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时间:2022-09-01 09:10:48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领学生读好的书,引燃学生读书的热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教师要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为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内容;阅读氛围;阅读习惯;阅读指导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247-0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领学生读好的书,引燃学生读书的热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然而,综观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学生还没有对课外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缺少有效的阅读激励措施等。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他们语文课外阅读成效的提高,影响着他们语文素养的养成。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显得非常必要。

一、有效指导之——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识能力和选择能力,他们有着自己强烈的好恶,并且相比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面更广,理解能力更强,这些都决定了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具备更多的自主性。

但作为老师来说,并不能因此完全放弃对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因为毕竟小学生思想看法还处在形成阶段,对于哪些书适合他们还不够了解。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适当给予指导。另外,一部分学生并不愿意去读课外书,而在小学生的心中,老师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作为老师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挑选适合孩子们的书籍,从而达到增加孩子阅读量的目的。当然在指导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不要完全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而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更不需要制定学生读某一本书,因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丰富和多样的。为了提高阅读的实效,教师要将指定阅读与推荐阅读有效结合。

(一)指定阅读之——经典诗词诵读

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为了让孩子们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班级可以推出经典诗词的诵读活动。高年级学生要完成课标规定的古诗70首。

(二)推荐阅读之——经典文学作品

1.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为使课外阅读效果显著,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结合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和优秀的课外读物两者互为补充,通过建构系统的阅读网络,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优秀读物,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共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2.以课内阅读的名家作品带读。在课内阅读中有很多的名家作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推荐学生阅读名家的其他作品,起到以一篇带读几篇、带读一本的作用。如学习了《草原》一课,可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

3.推荐年级阅读书目。各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推荐不同年级课外读物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有较好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考虑学生自己的需求,让其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教师在推荐年级阅读书目时可以适当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甚至可以推荐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等,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有效指导之——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

班级氛围也是一种语言,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要让班级形成一种读书氛围,让这种氛围来感染学生。

1.成立班级读书角。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学生自己的读物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相对较少、单一,因此,成立班级读书角对于提高学生阅读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每个学生提供一部分自己的书籍,同学之间相互传看,实行资源共享,这样学生能接触更多不同种类的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和阅读量。教师也可从学校的图书室借一些书来充实读书角。

2.固定班级阅读时间。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要从固定阅读时间做起,例如: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每节课的预备铃响后,诵读一首古诗;双周安排一节语文课为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安排30分钟阅读时间等。前期通过有意识的固定阅读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课外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学生参加活动时,神经系统紧张,表现欲增加。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就想通过一定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意识,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来增强学生对所做事情的兴趣,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1)读书成果的展示活动。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好书推荐活动——海报设计活动”、“精彩片断诵读活动”、“读书小报设计活动”、“读后感写作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2)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目前电视中像“开心辞典”之类的兼具知识性与娱乐性的节目很多,学生也非常喜欢看。我们可以模仿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学生阅读内容开展比赛,检查阅读效果,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3)鼓励大胆投稿。“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刻感人、吸引读者。要鼓励学生不断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把学到的知识、积累的语汇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或细腻或幽默或沉稳或多变的风格。经常进行优秀习作的交流,并鼓励大胆投稿,对发表习作的学生予以大力奖励。

4.建立家长联系卡制度。学生课外阅读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学生在学校里进行课外阅读时间相对较少,一般是在课外、家里进行阅读,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要建立学生课外阅读家长联系卡,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指导家长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给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同时,家长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例如课外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阅读进展等情况。建立家长联系卡制度,这种方法实行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同意,分析学生的需求,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并进行指导,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共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三、有效指导之——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形成了积极、勤于阅读习惯的小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我了解到,现在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在阅读时做批注、做读书笔记等习惯,能自觉地上网去阅读的小学生更加少,因此,教师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他们在阅读当中收到更大的成效。

1.阅读与设计同行——推出“经典诗文积累本”。在诵读经典诗文的基础上,编印“我的经典诗文积累本”,把每周诵读的诗词认真书写在经典诗文积累本中。学生还可以结合诵读的诗文查找相关的资料,如诗的背景,对作者的了解,记录诗的意思,写写自己的学诗体会,根据诗的意思配画……经典诗文积累本的功能在于积累,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

2.阅读与摘录同行——推出“阅读摘录本”。对于小学生来说,摘录的读书方法是很有用的,因为小学生大都正处在模仿借鉴的学习阶段,如果能让学生将他们所摘录的语句经过自己的改造,再运用到他们作文写作中,这必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要做好读书笔记和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要投他们所好,让学生把他们自认为是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并主动地归类整理,如修辞手法中的拟人类、夸张类、比喻类,或按写人、写物、写景等分别归纳摘录出来,作为写作时的备用资源;教师应该在作文和日记的批改中对学生模仿、借鉴的语句、词语作出充分的肯定;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所摘录到的精彩语句在班上进行交流,甚至可以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教师也应该定期对他们的摘录本进行检查,督促他们落实好这个工作。久而久之,学生的摘录习惯便得到很好的维持。

3.阅读与写作同行——推出“班级五彩生活集”。读了那么多的书,一定有什么想法,在学校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值得记录的精彩片段,这些想法,这些精彩的片段需要用心用笔记录下来。在班级中推出“五彩生活集”,记录学生的阅读感受,汇编成册,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的阅读、写作热情。

四、有效指导之——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开展

以往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要求学生多阅读,没有对相关课外阅读进行专门指导,导致学生盲目阅读或者根本不阅读,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为保证阅读效果,教师要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如果正确有效阅读,真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1.好书导读课。一本优秀的读物能受益一生,对其进行深入的阅读指导,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先自己选择一本优秀的书籍,阅读后推荐给学生,通过开展导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选择书中精彩的片段或章节专门进行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阅读体会,使学生真正会阅读。

2.班级读书会。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一些学生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3.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高年级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4.阅读交流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阅读交流让阅读的过程不再是被动反映,简单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能动的参与,积极的创造过程。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回应了所阅读的文本,让阅读成为思考的过程。

总之,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吸取现代教育理念,积极贯彻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改革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切实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创设课外阅读的表现“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的快乐园地里得到最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岚.浅谈新理念下的课外阅读指导[J].现代教学,2005:38-39.

[2]王真山.课外阅读指导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0,(8).

[3]计宇.后资讯时代的课外阅读学生和谐成长的必经之路[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7).

[4]符翠梅.海南省卫生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

[5]许和彬.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高[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4).

[6]赵勇.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8).

[7]潘金菊.把握自主阅读方法?摇提高阅读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4).

[8]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2).

[9]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1,(08).

[10]苏丽娜.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2).

上一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 下一篇: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