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

时间:2022-09-01 07:28:58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

【摘 要】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举步艰难,我们要摈弃存旧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原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改理念就是要求把学生被动学习观念转变过来,让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好问,让课堂不再“安静”,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和知识探究的实验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经验 求知欲 实验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83

当下,在初中教育教学域出现了些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较为头痛的现象,即学生普遍谈化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通过与学生交流后得知其中的缘由,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不重要的科目,更是一门娱乐科目……如此等等。这给我们信息技术的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为走出教学低谷,近些年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改路上大胆研究,现在愿把实验成果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钻研教材,服务于学生

教材是载体,钻研教材,一切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老师既要精通教材,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合理运用并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又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灵,知已知彼,方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

二、架设悬念,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节课的成功,在于学生是否能快速的进入该节课堂状态,并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这就为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于是“怎样把学生从上节课的学习状态”快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是我们老师要做的首要任务。其中,课前架设有关本节课知识悬念,就是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游戏法、问题法、比赛法、比较法等方法。目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2013年11月26日我参加铜仁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课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认识因特网”,我架设的悬念是“同学们:不好意思,之前我在办公室上网查资料,由于要给你们上课,走得匆忙,于是电脑忘记关了,试问,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帮我把电脑关掉?”我以问题式把学生快速带入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对远程关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对因特网的学习兴趣,效果反应很好。

由此看来,好的悬念导入法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新的教学任务中来,自然而然的进入新课。新课一开始就能马上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课堂,激起学生对新课的无限假想和求知欲望。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我们要摈弃存旧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原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改理念就是要求把学生被动学习观念转变过来,让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好问,让课堂不再“安静”,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和知识探究的实验地。于是,近年来,我从下述方面进行课改。

1.构建合作体系,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代表双赢。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平台,展示他们探究知识成果。合作学习不仅既能快速的消化新知识,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探究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当然,学生合作学习时,老师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设平台。比如,2013年11月26日我在铜仁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认识因特网”比赛中,在课前,我首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叫“游戏组”,第二组叫“聊天组”第三组叫“因特网组是”。其次,以小组答题式来完成本节课知识,要求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并以小组合作互助形式来争夺本节课的“电脑高手”称号。最后,让一个学生来随时跟进答对与答错的小组,给予他们加分或减分,时时让他们参加与其中。一节课下来,课堂活跃了,学生也用心做了,效果很好。

因此,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要放纵学生一味的“玩电脑”,而要用心,用爱去关心学生,并制定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成为课堂主人。

2.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个性张扬。

我们中学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12-15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发时期,爱表现、爱自我展示这一特征。作为老师就要善于抓住这一现象,采用不同的、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在学习互助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能力。比如,2014年4月26日,我参加了碧江区寨桂中学“送课下乡”交流课活动,并上“查找与替换”这一节课时,由于农村学生胆子较小,于当我要求学生上讲台上演示刚学的内容时,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上来。于是,我就说:“同学们,如果你觉得一个人上来有点难为情,那你可以邀请一个同学一起上来。”于是,两个男生举手了,并展示了新知识。这时,有个同学说:“老师,能不能邀请女生上来,或女生邀请男生上来,或5-6个同学一起上来?”,我说当然可以,就这样,一节课在同学们激烈、快乐演示所学知识中度过。这节课得到了该校领导和同仁们好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能达到其他学科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收获很多,不再认为电脑是玩的课。

3.创建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沉闷、压抑的课堂教学只能带给学生烦恼与反感;而融洽、和谐的有效课堂带给学生则是快乐与享受。我们初中老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没有长大的、个性又分张扬的孩子。以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根本无法跟上现代学生的成长步伐,于是,我们必须对课堂进行改变,让课堂充满和谐,让教学充满智慧。比如,2014年11月14日,我参加了碧江区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我的课题是“函数与运算”,在比赛中,我在操作平均函数(AVERAGE)运算过程时,故意出错,结果学生发现了错误,并纠正错。通过这个方法,学生不仅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鼓励,而且让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课、融于课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举多得。看来,学科没有主次之分,只要老师须给学生创造互动、合作平台,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融洽、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办法多给学生鼓励,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我想信息技术教学会走出目前困境,得到学生的喜爱、同仁的认可和领导的重视。

当然,课改是一条艰辛之路,信息技术课更是举步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定理念,在课改路上继续前进,一定会创设属于自己的最美教学天地。

上一篇:如何克服高职学生厌学心理 下一篇: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