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师

时间:2022-09-01 07:45:10

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师

我坐在办公室里值班,想整理一下我的书桌,随手翻看《小学德育》里的一些文章,我被肖眉老师的一篇题为《给野草下个定义》的文章吸引住了。文中讲述了肖眉老师以一个“百分之二十的未来的大成就者”的圆,撒谎地给一个经常搞恶作剧的男孩下了定义,让这株疯长的野草从此有了自己行走的轨道。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班那个也曾经桀骜不驯的他――小黄。

案例回放:

这个学期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幕:被老师、同学们认为桀骜不驯的他――我班的小黄同学,已经连续几次没有上交数学作业,不但如此,而且被其他同学发现到一放学就买东西吃,有时就买好几张电子游戏卡偷偷地藏起来。对于家长,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能丢脸,要争气,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呵斥指责。导致他平时从不爱笑,愁眉苦脸的,小小年纪略显心事重重。

是放弃,不闻不问?还是耐心教育改变其不良的习惯?郭元祥教授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智慧!经过认真细致的考虑,我终于选择了后者。我告诉自己要学会期待,认真倾听,无论他对还是错,都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暗示、提示,不要接话、打岔,不要打断、训斥。当早读完后,我走到他身边,面带微笑地对他说:“我能和你聊聊吗?”他嗯了一声,我看看他的数学本子,他极不情愿地拿给我看,他的表情依然是那么不在乎,司空见惯似的。我迅速冷静下来,在寻找机会,在耐心地期待。

放学后,小黄带着我这个班主任走在路上,小黄终于开口了:“老师,能不能别告诉我的爸爸!”“”为什么呀?你这样的情况怎能不告诉呢?”小黄的脸上露出了难色,说:“老师,我知错了!爸妈天天工作很忙也很晚,我不想他生气……”看到他这样,我不再那么生气了,小黄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我说:“那你能不能做好作业,考好试呢?我可以不讲你这件事,但我必须要见到家长。”小黄透出一种坚毅的神情。见到家长后,他爸爸一开口就想骂儿子了,也猜想孩子肯定是闯祸了吧。我诚恳地说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希望家长能多花时间来陪陪他,跟他分享快乐,分享忧愁;也应多指导他的理财、学习,让他做得更好。

从那件事以后,小黄上课总是坐得那么端正,不再与旁边的同学交头接耳了。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时,他的脸再次变得红红的。在期末考试中,小黄果然说到做到了,他的语文考了全班第一,三科总分也是全班第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他拿着成绩来找我的时候,我看到他笑得那么开心!而我心中也知道这一切的变化都是那次说谎的家访引起的。这改变了他对老师的态度,变得亲近老师了,变得爱学习了,守规矩了,让他回到一个学生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自我反思:

回首那一次说谎的家访,我也觉得多亏了那次说谎的家访,感触良多。这是我改变了教育学生的观念。其实,等待蕴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是需要期待的。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是老师智慧的一次次呈现,是一段生命中不可复制的幸福与回味,也是老师成长的过程。没有智慧的老师是残缺的,没有等待的成长是苍白的。每个学生告别无知、改变“拙劣”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的智慧。

上一篇:激活学生思维,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下一篇:黄兆阁:在材料世界里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