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女超人的炼成

时间:2022-09-01 11:23:38

周末去参加佛罗里达姑娘Joanna的生日派对,进门之后第一件事是去厨房帮忙上菜。你可能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在生日当天,给自己烤蛋糕,调鸡尾酒,烧一桌菜,就等朋友们捧场来吃,但这就是一个普通27岁美国女生给自己庆生的方式。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老公。

来美国之前,对美国人婚恋观的了解基本停留在电影描绘的场面里,恨不得一个女人在公路上搭车之后就可以跟这个男人结婚了,然后忽然有一天,她要去寻找自我,就可以轻描淡写地离婚。一直到眼见着美国把多少大好女青年变成了贤妻良母,才明白电影里的场面大约是七八十年代各种解放运动的速写。人类历史上少有的50% 的离婚率早已一去不复返,而身边的女人个个都在成为全能女超人的道路上奔驰。

这种选择,有主动也有被动的。Joanna从小就特希望成为她妈妈那种女人:懂得为自己的孩子做营养早餐,熟记清理红酒渍的十种方式,知道怎么把老公的衬衫烫得一褶不皱。

但是,被动转化的也不在少数。

3年前,有个“Party Girl”和男朋友在酒吧街旁边买了房,步行5分钟就可以开始夜生活。大家一度以为这对金童玉女可以Party一辈子。结果,两人结婚后瞬间变身宅男宅女,一个季度去不了一次酒吧。终于在有了孩子之后搬去了近郊,过上了平静的夫妻生活。第一次去他们的新房探访,女主人居然端出一大桌泰国菜,让人大跌眼镜。我们问她如何变成贤妻良母,她说,结婚不就是这样的吗?他除除草,修修家里的水电暖,我总要洗衣服做饭带孩子。这种转换是自然的,似乎婚姻是所有放肆生活的终止键。

没错,美国就是用这种无处不在的“传统观念”,迫使所有人学会了最朴素的生活技能。

譬如,最近买房,走进每一间房,中介都会帮你分析,这灶台是否容易清洁,烤箱位置是否方便,洗衣室空间足不足,后院有没有自动浇灌系统,就好像女主人一定具备西点师、洗衣工以及园丁的技能。像我这样从来没独立全面主持家务的大陆妹,只能把这套分析当做《美国房屋功能介绍》讲座来听,一想到以后居然要一边烤面包一边除杂草,就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

怎么才能上下而求索呢?餐馆提供烹饪课,家居店提供家装课,分不清良莠可以请园丁逐一解释,不会带孩子有家长培训班。还有,“100美元学园艺设计”、“60美元学做墨西哥菜”、“50美元教你报税”……长此以往,大部分美国女人都渐渐具备了室内设计师、报税会计、厨师、洗衣工等等的素质和技能。如果一幢房子花园没人打理,去做客的时候女主人不懂如何摆放餐具,做的点心不够美味,甚至只是地面清洁得不够干净,恐怕都要被邻居们念叨很久。

然而,这种美国式的全能,自古以贤惠著称的中国媳妇如今却未必办得到。相比可以心安理得“少赚点,多花点”的美国媳妇而言,中国女人要朝九晚五,要工作稳定,要做人正派,要知书达理,要经济独立,要仪态大方,要抚育儿女,要照顾公婆,甚至还要和对方所有的女人“友好互助,和平共处”……如此种种,几乎无一不比耗上一天时间烤俩蛋挞或是爬上越野车研读捆绑装置说明书难度加倍。

到底谁更全能,终归是件仁者见仁的事。只是,事情不永远都是这样的吗?那里有什么样的男人,那里就有什么样的女人。

上一篇:李连杰:做父亲的恐惧 下一篇:格外“向导”,格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