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这种否定后会失去自信,甚至自暴自弃,会使教育的力量作用于学生发展的反方向。没有哪个学生会因为教师指出的缺点越多,他的进步就越快。教师真正的本事在于找到学生的优点。第一,这个优点必须是他“真正”的优点,学生心里不会接受虚假的表扬;第二,这个优点必须有理有据,有具体事实作支撑,否则空洞的表扬苍白无力;第三,优点的提出要有新意,如果很早以前人人就这么表扬他,那么激励作用就衰减殆尽了;第四,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制造”优点,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和自信。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越多,学生就会在乐观自信的状态中爆发出更多潜能。

曾经,我班上有个学生叫顾刚,上课不遵守纪律,成绩不好,个性很强。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到“专家对北京地区是否有冰川存在争论”的话题时,顾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我的指导下,他带头组织起一个考察小组,学习相关知识,四处搜集有关资料,还请我带他们去隆恩寺周围的山上考察。最后,他们竟真的发现了冰川的“漂砾和擦痕”,写出研究报告,并得到这一领域著名专家马盛云教授的认同。两个初一学生在北京发现新的冰川“漂砾和擦痕”,回答了北京历史上是否存在冰川的重大问题,在地理界传为佳话。在这个过程中,顾刚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想办法强化和激励其正面的、积极的因素,慢慢引导,不能急功近利,要留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予切实的帮助。教师们永远都要记住,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

问:您常说“教师是点燃学生智慧火炬的一根火柴”,您怎样给学生“点捻儿”?

王:我认为,不要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可以任意盛放东西的容器,而应看成“火把”,教师最重要的本领是能够点燃它,这是带好学生的关键。

教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学生头脑中的“引信”,然后把它点燃。学生头脑中火炬的“引信”就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对“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有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对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有兴趣;学生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问题有兴趣;学生对教室外、校园外的问题有兴趣。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就像火星掉到汽油里一样,学生头脑里的火炬就会立刻被点燃。

问:您说,人是有“学习年龄”的,提高学习年龄的有效途径是引导他们自己钻研没有学过的东西,您把它叫“自主超前”,您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的?

王:学生的学习年龄与生理年龄不一定吻合。学习年龄超出生理年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就会领先于同龄人。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超前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年龄。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地理教学改革实验中,我把《中国地理》“总一分一总”教材编写体例中的《总论》部分,设计成地理方法的学习过程,然后一项项训练落实。把《中国分区地理》的内容作为学习素材交给学生,通过小组自学去拓展、解读,我只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超前学习。

比如,在黄土高原部分的教学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给学生提出具体学习任务:“怎样改造黄土高原?”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研究小组,主动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解决“这个对专家也有挑战性的历史难题”。在总结课上,学生有理有据地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组提出,黄土高原全部发展牧业,羊毛比粮食值钱,3年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也有的组认为,要稳步发展,即先控制水土流失,培养植被。

尽管在专业人员眼里他们的答案还显稚嫩,但在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对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探究内容已远远超出课本范围,实际上就是今天倡导的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了。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教师,不在于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帮助学生进入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心琢磨出了什么。只要学生在研究问题,他就会不断进步。

教师要做“半个专业工作者”

问:现在,培养青年教师是您的主要工作,年轻人都愿意和您研讨问题,您认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关键是什么?

王:我觉得首先要把握教师学习的特点。教师的学习是成人学习,要突出其自主性和选择性。鉴于此,我就用互动切磋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并在关键的时候加以点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比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青年教师林中泓的地理教学基本功很好,与学生的关系也很融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一段时间她找到我诉说自己的苦闷:初中教材我教两轮了,学生反映不错,可自己的教学热情却下降了,这是为什么?我告诉她:书本学习不能代表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的真正存在形态是综合的,分科只是人为现象。传统教学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学科的“自我封闭”,学生完全在教师用语言、教材、图像、课件、网络虚拟出来的情境中完成学习。另一个是学科壁垒森严,只考虑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方式。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不能学到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真本领。我建议她拓展教材、走出校园,把真实问题引人课堂教学。

后来,林中泓和我多次讨论研究,抓住“校园的物质、能量运动”主线,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她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学科视野和科学视野,还参与编写了石景山区第一批校本教材。

林中泓的例子就是一个青年教师在站稳讲台后容易出现的困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总感觉在一个高度上重复自己。我的点拨就在于让她找到提升和努力的方向,不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使她不仅取得教学的进步和成绩,而且对自己也能刮目相看。

问:看来,培养青年教师也要讲究技巧啊。

王:其实,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来自实践与自己已有知识、职业经验之间的差距。解决问题的需求就成为教师学习的强烈动机。当然,这种需求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当事者自己感到“切肤之痛”的难题,迫切需要解决。在工作10年左右的时候,有些青年教师感到由于学科基础单薄,教学设计很难有大的突破,成为制约他教学再上新台阶的瓶颈。另一种存在方式是隐性需求,有些人在工作中“春风得意、顺风顺水”,但“旁观者清”。如果有些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其发展进程。这就需要培训者借助巧妙方式将他们的潜在需求唤起为显性需求,也就是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问: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您总结出哪些有效的做法?

王:一是“一对一”。“因材施教”是老师们非常认可的教学方法。我提出因材施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辨才”。“才如何辨”考验的是教师的眼光和水准。要“洞察人心、洞悉人性”。只有看到每个人的特长、优点,才能“施教”有法、有道。因此,“一对一”的培训方法是有效的,就是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特点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提供“量体裁衣”的指导与帮助,这样的培训才是“有的放矢”。

二是学贵致用――“做出来”。教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接受培训的目的是什么?简单讲,就是要解决问题,学贵致用,强调用实践效果检验学习效果。我要求青年教师把培训内容“做出来”。比如,新教师写教学目标、写教案、上片段课,骨干教师上研究课、诊断治疗、开展教学研究。我把这些培训内容都转化为作业,青年教师必须按规格“交作业”。

另外,我倡导教师要做半个专业工作者,打好自己的底子。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支点,一个是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即如何把学科逻辑变成学生的认知逻辑;另一个是教师对学科本身的研究。显然,后者的研究更具基础性。我认为,最终决定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路能走多远的基础,是他的学科专业素养。现在很多教师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科学生活,缺少科学研究及创新实践的切身经验。一些教师往往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书本认识”,忙于“做练习题”,研究怎样让学生把考试题做好,致使学科专业本身被冷落、荒疏。因此青年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学科实践力,就是要做半个专业工作者,借助专业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上一篇:让学校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土 下一篇:我国幼儿园办园标准亟待科学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